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学硕非要读博这说法有点绝对,但为啥总有人觉得学硕就该往博士走呢?说白了还是培养方向的事儿。
你想啊,学硕从一开始就跟专硕不一样。专硕更像职业培训,两年时间里老师天天催你实习、练技能,目标就是毕业能直接上手工作。但学硕呢?课程里全是各种理论、研究方法,动不动就让你泡实验室、查外文文献,这路子明显就是往学术圈带的。就像你报了个篮球班,人家给你练的全是战术分析、体能训练,那肯定是想让你往职业球员方向走,而不是单纯教你怎么打打野球。
再者说,学硕那点东西,不读博真有点不够用。三年时间看似不短,但前两年上课,最后一年忙着写论文,能正经搞研究的时间没多少。很多人刚摸到学术的门道,毕业论文刚有点头绪,就该毕业了。这时候要是直接工作,那些研究方法、理论深度根本用不上,等于白瞎了三年培养。就像你攒了一肚子食材,还没学会怎么炒菜,就被迫停业了,多可惜。
还有个现实原因是就业市场的倒逼。现在稍微好点的高校、研究所,招人起步就是博士。学硕要是不读博,想进学术圈基本没戏。而学硕培养的那些能力,比如数据分析、逻辑论证,在企业里未必有专硕的实践技能吃香。这就导致很多学硕发现,要么接着读博往学术圈走,要么就得跟专硕抢饭碗,还未必抢得过。
不过话说回来,也不是所有学硕都非读博不可。有些学硕在读研期间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合搞学术,写论文比登天还难,那硬撑着读博也是遭罪。现在很多学校也在调整,学硕毕业去企业的也越来越多。
说到底,学硕和读博的关系更像“直通车”而非“必修课”。培养方案是往学术方向倾斜,但最终走哪条路还是看个人选择。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要是明明讨厌做研究,为了个文凭硬熬到博士,最后可能既耽误了时间,又没找到合适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