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图文激励计划#最近,民办高校招生遇冷的消息可是刷爆了网络。就说广东,那20多所民办本科院校里,14所都需要补录。其中湛江科技学院,那缺口大得惊人,三次征集志愿后,还有2900多人的空缺,这阵仗,堪称招生界的“大型尴尬现场” 。
不止广东,广西、黑龙江开启本科第四次征集志愿,广西甚至在最后征集志愿时不受文化录取最低控制线限制;云南更夸张,都启动第六轮征集志愿了。这些学校在最后征集志愿时,分数线普遍比最初降低30分甚至40分,而涉及的学校多数都是民办本科院校。
为啥民办高校招生会这么惨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学费太贵。多数民办本科一年学费2万到3万元,有些学校某些专业甚至超过10万元一年。算上生活费,一年下来花费得5万元左右,这对不少家庭来说,简直是一笔沉重的负担。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家长们辛辛苦苦赚的钱,肯定得花在刀刃上。就像网友说的:“花这么多钱读个民办本科,出来工资也就三四千,还不如把钱留着买房买车娶媳妇呢!”相比之下,公办院校学费通常只要数千元,性价比简直甩出民办院校几条街。
除了学费,教学质量也是个大问题。有些民办本科办学时间短,师资力量薄弱,专业设置还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大量开设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万金油”专业,这些专业听起来高大上,实则学不到啥真本事,毕业即失业。反观社会急需的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专业,在这些民办院校里却鲜有人问津。学生和家长们又不傻,当然不愿意花大钱去读一个就业没保障的专业。
不过,招生遇冷也不是所有民办高校的宿命。像珠海科技学院,投档最低分在广东民办高校中排第一,甚至超过部分公办院校。还有西湖大学、福耀科技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等民办新型研究型本科院校,备受高分考生欢迎。人家这些学校,要么办学特色鲜明,要么教学质量扎实,能给学生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教育,自然不愁招生。
民办高校想要摆脱招生困境,就必须做出改变。首先得在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专业设置,培养出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还得和企业紧密合作,搞“订单式培养”“学工交替”等模式,让学生毕业就能顺利就业。学费也得合理调整,别把学生和家长吓跑了。
时代在变,学生和家长的观念也在变,民办高校也该跟上节奏,别再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不然,这招生遇冷的“寒冬”,可就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头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