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孩子“大龄”留学,中国家长的“反卷”新探索?
开心田螺
2025-08-02 05:52:39
0

在孩子读书这件事情上,精力拉满的家长们总能有新尝试。

前有家长通过优才计划或赴港读研,取得香港身份后,让孩子参加华侨生联考,实现“低分上名校”。后又刮起“大龄留学”风,家长选择政策友好的国家读研究生或博士,让孩子跟着过去接受当地教育,将来有更多接触国内外名校的机会。

上月,2025年港澳台华侨生联考放榜,文史类和理工类最低分数线全面大涨,985大学录取率从25%暴跌至8.6%。

去年普通院校文史类最低分数线为365分,理工类最低分数线为390分;理工类重点院校由510分涨至560分,文史类由465分涨至510分。

“华侨生联考”一年比一年激烈,那“大龄留学”的前景如何呢?

家长们通常会根据“是否允许家属随行”、“子女免费就读公立学校”等政策、语言以及预算,选择合适的国家。

东南亚整体消费低,接近国内水平;欧洲部分国家高等教育不收取学费,对孩子来说,还有小语种优势;英国硕士大多一年制,美国则多为两年起步,澳洲相对英美价格更“实惠”。

人到中年,再次捡起课本,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家长们能否在兼顾自己学业和工作的同时,寻找适合孩子的教育?

尽管中年留学被议论为是“逆社会时钟而行”的事,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行这样的尝试。

根据新华网发起的2025年《中国留学生白皮书》,33至39岁年龄段的人群占比达22.01%,此年龄段人群大多已经步入职场或曾有求职就业的经历。

2025年《中国留学生白皮书》研究的问卷调查对象主要包含两类人群,即正在海外留学的中国留学生以及具有留学经历的人群。

其实,仔细想想,三四十岁其实是挺适合留学的年纪。

他们在职业生涯中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能力,这些能力在留学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这些家长在国内都有不错的工作,有一定的积蓄。花自己的钱做自己想做的事,比花父母的钱心理上更轻松。

另一方面,他们这个年纪,父母身体还算不错孩子多为幼儿园或小学阶段,对新环境和语言的适应能力较强。

@Lynn 本科在国内学习新闻专业,38岁时辞去记者工作,在全家人的支持下,前往澳洲读媒体专业。一学期结束后,她觉得意义不大,便回国gap了半年,第二年去新西兰读教育学硕士。

她打头阵,老公带着女儿随后就到。

去到新西兰后,@Lynn 念研究生,老公拿到“配偶开放工签”,女儿作为工签持有人的子女,享受新西兰的免费义务教育。

女儿在国内读完了一年级,以几乎零基础的状态来到了新西兰。但在语言欠缺的基础上,孩子的适应比两位大人都快很多,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

@Lynn 和女儿在新西兰的日常,小红书@人生不过蝴蝶效应

前年,@H 辞掉了医生工作,远赴德国攻读博士学位——开始学一门外语,从临床做回基础,从头学习做科研实验。

在德国,@H 念博士,泡在实验室,通过“家庭团聚签证”老公在当地找了一份工作。女儿就读当地免费公立学校,一年时间,从完全不会德语到流利地和老师同学交流。

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带娃留学的家长分享一家人的留学生活日常。

观察下来,这群家长大多都有不错的成绩,曾通过读书升学获得体面工作;有一定的积蓄,但不足以过上“奢侈的生活”,且多是靠自己努力工作挣来;同时,强烈渴望给孩子提供好的教育环境。

30岁+,开启带娃留学生活的家长们

在她们的分享中,把自己“鸡”到国外求学这件事可谓是“关关难过”。

首先是语言关。

对于大学毕业10年,20年的中年人来说,想重拾英文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每天追剧变成补英文,从“卷孩子”到“卷自己”,这样的改变需要莫大的决心与毅力。

学完语言,还有学术上的压力。

@Lynn 的研究生专业理论课期间基本周一到周五都有课,有时下午6点才下课;每学期实习8到9周,周一到周五,每天7小时,不能请事假;如果请了病假,需要补上实习时间,但这会影响毕业时间。

