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必看!除专业课之外,这六大能力练到位,上岗即脱颖而出
开心田螺
2025-10-06 22:08:05
0

身为师范生,学好专业课是基本要求。但想要在毕业后成为学校争抢的“香饽饽”,一上岗就能轻松掌控课堂,仅仅埋头啃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毕竟教师这份职业,不仅要擅长“教书”,更要精通“管人”“沟通”以及灵活“应变”,甚至还得具备多样技能。今天就为大家详细解析,在校期间除了专业课学习,究竟需要重点锻炼哪些能力,才能让你未来站上讲台时从容不迫,赢得学生、家长和学校的一致认可。

一、“镇住场子”的课堂驾驭能力:杜绝课堂沦为“菜市场”

许多师范生初次试讲时都会陷入慌乱:学生们低头玩手机,无人回应老师;突然有学生提出刁钻问题,瞬间卡壳;板书凌乱,如同“鬼画符”……实际上,这些都是“课堂驾驭能力”不足的表现,而这恰恰是教师的核心技能,在校期间就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打磨。

(一)掌握控场技巧 不要等到登上讲台才开始慌张应对。在平时小组试讲时,不要总是选择熟悉的同学搭档,不妨特意邀请几位“调皮”的同学扮演“模拟学生”,让他们故意迟到、交头接耳或者提出刁钻问题,然后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应对。例如,当有同学迟到时,微笑着说:“这位同学迟到,想必是在路上认真思考今天的知识点了吧?先请坐,等会儿请你分享一下想法。”这样既给了学生台阶下,又巧妙地暗示了课堂纪律。遇到不会的问题时,不要强行支撑,坦诚地说:“这个问题非常好,咱们先记录下来,下节课一起查阅资料进行讨论,谁先找到答案,就能成为小老师。”如此既能化解尴尬,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精准把控节奏

避免将45分钟的课堂上成毫无重点的“流水账”。专业课老师常常强调“重难点突出”,但如何落实呢?可以选取课本中的一节课,自行设计“3分钟导入 + 25分钟重点讲解 + 10分钟互动 + 5分钟总结”的教学框架,并对着计时器进行练习,确保每个教学环节紧凑有序,不拖沓。以语文《背影》为例,导入环节不要生硬地说“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文章”,可以先提问:“你们有没有见过父母默默辛苦劳作的样子?”通过这样的问题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再自然地过渡到课文内容,这样能有效防止学生走神。

(三)优化板书与课件设计

不要仅仅追求内容的全面性。板书应合理划分区域:左边用于书写重点概念,中间呈现逻辑框架,右边预留出来记录学生互动的答案。字迹不一定要非常美观,但必须工整、有逻辑。课件制作时,不要堆砌大量文字,重点内容可以通过加粗、动画等方式进行突出显示,配图要与知识点紧密相关。例如,在讲解数学几何时,使用3D动画展示图形的拆分过程,会比单纯的文字讲解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平时可以多去聆听优秀老师的课程,拍摄他们的板书和课件,回来后进行模仿和改进,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二、“走进学生心里”的沟通共情能力:勿以“官威”对待学生

很多师范生误以为“老师只要教好书就足够了”,但实际上,90%的课堂矛盾和学生问题都与“不善沟通”有关。例如,当学生上课睡觉时,如果直接斥责“上课不听课,回家算了”,很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反感;而如果在课后关切地询问“是不是最近没有休息好?有困难可以随时跟老师说”,反而能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种“沟通共情能力”,在校期间就需要有意识地进行锻炼。

(一)学会倾听和回应

不要总是急于“教育”学生。在平时与同学、学弟学妹交流时,不要中途打断对方,多使用“然后呢?”“你当时是什么感受?”等话语进行引导。比如,当有人说“最近复习压力很大,总是记不住知识点”时,不要直接评价“你就是没有用心”,而是分享自己的经验:“我之前也有过类似的情况,记不住的时候,我会把知识点拆分成小部分来背诵,你可以尝试一下。”先表达共情,再给出建议,对方才会更愿意倾听。此外,还可以参与校园志愿者活动,如辅导留守儿童、帮助同学解决学业问题等,在这些实际场景中锻炼与不同性格的人进行沟通的能力。

