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考生的家长们,是不是对高考改革后的学费变化心里没底,也不太清楚助学贷款到底能帮孩子解决多少资金问题?今天咱就一起来唠唠这事儿。
先说说学费吧。这两年,不少地方的高校学费都有调整。就拿上海来说,2023 年秋季学年起,取消了原有的一般专业、热门专业分类收费政策,把普通高校学科门类归并成文科类、理工体类、医学类、艺术类。像文科类基准学费标准最高不超过 6500 元 / 生・学年,理工体类最高不超过 7000 元 / 生・学年,医学类最高不超过 7400 元 / 生・学年,艺术类最高能到 13000 元 / 生・学年 。而且,入选国家 “双一流” 建设学科的学费标准还能上浮不超过 10% 呢。这一调整,上海高校本专科平均学费标准从 5420 元涨到了 7215 元,调涨幅度达 33%。上海交通大学 2023 年本科招生章程里规定,除特殊专业外,大部分本科专业基准学费预计收费标准为 6500 - 8140 元/学年,比 2022 年涨了不少。不只是上海,吉林、山东、四川等地也陆续宣布调整公办高校本专科学费标准,涨幅大多在 20% - 40% 之间,并且都是从 2023 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实行 “老生老办法,新生新办法”,老学生不受影响。
为啥学费会调整呢?一方面,高校办学成本在不断增加,像教学设施更新、师资队伍建设都需要钱。另一方面,适度提高学费能缓解高校财务压力,有利于高等教育长远发展,从长远看,对学生和家长也是好事儿。不过,也不是所有地方都在涨学费,北京、黑龙江、云南、西藏、海南、新疆等地还在执行 2000 年前后的学费标准呢。
再讲讲助学贷款。2024 年有个好消息,自秋季学期起,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含第二学士学位、高职学生、预科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从原来不超过 16000 元提高到了不超过 20000 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从不超过 20000 元提高到不超过 25000 元。学生申请的贷款优先用来支付在校期间学费和住宿费,多出来的部分还能补贴日常生活费。而且,国家助学贷款利率也有调整,由同期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 60 个基点,调整为同期同档次 LPR 减 70 个基点。之前已经签订参考 LPR 的浮动利率国家助学贷款合同的同学,承办银行还能和你协商,把原合同利率调整为新的标准。
这么看来,不管是学费调整,还是助学贷款政策优化,都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和支持。家长们和考生们,要多关注这些政策变化,提前规划好孩子的上学资金问题,相信有了这些政策保障,孩子们的求学之路会更加顺畅。要是觉得这篇文章有用,就请动动您的发财小手点赞关注,祝您生活顺心,好运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