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敞开大门,不能“欲开又止”
开心田螺
2025-07-05 07:44:06
0

随着暑期到来,高校“门难进”的话题,再一次引发关注。一些高校的大门似乎“欲开又止”,校园开放进度与公众期待存在不小差距:网上预约不是名额太少,就是程序繁琐卡顿;进校流程复杂,常常“过五关斩六将”;有的学校,还要托关系,甚至找“黄牛”才能进……

对于很多人来说,高校里有心向往之的青春回忆;对于很多家长来说,高校更是为孩子种下理想和希望的精神高地。高校敞开大门,符合公众的合理期待,不应当漠视。

我国高校的性质决定了高校应当向社会敞开大门。我国高校几乎都是公立大学,由国家和地方财政提供办学经费,除了培养人才,多方面服务社会和公众也是高校理所当然的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机关、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的文化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

作为教学科研机构,高校不能自居“象牙塔”。大门紧闭的学校,从物理上将学校与社会分隔,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生活,本身就是在暗示师生们:校内与校外“不一样”!大学的教育,要有更多开放和包容,一味将学生当作“校园里的花朵”,一味将安全和秩序等同于“关门”才是最高效的选项,反而不利于人的成长成才。

曾经,高校大门普遍敞开。如今,部分高校管理者仍在打开大门上“扭扭捏捏”,或是设置“无形的墙”,说到底还是在享受封闭式管理带来的便利,是一种“懒政”惯性的现实表现。必须承认,向社会开门的程度与方式,是一所学校治理能力的生动展示。无需预约,刷身份证或简单登记即可入校参观;通过分流分时段,游客可以在不影响学生的前提下有序进校参观……看似简单的操作背后,都体现了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当然,也有不少在校师生对校园开放表达过担忧,例如担心干扰教学科研秩序、增加交通及治安风险等。这些担忧不无道理,也再一次提醒:开放并不是毫无章法、无条件地“开门迎客”,应当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开放区域与开放时间、安排人员进行游客管理、建立健全参观制度等方式,平衡好各方诉求。

大学打开大门仅是开始,门开多大、如何开好更为关键。高校要努力把门开得更稳固、更久远,这既是回应社会公众的期待,更是拥抱自身更为开放的未来。  (本报评论员邱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为什么有的学霸的家长不会经常管... 学霸基本上都是家长管出来的,不是学校教出来的,也不是机构教出来的。这个观点你认同不认同? 我说的“管...
云南一村民讨要8年前2万元计生... 11月21日,云南曲靖市麒麟区三宝街道兴龙村村民吴某反映,2015年为给次女办理落户上学,他与村委会...
山东国际本科对比:深挖教学内核... 在山东国际本科赛道里,不少家庭筛选项目时总绕不开一个核心困惑:同样是衔接海外院校,为何有的学生能平稳...
深切缅怀我的恩师李同文先生(二... 李同文老师教我,是在1981-1982学年,也就是初三毕业那年。作为班主任,他说时间过得快有个形象的...
搭建友谊之桥 重庆与巴新共绘教... 11月18日,西南大学附属中学荣昌实验学校与巴布亚新几内亚教育部开展交流活动,推动中巴新两国在教育领...
2025西安靠谱的留学中介选择... 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相比,西安的留学市场同样活跃且独具特色。这里汇聚了众多优秀高校生源,学子们务实...
132名学生参与全部项目,临沂...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李宗宝 11月17日,根据临沂市教育局统一部署,临沂士博高级中学组织高二...
学生选课秘籍:三大标准+避坑指... 各位同学,选课可是学习生涯里的一件大事儿,选对了课,不仅能学得开心、学得扎实,还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铺...
2025年新增144位两院院士... 2025年新增144位两院院士中,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表现突出,收获颇丰...
用伟大抗战精神滋养时代新人 近期由教育部、中央网信办、人民日报社、国家文物局联合主办的“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做光荣自豪中国人”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