(二)培养换位思考能力

不要用成年人的思维去看待学生。如今的初中生和高中生热衷于刷短视频、追偶像,不要简单地认为这些都是浪费时间的行为。可以主动去了解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当得知他们喜欢某个博主时,不妨说:“我看到XX博主讲过一个与咱们今天所学知识点相关的内容,要不要一起看看?”通过他们熟悉的方式拉近彼此的距离。平时还可以多翻阅教育心理学的案例,针对“学生故意作对怎么办?”“内向学生不敢发言如何引导?”等问题,思考“如果是我,我会怎么说”,逐渐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三)注重与家长的沟通

不要只会向家长“告状”。许多新老师与家长沟通时,一开口就是“你家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这样很容易引起家长的抵触情绪。而如果换一种方式,说“孩子最近上课积极性很高,只是偶尔会走神,如果家里能多提醒他按时休息,学习效果会更好”,先给予肯定,再提出建议,家长往往会更愿意配合。在校期间可以模拟“家长群沟通”,例如撰写一条“如何向家长反馈学生月考情况”的消息,邀请同学提出意见,不断修改,直到语气亲切、内容具体为止。避免使用“孩子成绩不好”这种笼统的表述,而是详细说明“这次数学选择题有进步,但应用题还需要加强,我会在课后为孩子提供更多辅导,也麻烦您在家督促他做相关练习”。

三、“应付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能力:避免事发时“手忙脚乱”

课堂上的突发状况总是超出我们的想象:学生突然发生争吵、有人晕倒、多媒体设备突然损坏、外面打雷导致学生受到惊吓而哭泣……在这些情况下,如果老师慌乱了,就等同于失职。而应急处理能力,完全可以在校期间通过模拟各种场景进行锻炼。

(一)快速应对小意外

以多媒体设备损坏为例,不要站在讲台上不知所措,要提前准备好“备用方案”。如果是语文课,可以携带几篇拓展短文,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朗读和讨论;如果是数学课,将例题书写在黑板上,边写边讲解;如果是英语课,可以开展“单词接龙”游戏,先稳定课堂秩序,再联系技术老师进行维修。平时可以在宿舍模拟“多媒体故障”的场景,让室友扮演学生,你尝试使用备用方案进行授课,反复练习,直到能够自然流畅地过渡。

(二)妥善处理学生矛盾

当遇到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不要简单地“各打五十大板”。例如,两名学生因为争抢文具而发生争吵,不要急于大声制止“别吵了”,而是走上前去说:“先冷静一分钟,等会儿分别跟老师说一下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分别倾听两人的陈述,再引导他们换位思考:“如果是你,被抢了文具会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好?”让他们自行商量出解决方案,这样比老师直接批评教育更为有效。平时可以与同学模拟“学生打架”“抄袭作业被发现”等场景,一人扮演老师,一人扮演学生,锻炼快速平息学生情绪、公平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掌握安全急救常识

不要在紧急情况下只会呼喊“救命”。当学生突然晕倒时,要知道立即让其平躺,掐人中,并同时安排其他同学去寻找校医;当学生被烫伤时,要清楚用冷水冲洗15分钟后,再涂抹烫伤膏。在校期间可以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急救培训课程,考取急救证书,平时多记忆一些常见的安全处理方法,如火灾逃生路线、地震避险姿势等。这些知识虽然平时可能用不到,但在关键时刻却能挽救生命。

四、“让课堂活起来”的创新教学能力:拒绝课堂成为“催眠曲”

如今的学生见多识广,如果仍然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很容易让他们感到困倦。而“创新教学能力”能够让知识点变得更加有趣、易懂,例如通过游戏、实验、短视频等方式进行教学。这也是目前学校招聘时非常看重的一项能力,在校期间就可以积极尝试。

