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伟大抗战精神滋养时代新人
开心田螺
2025-11-22 05:04:08
0

近期由教育部、中央网信办、人民日报社、国家文物局联合主办的“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做光荣自豪中国人”思政大课,通过系统化、分学段的教学设计,引导广大学生铭记历史、开创未来,取得了良好育人效果。

将伟大抗战精神有效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既推动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更滋养广大学生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推进伟大抗战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必须科学准确把握思政课教学的内涵和外延、本质和要求。

在大中小学各学段,要紧紧围绕伟大抗战精神,将教什么和怎样教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新时代铸魂育人的重要资源。从抗战时期“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到新时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大抗战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重要力量,激励中华儿女众志成城、与国家同频共振。

思政课教师要教育引导学生在学习抗战史中汲取智慧力量,赓续红色血脉,努力成长为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栋梁;在缅怀抗战先烈中砥砺精神品格,厚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传承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涵养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坚定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争做时代先锋。

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应立足学生认知发展规律,通过叙事化重构和情境化创设,具象呈现抽象理论,在螺旋式上升中强化学生思辨深度和学理厚度,引导学生从“小我”走向“大我”,在为国尽责、为民服务中实现个人价值。同时,思政课教师要以伟大抗战精神启智润心,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向同行;以实践探究、家校社协同等育人模式,推动伟大抗战精神从课堂认知转化为行动自觉,引导学生将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努力学习、干事创业的报国行,以清醒的历史认知、坚定的理想信念、昂扬的奋斗姿态,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华章。

伟大抗战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衔接的教学体系。

小学阶段重在培养道德情感。通过讲好抗战故事,使杨靖宇、江姐、陈树湘等英雄人物“走进”课堂,用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等红色故事开展启蒙教育,帮助学生感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团结抗战的强大力量,懂得爱国不是长大后的事,而是现在就要有的信念,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初步养成自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朴素情感。

中学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提升政治素养。一方面,初中阶段重在体验式教育,要做好与小学阶段的衔接,坚持连贯性与层次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师可以结合情境解读抗战史,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另一方面,高中阶段注重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通过展现中国人民铮铮铁骨战强敌、前仆后继赴国难的光辉事迹,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大学阶段重在增强和践行使命担当。一要厚植思想土壤,夯实理论基础。思政课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等,帮助学生深入学习抗战史,把握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坚持正确历史观,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二要矢志不渝践行担当。抗战胜利,以铁的事实宣示,我们热爱和平,但从不惧怕战争。思政课教师要教育引导学生铭记历史教训,发愤图强,用所学知识扎根人民、服务社会、奉献国家,用切实行动走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伟大抗战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构建系统化实施方案。

首先要创新实践路径。通过线上线下教学深度融合,建立大中小学校际协作机制,定期开展跨学段教研活动,拓宽教学渠道,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教育形式,拓展伟大抗战精神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努力开创伟大抗战精神育人新模式,形成教学联动模块,组织主题巡讲和成果展示,构建覆盖各学段的教育网络,以伟大抗战精神营造大中小学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的良好氛围,引导学生自觉从英雄的铮铮铁骨和不屈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

其次要构建长效机制。以“沉浸式”思政课堂为载体,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开发体验课程和主题研学活动,编排抗战主题艺术剧目,等等。完善育人评价体系,将抗战史学习成果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建立教师培训机制和效果评估指标,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

最后要用好红色资源。深挖红色资源,系统梳理抗战遗址和纪念馆等资源,结合各地实际和特点,开发地方特色课程,建立健全老兵口述历史档案库,合理运用各种教学形式,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全面提高抗战文化资源公共管理和服务质量,推进革命文物等保护工作,建设革命遗址等数字化存档和动态监测平台。推出伟大抗战精神系列微课,推动伟大抗战精神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建立志愿者队伍;推进伟大抗战精神可感可触、自然融入日常生活;推动伟大抗战精神融入“大思政课”,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格局。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教育报》2025年11月20日 第05版

作者:戴汶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为什么有的学霸的家长不会经常管... 学霸基本上都是家长管出来的,不是学校教出来的,也不是机构教出来的。这个观点你认同不认同? 我说的“管...
云南一村民讨要8年前2万元计生... 11月21日,云南曲靖市麒麟区三宝街道兴龙村村民吴某反映,2015年为给次女办理落户上学,他与村委会...
山东国际本科对比:深挖教学内核... 在山东国际本科赛道里,不少家庭筛选项目时总绕不开一个核心困惑:同样是衔接海外院校,为何有的学生能平稳...
深切缅怀我的恩师李同文先生(二... 李同文老师教我,是在1981-1982学年,也就是初三毕业那年。作为班主任,他说时间过得快有个形象的...
搭建友谊之桥 重庆与巴新共绘教... 11月18日,西南大学附属中学荣昌实验学校与巴布亚新几内亚教育部开展交流活动,推动中巴新两国在教育领...
2025西安靠谱的留学中介选择... 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相比,西安的留学市场同样活跃且独具特色。这里汇聚了众多优秀高校生源,学子们务实...
132名学生参与全部项目,临沂...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李宗宝 11月17日,根据临沂市教育局统一部署,临沂士博高级中学组织高二...
学生选课秘籍:三大标准+避坑指... 各位同学,选课可是学习生涯里的一件大事儿,选对了课,不仅能学得开心、学得扎实,还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铺...
2025年新增144位两院院士... 2025年新增144位两院院士中,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表现突出,收获颇丰...
用伟大抗战精神滋养时代新人 近期由教育部、中央网信办、人民日报社、国家文物局联合主办的“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做光荣自豪中国人”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