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男生越来越少,全世界的男生都考不过女生吗?
开心田螺
2025-07-17 05:04:06
0

文 | 马江博

博雅《给孩子的国内周刊》主讲

资深政经趋势学者

北京市领军人才

南方周末原知名记者

高考作为最公平的标尺,揭示了一个持续多年的趋势:大学本科新生中女生比例已超60%,男生不足40%。 从小学课堂到高考考场,多项数据似乎都显示女生整体成绩更优。

是女生天生更聪明、更适应考试?还是男生智商差异更大?

又或是背后隐藏着更深层的社会与教育原因?

甚至,越是存在“重男轻女”观念的地方,女生成绩反而越突出?

这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藏着哪些影响孩子成绩的关键真相?马江博老师将在文章中带大家一探究竟。

今天的文章节选自《给孩子的国内周刊-少年版》的最新更新,完整音频可移步到博雅小学堂app收听。

在孩子班里,是男生的平均成绩好一些,还是女生的平均成绩好一些?我猜大家给出的答案可能是各不相同的。但是如果我们把范围扩大到全国,让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来一次公平的考试,那么男生和女生的平均成绩就会有非常明显的差异。

高考就是规模最大、也最公平的考试。但是一个趋势是,近些年来,大学新生中“女多男少”的现象越来越明显。

去年,全国所有大学录取的本科学生里,女生的比例已经超过60%,男生的比例下降到了不足40%。而在20年前,大学新生里男生的数量还是超过女生的。

为什么在高考中男生的成绩变得不如女生了?有些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女生更擅长背诵记忆,比较适应国内的考试形式;也有人认为大学扩招的文科专业更多,女生就占便宜。这些说法有道理吗?男生和女生在智商、在学习努力程度上有明显差异吗?

每年高考结束后都有不少媒体关注这个话题,今年当然也不例外。我今天就介绍一下媒体是从哪些角度分析这个现象的。

01

从小学到大学,男生都考不过女生

在一次教育大会上,有一位知名大学的校长发言时说,他没事儿的时候喜欢到各个院系去转转,在走廊里看看学生们上课的情况,结果发现文科院系的教室里几乎都是女生,即便是理工科的教室,男女生的比例顶多也就是一半一半。当场就有不少大学的校长说,自己的学校也是这样。

准确的数字是,去年通过高考考上大学本科的学生里,女生占63%,男生占37%。而且还有一个前提,因为男女出生率不同,从小学到高中,实际上男生的数量都要比女生更多。大致相当于一个40人的班级里,男生大约是二十一二个,而女生是十八九个。也就是说,女生以更少的人数,反过来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本科录取名额。

高考虽然可以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但是,单看这一次考试的成绩就说女生比男生学习成绩更好,肯定有很多男同学不服气,从科学严谨的角度来说也确实如此。

所以很多报道还列举了其他一些事实、一些标准作为证据。我觉得很多都挺有趣的,给大家整理和分享一下。

有几位小学老师接受采访时都表示,“在小学阶段,男生考不过女生是老师们的共识。”他们认为,小学阶段女生发育比较早,心智比男生成熟。女生通常比较仔细认真,坐得住,上课注意力更集中。而且小学阶段的知识以记忆为主,女孩子更有优势。

除了学习,在综合表现方面,班干部里女生的比例也比男生更高。不少老师说,评选班干部的时候,男生参与的热情也明显不如女生。

当然,这些老师说的都是他们见到的个别现象,孩子班里班干部是女生多还是男生多,选班干部的时候谁更热情,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讨论。

有医生说,在3-17岁这个年龄段,男孩在心理、情绪、行为和发育方面出现问题的比例也比女孩更高。比如男孩被诊断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概率是女孩的两倍。

有一个国际组织每年都会在世界各地测试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中国,他们一般会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以及港澳台地区做测试,从结果来看,在15岁这个年龄段,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男生的阅读能力都比不上女生。15岁可是中考的关键时期。

