1.随意选牌
2.设置起手牌型
3.全局看
4.防检测防封号
5.可选择起手如(拼三张):金花,顺金,顺子,三同,对子 顺子牛,同花牛,牛九,牛八(麻酱)起手暗 杠, 控制下张牌,快速自摸,防杠防点炮
6.麻酱,金化,跑得快,红黑大战,捕鱼,十三张,龙虎等等更多玩法均可安装使用
7.苹果,安卓系统通用, 支持首款苹果安卓免越狱(全系列)辅助
2024年年底,小田(网名)在帮助公公用手机操作交费时,偶然发现其消费记录中有多笔39.9元、49.9元等金额类似的交易。仔细一看,这些都是在微短剧上的消费。
小田算过,几年下来,公公在微短剧上的花费累计达数万元。其中,仅2024年12月一个月的时间里,老人就消费了两千多元。吃惊之余,小田在小红书上晒出了家里老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付费看微短剧的经历。帖子中,她指出这些微短剧平台的操作手法几乎像是“诈骗”。
看个微短剧,“竟然要花那么多钱”
小田的公公今年60岁,平时在村里做点小生意,不太会使用智能手机,平时付款都是“刷脸”。小田想不通老人怎么会如此沉迷于看短剧,更想不到看个短剧,“竟然要花那么多钱”。
查看记录时,小田发现公公平时看微短剧的平台(小程序)多达100多个,除了平台的“精准推送”,公公还被拉进了专属微信群里,一名“短剧助理”每天会在这个群里推送新剧。顺着付费记录,小田联系到多家短剧公司、平台,她试着以“老年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付费”“诱导付费”为由申请退款,成功退回了一部分钱。不过,大部分公司“态度强硬”,拒绝退款。
帖子发出后,小田很快收到了不少遇到类似情况网友的留言。有人在后台发私信询问她,如何退费?也有年轻人在帖子下留言说,对家里老人为短剧充值的行为“又气又心疼”。
去年,针对当前火热的微短剧领域,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曾开展过消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过付费经历的消费者中有90.86%在观看付费微短剧时遇到过问题,包括自动续费、会员权益不清晰、不明码标价、过度植入广告以及虚假宣传等问题。
一位网友说,自己找售后拿到了观剧的消费记录,发现一集两分钟的短剧竟然收费4元,如要看完80集至100多集的短剧,每部收费都在240元至320元不等。
许多网友质疑:一些网剧收费过高,定价机制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为此,记者采访了短剧行业从业者和相关专家,试图揭开部分短剧定价高昂的“秘密”。
微短剧定价高昂的“秘密”
在微短剧从业者、制片人蒋越看来,观众为微短剧付费,就是为追求“爽感”和“解压”而付费。提到付费与“沉迷”之间的关系,他解释说,一般而言,平台会将第一次付费解锁剧集的金额设置为9.9元。当“小金额已经付了”,看到后面时,观众会愿意付出更多的钱。第二次、第三次付费时,价格提高很多,而随着投入的钱越多,观众就越“沉迷”。因为付出的成?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