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将要取消学硕的消息相信不少同学们已经略有耳闻了,严格意义上来说取消的不是“学硕”,而是将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的硕士进行了更清晰的划分,着重学术培养的硕士纳入“硕博连读”的培养模式。
这对于那些追求学术深造的同学们来说其实是一个好消息,意味着未来的高等教育培养思路更加清晰了,而哈工大的这一举动很可能成为一个开端,今后的高等教育改革模式大概率会继续向着这个方向靠拢。
而相应的,专硕也会因此迎来又一轮的扩招,不过政策的更迭总是相辅相成的,20245年高校“保研名单”的更新也证实了这一点,今年总共增加了24所大学,这24所大学的学生将拥有被保送读研的机会。
保送研究生的资格,在教育界的堪称“金字招牌”,如今又有24个新成员加入,根据全国11个省份公示,这24所新增的保研名单中包含了不少优质院校,分布在全国各个省份。
具体包括:天津的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美术学院;内蒙古的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黑龙江的齐齐哈尔大学、哈尔滨体育学院;上海的上海电力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江西的东华理工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广西的广西民族大学、桂林医科大学;海南的海南医科大学;重庆的四川美术学院;四川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大学、四川音乐学院;云南的云南中医药大学;陕西的西安邮电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
此外,还有3所军事院校获得推免资格,分别是海军军医大学、空军军医大学和陆军军医大学。这次扩容将使全国拥有推免资格的高校总数从366所进一步增加,为更多优秀本科生提供了免试读研的机会。
从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我国推免资格高校经历了多次扩容,上一次的大规模扩容发生在2017年,当时共新增54所高校获得推免资格,而此次的扩容也是秉承着注重不同类型高校的均衡发展的原则。
对于在读大学生来说,这毫无疑问是一个巨大的好消息,保研作为一条相对稳妥的升学渠道,帮助优秀的大学生避免了考研的高强度备考和激烈竞争。
全国考研录取率平均数据仅为25%左右,而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只要达到校内推免标准,基本上都有机会直接通过本校推荐或跨校推免,进入理想的研究生院校和专业。
同学们可别小瞧了保研资格的含金量,保研相比考研具备的优势可比同学们想象中的还要多。
首先是成功率方面的绝对优势:考研需要经过初试和复试两个环节,竞争激烈,录取率相对较低;而保研学生只要符合本校的推免标准,基本都能获得研究生学习机会,可以更早规划未来,减少不确定性带来的压力。
不仅如此,保研的时间成本和心理上的成就感也是不可忽略的优势。考研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备考,通常需要半年到一年的全职复习;而保研学生只需要在日常学习中保持良好成绩,参与科研活动,不需要额外花时间应对统一考试,可以将更多精力用于专业学习和个人发展。
保研的升学路径相对平稳,学生能以更积极的心态进入研究生阶段,而考研则要承受可能失败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相比之下,如果学校拥有保送的资格,那么学生也能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应对升学的挑战。
但教育的改革也总是机遇伴随着挑战,不少同学也在担心,保研机会的增加是否预示着“研究生又要贬值”了?
这一点同学们还是要客观看待,学历的贬值其实是相对而言的,过于教育资源稀缺,升学难度更大,因此研究生的数量也比较少;而如今,升学的机会更多了,但能否把握住这个机会,还是得看学生个人的努力和实力。
对于就读于这24所新增推免资格高校的同学们来说,与其究竟研究生是否会变质,不如抓住这一机会,通过日常努力提升成绩和综合素质,争取获得保研资格,利用资源上的优势取得个人的进步才是高等教育最大的收获。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