还有媒体统计发现,在大学里男生拿奖学金的比例也不如女生。每年教育部都会公示当年获得国家级奖学金的学生名单,从名单里看,女生获得奖学金的比例要比男性高出一半。假设100个男生里有10个能获得奖学金,那么100个女生里就有15个能获得奖学金。

有些学校这一比例更加夸张,比如有一年,中国农业大学获得奖学金的人70%都是女生,有一所顶尖的医科大学,所有获得奖学金的都是女生,一个男生都没有。

虽然这些数据对各位男生来说可能比较扎心,但是我想郑重地提醒大家,数据代表的是成百上千万人平均后的成绩,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应该在平均值上。

换句话说,我们不能看到一个平均数据,就觉得自己命中注定就应该在这个水平线上。这里面必然有人拉低了平均值,也一定会有不少人远远高于平均线。

02

男生考不过女生,是全世界的普遍现象

听完了这些数据和例子,我想大家肯定会有很多疑问。

男生成绩不如女生的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考试题目更适合女生?是因为女生比男生更聪明?

还是因为男生太贪玩不如女生努力?

首先几乎可以确定的是,男生成绩不如女生,并不是因为中国的考试制度以及大学专业设置特别偏向女生。因为在世界各地,男生的成绩普遍不如女生,甚至数据对比更加明显。

就拿美国来说吧,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的大学还是男生的天下。之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在招生时实现了男女平权,不再对女生实行各种限制,女生的比例就越来越高,到了最近几年,男女生比例的数据几乎和中国一模一样。

上世纪60至70年代,美国的第二波妇女运动蓬勃兴起

美国中小学的女生,从各项指标来看,表现都优于男生。

英国的情况也差不多,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女生的成绩就把男生远远甩在了后面。到了考大学的时候,有一半女高中生能上大学,而男生里面只有不到40%。

在大学新生的男女比例上,不论是欧美发达国家,还是越南、巴西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数据都和中国非常类似,女生数量比男生多一半,相当于每100名新生里,大约有60个女生,男生只有40个。

这些国家的考试制度不一样,学生学习的科目不一样,甚至连录取的标准都不一样,像中国只看考试成绩,而美国还要看学生在社会工作、文体活动等各方面的综合表现。因此有不少学者得出结论,女生比男生成绩好,不是因为规则有利于女生,而是消除了所有不平等的因素后,自然而然的结果。

202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克劳迪亚·戈尔丁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几乎在每个国家,只要男女在教育资源上是平等的,女性的成绩就会更好。”

03

男女成绩的差距,是因为智商不同吗?

既然不是制度问题,那难道男生天生就不如女生聪明吗?

其实科学家们早就通过大规模的抽样调查发现,尽管男性和女性的平均智商都差不多,但是男性智商的差异更大,而女性的个体差异更小。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男性中学霸和学渣的比例都更高。

福建师范大学的一位教授统计了两次高考中男生和女生语数英三科的成绩,发现男生内部成绩的差异确实远大于女生内部的差异。这似乎可以验证男性智商差距更大,确实可以反映在考试成绩上。

还有媒体认为,男性智商差异大,也能解释另外两个有趣的现象。第一,过去的大学里为什么男生多女生少;第二,为什么最顶尖的重点大学里面,依然是男生更多。

先看第一个现象吧,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咱们国家的大学有点像欧美国家曾经实行过的精英教育,高中生毕业后能继续读大学的比例非常非常低,如果只选拔那些绝顶聪明的人,因为男生内部智商差异大,所以高智商的男生数量就更多一些。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当时的社会环境,很多家庭是不支持女孩读大学的。而现在大学教育已经普及了,当大多数人都有机会上大学的时候,智商处在平均水平及以上的女生更多,所以上大学的比例就更高了。