(一)尝试跨学科融合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机融合。比如在讲解语文《观沧海》时,不仅要解读诗句的含义,还可以结合地理知识,介绍“曹操当时所看到的海是什么样的”,结合历史知识,讲述“曹操创作这首诗时的背景”,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深入理解课文。在讲解数学“百分数”时,可以联系生活中的打折、税率等实际问题,让学生计算“买一件100元的衣服,打8折后需要花费多少钱”,使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平时要多思考“如何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例如用英语讲解数学题、用美术绘制物理电路图等,逐渐开拓创新教学的思路。

(二)利用工具辅助教学

不要局限于使用PPT。现在有许多免费的教学工具可供选择,例如“希沃白板”可以制作互动课件,其中包含拖拽、拼图、抢答等多种功能,学生可以直接在屏幕上进行操作;“思维导图”能够帮助梳理知识点,比如在讲解历史“辛亥革命”时,使用思维导图将时间线、人物、事件等内容串联起来,学生能够一目了然。还可以利用短视频辅助教学,如在讲解生物“细胞分裂”时,播放一段3D动画视频,会比在黑板上进行长时间的绘制和讲解更加清晰明了。在校期间要多研究这些工具,尝试使用它们制作一节课的课件,然后邀请同学进行试讲,根据效果进行不断改进。

(三)设计趣味活动

通过设计各种趣味活动,如小组竞赛、角色扮演等,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在讲解英语“购物”这一主题时,组织学生分组扮演“店员”和“顾客”,用英语进行对话交流;在讲解道德与法治“规则”时,举办“辩论赛”,让学生讨论“是否应该遵守所有规则”;在讲解科学“浮力”时,开展“鸡蛋浮起来”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平时要多积累适合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活动方案,如语文的“课本剧表演”、数学的“解题闯关游戏”等,这样在走上讲台后就能随时运用。

五、“越教越厉害”的反思总结能力:勿让“经验”沦为“习惯”

很多老师在教学几年后,教学水平仍然停留在刚上岗时的状态,原因就在于缺乏“反思总结”的意识。上完课之后不思考“哪些地方讲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遇到问题不深入分析原因,只是一味地重复旧方法。而师范生如果能从在校期间就开始锻炼反思总结能力,未来的成长速度将会比别人快一倍。

(一)撰写教学反思

每次试讲或实习上课结束后,都要认真撰写教学反思。思考这节课中学生在哪个环节表现得最为积极,哪个知识点学生理解起来存在困难,导入环节是否过长,互动环节是否出现冷场等问题。例如,如果发现“在讲解数学应用题时,学生都低着头不说话”,就要反思“是不是我所举的例子过于复杂了?下次可以采用学生熟悉的‘买零食’‘玩游戏’等例子”;如果发现“课堂总结过于草率,学生记不住重点”,可以考虑“下次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今天学到了什么’,然后再进行补充总结”。平时可以准备一个“反思本”,将每次发现的问题和相应的改进方法记录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能逐渐掌握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

(二)向他人学习

不要闭门造车,要善于向他人学习。在平时聆听专业课老师和优秀实习老师的课程时,不仅要关注知识点的讲解,还要留意“他们是如何进行导入的?怎样处理学生的提问?如何调动课堂气氛?”例如,看到老师用“小故事”进行导入,就可以记录下来“下次讲解XX知识点时可以借鉴这个方法”;看到老师采用“小组积分制”激发学生的发言积极性,就要思考“如何将积分制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中”。还可以将自己的试讲视频录制下来,与优秀老师的课程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如“我说话速度太快,学生可能跟不上节奏”“我在互动时只叫了前排的学生,后排学生缺乏参与感”,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三)积累错题和案例

避免让问题反复出现。如果发现学生总是在“语文病句修改”方面出错,就将常见的病句类型和修改方法进行整理,在下次上课时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当遇到“学生因为和家长吵架而不想上学”的案例时,要将处理过程和解决方法详细记录下来,下次再遇到类似问题时,就能有应对之策。在校期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教育案例,如从教育类公众号、书籍中获取,也可以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整理成案例,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教育经验库”。

