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展览路街道总工会的暑期托管班开班了。古人早有“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之训,却也深知“幼无所依,家无宁日”之痛。当双职工家庭占比超七成,当暑期成为“教育真空期”,如何让职工在守护城市运转时不必悬心家中“小太阳”,便成了检验社会温度的试金石。
这不是简单的“看孩子”,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社会共育”。当交警叔叔教孩子们指挥手势时,传递的不仅是交通安全知识,更是职业尊严的启蒙;当老师们带着孩子们走进进步巷小学礼堂,开展“展展有约、应急先锋队校园联盟”为主题的启动活动,文化基因便在童声里悄然传承。
有位家长在留言上写道:“以前总觉得‘单位’是上班的地方,现在才明白,‘家’与‘单位’原可以这样温暖相连。”从“幼有所养”到“幼有所长”,从“解决问题”到“创造价值”,这场暑期托管班的实践,折射出社会治理的深层跃升。它打破了“政府管民生、企业管生产”的传统理念,让公安、街道、学校、志愿者成为“育人共同体”;它超越了“临时举措”的范畴,用制度设计将“为民服务”落细落小——正如《管子》所言“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当公共服务真正触达职工的“急难愁盼”,便自然能凝聚起共建共享的合力。
暮色中的展览路,接孩子的家长们站在树下闲聊。有人说:“托管班的手工课,孩子回家教我折了纸船。”有人笑:“感谢交警讲的‘右转弯要观察’,我开车都更小心了。”这声音里,我们听见的不仅是孩子的成长,更是一个城市的温度——它知道,守护职工的“后顾之忧”,就是守护城市的前行力量;它懂得,让每个家庭都能“轻装上阵”,才是对“以人民为中心”最生动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