根据美国2021年的数据统计,有2110万美国人在高校就读,性别比例为女性56%、男性44%

再看第二个现象,大家听说过985大学吗?就是指咱们国家综合实力最强的大约40所大学。2023年,这40余所大学共录取了21万新生,其中男生有13.2万,女生只有7.8万人,和整体的男女录取比例是颠倒的。

还有媒体统计了中国最顶尖的9所知名大学的男女生录取数据,这9所大学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大、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科大和西安交大,结果发现女生只占30%

而且这九所大学新生的男女比例趋势,也和大趋势截然相反,最近5年,女生的比例反倒降低了。

在国外,情况也类似,全球排名前十的大学里,女生总数加起来也不足一半。男生不但尖子生数量比女生多,差生数量也比女生多,看起来确实挺有道理的。

但实际上,这种观点存在一个严重的思维误区,就是把学习成绩这个多种因素综合导致的结果,错误地认为只和智商有关,而忽略了其他同样重要的影响因素。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有媒体注意到,各省各城市的高考状元里,也是女生数量更多。这和前面重点大学、顶级大学的录取比例是有矛盾的。

由中国和德国的教育专家联合进行的一项研究,揭开了这组矛盾数据的秘密。专家们经过几年的调查发现,在考试成绩差不多的情况下,女生选择报考顶尖名校的比例远比男生要低,男生愿意冒险拼一下,女生更想求稳,希望一次就录取,这才是导致顶尖大学里女生比例比男生低的真实原因。

04

反直觉:越是重男轻女的地方,女生成绩越好

如果觉得女生上大学的比例更高,就是因为男生智商差异大,等于认为这种差距是天生注定的,忽略了个人努力的重要性,忽视了社会环境的影响,这显然是很不公平的。

有不少研究都证明,在智商之外,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人的学习成绩。比如我们都知道,美国是一个多种族、多文化的移民国家,不同的族群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完全不一样,这些观念对他们孩子成绩的影响,要远高于性别。

最注重教育的东亚移民,孩子上大学的比例要远远高于本土的白人和黑人。亚裔男孩的平均成绩也比白人女孩要高得多。

在咱们国内,这种差距就不是体现在种族上面,而是体现在地区上面。如果分省来看,北京、上海、天津三大直辖市,考上大学本科的男女生比例几乎相同,而本科录取人数中女生占比最高的云南、广西等几个省份,在一些地方,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

乍看起来,这有点违背直觉:按理说,重男轻女的地方,女生成绩应该更差才对,为什么数据是反过来的?其实这个看起来不符合常理的数据,才刚好可以证明个人努力对成绩的影响。

云南丽江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的事迹传遍全国,当地有那么多的女孩,要是没有张校长的无私帮助,可能家里根本不会允许她们读高中。因此她们也格外珍惜学习机会,刻苦努力,希望通过高考彻底改变命运。

2022年,云南省的大学招收的新生里面,女生比例居然超过了80%,相当于100名新生里有超过80个女生。因为其他省份的学生来云南读大学的并不多,所以这个比例和云南本省男女生考上大学的比例接近。

张桂梅。图源:新华社

还有媒体讲了一个河北小县城的例子:当地家长在儿女小时候可能还会一视同仁,但到了孩子十几岁后,就明显表现出让男孩继承家里全部财产的态度,这时候女孩就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将来要想得到更好的生活,只有考上大学一条路。

有不少国内外的学者都认为,这或许才是大学“女多男少”背后的关键因素:因为男女不平等仍是一个世界性的广泛现象,女性要改变命运,除了教育之外,没有更好的路可以走。

最近这些年,国内在教育阶段的性别平等已经做得非常好了,重男轻女的现象也少了很多。我相信学习咱们课程的孩子,肯定都有观念开明的父母,不会搞重男轻女那一套。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这种现象的存在,对不对?