六、“撑住压力”的情绪管理能力:勿将“坏情绪”传递给学生

教师这份职业看似轻松,实际上承受着不小的压力:需要批改作业到深夜,要应对各种检查,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还要面对家长的质疑……如果不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很容易将脾气发泄在学生身上,这不仅会伤害学生,也会影响自己的工作状态。而情绪管理能力,在校期间就可以通过一些小事进行锻炼。

(一)接纳压力,避免硬扛

当面临期末复习专业课、准备试讲、撰写论文等多重压力时,不要将压力闷在心里。可以通过跑步、与朋友倾诉、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也可以向老师、学长学姐请教“如何平衡学习和实践”,避免压力不断积累。还可以尝试运用“四象限法则”进行时间管理,将事情划分为“紧急重要”“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四类,优先处理紧急重要的事情,避免因手忙脚乱而导致情绪崩溃。 (二)控制情绪,避免冲动

在小组合作试讲时,如果队友没有做好准备,影响了进度,不要当场发火,而是冷静地说:“咱们现在一起看看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下次提前沟通好分工。”在模拟与“难缠家长”沟通时,即使家长的语气不太友好,也不要跟着生气,而是耐心地说:“您别着急,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孩子的问题。”平时遇到让自己生气的事情时,先深呼吸3秒钟,在心里默默告诫自己“别冲动,先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就能养成冷静处理问题的习惯。

(三)给自己“充电”,避免消耗过度

教师的工作需要长期保持热情,如果只知道一味地付出,而不懂得自我调节,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在校期间可以培养一项能够让自己放松的爱好,如画画、练字、弹吉他等,在感到疲惫时,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中,放松心情。也可以多去户外走走,如在周末去公园散步、爬山等。未来走上讲台后,每周也要预留一些属于自己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要将所有时间都花费在工作上,这样才能长期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情。

对于师范生而言,专业课是基础,而上述这六种能力才是让你在未来岗位上脱颖而出的关键。这些能力并非仅仅通过“思考”就能掌握,而是需要通过不断地“练习”来提升——多进行试讲、模拟、反思和实践,即使每次只取得一点点进步,毕业时也会比别人更有自信。毕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仅是“会做题、会讲课”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带好一群学生,做好一件长久的事”,而这些能力,就是帮助你做好这件事的坚实“底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哈尔滨留学机构有哪些 哈尔滨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教育中心,近年来留学需求持续增长。选择一家靠谱的留学中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明...
教育部批准的留学中介机构 一、如何找留学中介 选择留学中介是留学准备中至关重要的一步,直接影响申请结果和后续体验。家长和学生...
时速129公里,醉酒且吸毒的司... 据大河报,当地时间10月2日,美国19岁女大学生Krysta的父母向加州州法院提起诉讼,称特斯拉汽车...
上海新加坡留学中介网 一、如何找留学中介 选择留学中介是留学准备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尤其对于目标申请新加坡等亚洲顶尖名校...
南京口碑最好的留学机构 南京口碑最好的留学机构 对于许多准备出国深造的同学来说,选择一家靠谱的留学中介往往是申请路上最关键...
当教育被 AI 外包 ChatGPT、Gemini、Claude……这些生成式 AI 工具如今已渗透进教育的每个角落。An...
孩子戾气重、说话冲?家长回头看... 我们或许都见过或者经历过这样的场景: 父母不过叮嘱孩子“多穿点”,孩子却硬邦邦回一声“烦不烦呀|” ...
师范生必看!除专业课之外,这六... 身为师范生,学好专业课是基本要求。但想要在毕业后成为学校争抢的“香饽饽”,一上岗就能轻松掌控课堂,仅...
教育最大的公平:每个家庭都能构... 当大多数家长在家长群里为0.5分斤斤计较时,北上广深的精英家庭正带着孩子参观科技馆;当你在纠结该报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