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术环境本应纯净如水,容不得半点污浊。因为每一个学术工作者所追求的都应该是知识的进步与创新,而非依靠关系网谋取私利。近期,由董小姐和肖医生的不轨恋情而揭露的“协和4+4”培养模式,让普通人也看到了学术圈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特殊捷径与暗箱操作。
而随着事件的发酵,董小姐的家庭关系也随之曝光,其父亲在某研究总院身居高位,母亲也是名校的副院长,姑姑更是大学教授,这样的书香世家,却没有选择让子女接受最良好的素质教育,反而选择了用资源和人脉去托举董小姐走医学博士的捷径。
这条捷径走的有多轻松?就连董小姐的论文,也被网友指出是她姑姑的学生代笔,论文致谢部分董小姐感谢了自己家人的说辞更是颇为讽刺。可令人唏嘘的是,董小姐被质疑的博士论文被公开后不久,就被删除了,这种操作更将心虚暴露的淋漓尽致。
任何领域内的人才,走到博士这个位置,他所应当具备的不是涉猎的内容有多广泛,而是应该专攻一个领域,杂而不精注定不是人才应有的标签,反观董小姐,作为一名妇科方向的研究生,她的博士论文竟由骨科专家指导完成,专业领域的错位无一不印证了外界对她的质疑。
可令人唏嘘的是,这件事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处理结果,董小姐父亲所在的某研究总院虽然表示会调查二人是否为父女关系,却迟迟未公布结果;董小姐姑姑任职院校更是对论文抄袭的指控保持沉默;就连北京协和医学院,对于特招疑云也未作出解释。
从最初的心虚撤稿到如今的集体沉默,这样的处理结果令人费解,更令人心寒,公众们的愤怒,不来源于董小姐这一个人,更来源于那些可能存在的暗箱操作和权利庇护,教育不公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影响前途命运的关键所在。
而这件事唯一称得上后续的后续,竟然是网传董小姐在洛杉矶生下了孩子,这个“董四代”的出生,竟然无意间改变了网络的风向,大家不再批评董小姐背后的学阀特权,反而感慨“董四代”的命好,一出生就站在了普通人羡慕不来的高度上。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最近的表态值得关注:"院士这顶帽子,戴上了不代表能戴一辈子!"这句话意味深长,但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王辰院士也认同这一点:
学术荣誉不是终身制,也不是谋取私利的护身符,任何人,无论地位多高,一旦触碰学术底线,都将面临严肃后果。
碍于王辰院士“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的特殊身份,和当下舆论的特殊时机,不少网友都认为,王辰院士是在暗指“董小姐事件”,这或许是一种态度,也或许是一种决心,大家都希望,王辰院士能给这件事画上一个令人满意的句号。
王辰院士的发声,能否让董小姐背后的那些“大树”感到害怕?这个答案或许只有那些人自己才知道了,但可以确定的是,一个三观正确的人,王辰院士的发声即便不会令他们感到害怕,也足以令他们感到羞愧!
学术不端行为在我国并非个例。从硕士论文抄袭到数据造假,从虚构实验结果到买卖论文,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科研生态。然而对比往期出现过的学术不端行为,董小姐事件的处理进度明显滞后。
这不仅损害了教育公平,也动摇了公众对学术机构公信力的信任。就连官方新闻媒体也忍不住发出质疑:究竟是谁在帮他们"掩耳盗铃"?只可惜这一问题至今未得到答案,医学教育领域、亦或者是整个教育领域,能否等到天亮的那一天?拭目以待。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