尽管自己喜欢这种学习氛围,享受解锁新技能的时刻,但她也感叹,语言、学术、作业确实压力不小。

其次是放弃现有的生活,接受物质条件不如国内的新环境。

出国留学意味着职场生涯的中断,一旦毕业回国,能否找到好工作,甚至能否找到工作,都是未知数。

人到中年,放弃国内的人脉资源,在一个陌生的国家,陌生的城市,重新经营生活、事业、人际关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另一方面,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真实的生活总是一地鸡毛,无论学习还是就业都很难。同时,部分热门留学国家人力成本高,许多事情都需要家长亲力亲为,想象中的“快乐躺平”生活,可能只是信息差带来的滤镜。

最后,大龄留学还带娃,对家庭的经济实力、家长的精力、两口子的配合都有一定要求。

@Lynn 算了算一家人在新西兰一年的开销。

自己的学费20万人民币一年,此外最大开销就是房租和日常吃喝。
房租 2540纽币/月,水电网费 350纽币/月,日常买菜、水果、零食、日用品 1400纽币/月,手机话费 80纽币/月,不出远门的话,一个月油费 169纽币
此外还有旅游、社交、买衣服、生病等非周期性意外支出。

Lynn一家在新西兰的日常生活

持学生签证的一方,一周最多工作20小时,但由于研究生阶段学业任务紧,打工时间更加有限。

持开放工签的一方,尽管找工作没有限制,但是需要更多地承担起照顾孩子、家务等事项,也没有多少时间可以工作。

所以,在孩子无法独立上下学的阶段,夫妻二人更常见的情况是依靠过往积蓄过日子。

那如果去一个大人的话,是不是能省点儿?

钱能省,但需要留学一方家长付出成倍的精力,承担成倍的压力。

以新西兰为例,常见的大龄留学家庭组合为两类。

● 一人读硕士,配偶拿工签,孩子作为工签持有人的子女,自动享受新西兰的免费义务教育。
● 父母一人或双方读博士,自动获得开放工签资格,孩子免费读书。

只有少数个人时间管理能力强、精力旺盛、学业压力较小的家长会选择独自带孩子留学。

在@Lynn 读研期间,老公因事回国待了两周。

实习期的她一个人带着7岁的女儿,每天7点前要起床,准备两人早餐和午餐,然后开车送女儿去学校自己再去实习,每天为停车头疼。

自己实习结束是在女儿放学后1小时,女儿同学妈妈“雪中送炭”帮她看顾孩子1小时。接上孩子后,回家还要做饭、洗碗、洗漱、洗衣服。

做完这些事,她没力气干任何事,但又必须接着写作业。

退一步来说,从家庭角度考虑,夫妻、父母与孩子异国分居两地也不是上选。

尽管学知识、开眼界、为孩子铺路这样的事难以用具体的金钱数字来衡量,但孩子更适合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读书,经济上家庭能够负担到哪种程度,自己有多少精力能在工作或学业路上“升级打怪”的同时,兼顾孩子的成长......这些都是家长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

以及很重要的一点,家长们是否接受,花了几十万,跳出“舒适圈”,只是过上了一种物质条件甚至不如国内的普通生活呢?

相较于直接让孩子“低龄留学”,家长借着留学的机会,让孩子完全融入异国体验1-2年的当地生活和教育。这也是一次先尝试、再决定的机会

今年7月,@Lynn 顺利毕业,并拿下新西兰教师注册。

女儿结束二年级的学习,在新的城市,她交到了很多好朋友,平时经常和老师同学去海边玩、去野餐、徒步。

这种“普通生活”的简单快乐比豪车、大房子、便利的生活更能打动她

在学校,女儿体验到了一种 @Lynn 未曾见过的小学生活。

早上9点到校,下午3点放学,日常有不少音乐、美术相关课程,周五有近一天的手工课。上学时间,老师还会带着孩子们去逛博物馆。

教室布置得很温馨,放了许多同学们的手工和绘画作品。

上课时间“轻松得超乎想象”,放学后则被安排了各种体育活动,每周都有球赛和训练。

放学回家,女儿和妈妈说得最多的就是,今天又和谁玩了什么游戏,老师又带着他们干了什么。

对了,在新西兰,学校一年有4个学期,这意味着学生有4个长假......