05

继续反直觉:

刻意的培养和锻炼,导致男生成绩变差

还有一种观点我觉得也非常有趣。有些专家经过研究发现,对男生过于重视,有时反倒会有副作用,可能会导致他们的成绩不如女生。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有学者发现,中国的学校教育会有意无意地强调男女生的性别分工。比如很多老师会希望男生成为领导者,让他们参与更多班级的重要事务,而女生往往成为被照顾的群体。

这些学者举了几个特别有趣的例子,第一位学者说:“最近的道德与法治教材或者思想品德类的学习材料里,见义勇为的、不畏牺牲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都是男性形象。”

第二位学者在十年前调查时,发现妈妈们对于男孩和女孩的期待没什么区别,都把“独立自主”当成最重要的目标。而近期,培养目标出现了很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孩的妈妈们开始希望自己的儿子有领导力,能指挥其他人,不但成绩要好,体育也要好。

他感叹说,十年间,妈妈们的目标从把男孩培养成一个“有学问的人”,变成了要培养一个身体强壮、有领导力、头脑聪明的类似“美国队长”一样的超级英雄。

第三位学者提出,老师对男女生态度的差异,会让不少男生觉得委屈和不平衡,因为有时候明明犯了同样的错误,老师却只会当众指责男生,而不会批评女生;老师会指派男生干更重更累的活儿;还默认女生可以打男生,男生不能还手。

这些对男生的刻意培养和锻炼难道不好吗?来自中美两国的几位学者专门做了追踪调查。结果显示,不论在中国还是美国,越是认同男性应该坚强勇敢,应该承担责任,应该占据支配地位的男生,学习成绩就越差。

根据这项研究,重男轻女的家长对男生的偏爱,以及老师对男生的刻意锻炼和培养,可能适得其反,反倒导致男生的成绩不如女生。

每年高考新生“女多男少”“阴盛阳衰”的数据一公布,都会有不少人感叹“现在女生已经太厉害了,应该想办法照顾一下男生!”

实际上几乎所有媒体和专家,都觉得让大学在招生时做到男女生数量完全相同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应该的。高考没有任何性别限制,没有人规定男生不能学文科学艺术,女生不能学工程学建筑,一切都以高考成绩为准,这套规则是公平的,没有问题的。

既然重男轻女和对男孩女孩培养目标的区别对待,是导致男生考不过女生的重要原因,那么应该做的并不是设计一套压制女生成绩的新规则,而是恰恰相反,尽可能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给女生们更多的保障,才有可能缩小男生女生的成绩差距。

不了解世界,何以塑造世界观?

博雅《给孩子的新闻周刊》2025

每周4期

科技、商业、国内、国际新闻

3大能力养成计划

新闻素养

社会常识

深度思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年中小学秋季开学温馨提...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您好!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又一个暑假接近尾声。您的孩子即将走进校门、升入新的年...
2025秋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2025 年秋季启用的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新教材,严格遵循最新课程标准要求进行全新编写。在知识体系构...
提升情感素养 赋能立德树人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新华日报) □ 翟 莉 在当今以数据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数智时代,人工智能、大...
您提到的“号称台湾的”似乎没有...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称其为“国家”或试图割裂其与中国的关系的说法都是不正确的。...
全国人大依据宪法决定国家战争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决定战争和和平问题的职权。具体来说,这是...
胡剑云成为兴智教育品牌大使的真... 胡剑云,兴智教育品牌大使,自2015年兴智教育创立以来,他便与这个专注于家庭教育的品牌结下了不解之缘...
2025新教材外研社版小学五年... 为切实助力五年级学生更高效、更灵活地开展英语学习,解决传统纸质教材携带不便、使用场景受限等问题,我们...
90所!遵义两城区民办幼儿园“... 近日 遵义市汇川区教育体育局 遵义市新蒲新区教育体育局 公示了 2025年民办幼儿园“白名单” 共计...
兰州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排名大揭... 公务员考试对于许多兰州的小伙伴来说是改变人生轨迹的重要考试,而选择一家靠谱的培训机构往往能起到事半功...
南开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成立 中新网天津8月22日电 (记者 孙玲玲)22日,南开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正式揭牌成立,卓越工程人才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