谈到对女儿有什么期望,她说道“做一个快乐且自由的人。至于将来读私校还是公校、是否回国学习,主要看她的意愿。”

即便孩子暂时没有出国留学的打算,这也是一个看世界的机会。

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35岁的@雨丝 曾独自带着7岁女儿在英国学习了一年。

只要有机会,她就带着孩子在英国自助游玩。她们常常在英国的公交、地铁、火车之间换乘,在人潮中穿梭着。母女俩都不上课时,雨丝喜欢带着女儿去逛大学,一年时间里,去了牛津、剑桥、爱丁堡等许多名校。

结束在英国的生活后,女儿回成都进入三年级阶段的学习,解决功课衔接的问题。很快,孩子已就融入了新的学校环境,数学、英语、英语基本完成了衔接。

女儿曾问过妈妈,如果这一年就待在成都,自己成绩应该很好吧?但当妈妈问是否愿意用“英国一年的生活”换稳定的学习环境和当优等生的机会时,她毫不迟疑地回答:“不愿意。”

让孩子去感受截然不同的文化,见识完全不一样的生活,认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这样,她对世界、对未来会有更多的想象,而不仅仅将目光局限在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

孩子的教育问题,永远会牵动家长的神经,家长考虑为孩子谋划是情理之中。

也确实有一批“狠人”家长,纯粹是为了孩子,把自己“鸡”到国外留学,从零开始适应英语和文化。

但值得注意的是,某留学中介透露,大龄留学申请中,留学动机的真实性与合理性是签证和学校审核的核心之一

例如,日本入管局会重点审查申请者是否以“留学”为名实为打工或移民,需提供翔实的材料(如职业规划书、语言能力证明、与过往经历相关的学习计划)佐证动机。

因此,家长还是应该将“大龄”留学这件事看得更单纯一点,学知识、开眼界也好,换个环境打破职业瓶颈也罢,本质上都是自身占主导因素。

@Lynn 在新西兰认识了不少中国家庭,这些来留学的家长学什么专业的都有。

大多数是父母读书或者工作,顺便带着孩子过来,专门为了孩子去新西兰的家长是少数。

对于孩子来说,出国意味着要告别熟悉的朋友,适应新的环境和语言。如果家长口口声声“我为了孩子留学”,孩子会承受非常大的压力,尤其是父母在工作或学业上遇到困难时。

自己有能力在海外学习和工作,能够获得不错的发展空间的情况下,孩子跟随家长获得全新的生活体验是件锦上添花的事情,而不应本末倒置。

不想“卷”孩子而选择“卷”自己的家长,也大可把心态再放轻松一点——看见过、体验过不一样,对孩子来说就是很棒的财富了!

文丨嘻 排版丨阿乔

图 | 受访者提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重磅消息{新卡农炸金花怎么开挂...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新卡农炸金花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
独家实测边锋二七十.有挂吗√必...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边锋二七十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打...
重磅消息{极速官方游戏辅助开挂...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极速官方游戏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
重磅消息双辽麻将.可以开挂吗√...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双辽麻将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打开...
独家发现{新九方牛牛有没有挂}...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新九方牛牛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打...
玩家推荐六瓣数字消.为什么一直...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六瓣数字消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打...
实测推荐{万人玩麻将到底是不是...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万人玩麻将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打...
最新升级乐易四川麻将.真的有挂...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乐易四川麻将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
玩家分享攻略人海牛牛.可以开挂...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人海牛牛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打开...
重磅消息{博雅红河棋牌怎么开挂...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博雅红河棋牌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