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二升高三模拟预测(高三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开心田螺
2025-08-05 11:44:06
0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黑天鹅是原产于澳大利亚的鸟类,其自然分布仅限于澳大利亚地区。黑天鹅喜爱的栖息地类型广泛,包括湖泊、湿地、河流、海洋等多种生境。它们的食物主要是植物,常常以水体中的沉水植物为食。我国具有广泛的适宜黑天鹅栖息的地方,能为它们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而作为大型鸟类,黑天鹅有较强的竞争力,缺乏天敌。因此,黑天鹅被引入中国,具有在野外形成自然种群并快速扩张的优势,会对生态平衡造成潜在的威胁。

事实上,很多外来物种起初都是因外表美丽、观赏性高而被引入非原生区域,它们最初是大家追捧的异域明星,最后却变成“麻烦制造者”,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

外来物种被引入到非原生分布区域,在新环境中繁殖成功,如果对环境、经济或人类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它们便被视为入侵物种。

红耳彩龟(又名巴西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种小巧可爱的乌龟最初被作为宠物引入我国,我们的文化对龟类吉祥、长寿寓意的偏爱使其成为人们的放生对象,这在无意中加速了它的种群在野外的壮大。该物种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都很强,不仅与我国本土物种竞争、挤占其生存空间,还携带有多种病原体。

互花米草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种植物最初被作为经济作物引入我国,用于防风g固沙和改善土壤,但它强大的繁殖能力和适应性使其迅速在我国的沿海地区广泛扩散,极大地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后来为治理互花米草所花费的财力物力不计其数。

当然,外来物种并非全都是入侵物种。使得外来物种成为入侵物种的关键因素通常包括高繁殖力、广环境适应性以及缺乏天敌等,而被引入我国的黑天鹅正具备这些特点。目前黑天鹅对我国本土生态系统的直接影响尚未显著,但其迅速增加的数量和广泛的分布区域预示着潜在的威胁。从已有的新闻报道来看,黑天鹅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已经开始显现。

在其他引入黑天鹅的国家中,它们的存在也并不总是那么令人愉快。在德国和荷兰,黑天鹅可以与当地的疣鼻天鹅杂交,导致基因污染;在法国,黑天鹅对其他天鹅属的本土物种及人类具有攻击性;在比利时、日本和美国佛罗里达州,黑天鹅已经被正式认定为具有入侵风险的物种。此外,黑天鹅还具有携带病毒的风险,我国就曾发生过黑天鹅传染禽流感病毒事件。

诚然,现在还没有证据表明黑天鹅在我国大陆造成明显的负面生态影响,这可能是因为其当前的种群数量尚未达到一个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临界点。然而,如果任其不受控制地扩散,它们迟早会成为像红耳彩龟那样的入侵物种,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情况。

目前,我国公众和媒体对黑天鹅的认知还不够全面。部分媒体报道将黑天鹅与我国本土的天鹅混淆,认为黑天鹅是我国的保护动物;还有媒体将黑天鹅视为生态环境改善的标志。黑天鹅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种群数量庞大,绝非濒危物种,更不是我国的保护动物。黑天鹅在某一地区的出现也并不能证明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可能只是其种群扩张的结果。

对美丽的自然生物抱有好感,这本身没有错误,但我们同样需要了解它们身上可能存在的风险,在欣赏的同时多一份警惕。我国对已引入境内但还未表现出入侵性的外来物种的管理仍有空缺,我们可能需要用冷静的心态看待这一美丽的生物,毕竟比起补救,预防是更加有效和重要的。

(摘编自刘悦轩《优雅的黑天鹅,有可能成为我国的入侵物种吗?》)

材料二:

外来入侵植物,指的是某些从原分布区,通过气流、水流等自然途径或有意、无意的人类活动传入入侵地,在形成自我再生能力的同时,给入侵地的生态系统和农林牧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明显影响或损害的植物。

随着外来植物的入侵,入侵地长期形成的稳定生态关系被打破,在缺乏天敌制约的情况下,有些入侵植物能迅速成为当地生态的优势种,从而直接或间接地降低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进而破坏食物网和生态链。

加拿大一枝黄花在1935年即被作为观赏植物引入中国,曾经被人们赋予幸福草、金棒草等好听的名字,如果不是后来在多地大面积疯狂扩散,它或许可以成为杂草界的一股清流。

然而,当它的美还没向人们充分展露,扩散所呈现的燎原之势已将人们吓住。其超强的适应性加上发达的根状茎,使得越来越多的农田和荒地被它们侵占,当秋季来临,大片大片的黄色花朵随风摆动,每一株上边都有数以万计的种子会在成熟后随风飘向远方,静待次年春季的萌发。所以,将加拿大一枝黄花纳入入侵植物是毫无疑问的。

作为外来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繁殖能力可谓是超群,尤其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很容易形成竞争优势。自20世纪50年代逃逸到农田后,加拿大一枝黄花扩散蔓延,严重挤占农作物的生长空间,破坏入侵地的生态平衡。

经统计,外来物种中,约10%的物种能在新的生态系统中自行繁殖,这其中又有约10%会造成生物灾害,也就是说每100种外来物种中,大约只有1种能真正成为外来入侵物种。即便是这样,中国依旧是遭受外来物种入侵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摘编自秦亚龙《各地“围剿”加拿大一枝黄花!它到底有多可怕?》)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巴西龟小巧可爱,颇受国人喜爱,但它作外来物种,会与本土物种竞争,且带有多种病原体,我们应当慎重对待。

B. 某地出现黑天鹅通常意味着该地的生态环境较好,在一些媒体的报道中,黑天鹅就被视作生态环境改善的标志。

C. 加拿大一枝黄花繁殖能力很强,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农田大肆蔓延,打破当地生态平衡,自此被列为入侵植物。

D. 外来入侵物种会对入侵地的食物网和生态链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其中只有大约1%才会真正造成生物灾害。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鳄雀鳝通过观赏鱼贸易进入我国,却给我国水域内的鱼类带来致命危害”,可作为材料一第二段的论据。

B. 材料一在介绍互花米草时,使用“强大的”“迅速”“极大地”等修饰语,来突出入侵物种的危害。

C. 材料二使用“从而”“进而”“如果”“然而”等关联词来串联上下文,使得文章思路清晰、逻辑严谨。

D. 两则材料聚焦外来物种入侵问题,都通过具体事例,强调了预防外来物种入侵的重要性。

3. 根据材料二内容,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8个字。

马缨丹原产于美洲,花期长,花色丰富,又被称为“五色梅”,最初被①_______引入我国。马缨丹叶片内含有萜类化合物,散发出的奇怪味道让它们免于被吃,因此②_______。此外,马缨丹③_______,在许多类型的土壤里都能活得不错,它严重妨碍其他植物生存,是我国南方林场、茶园中植物的恶性竞争者。2023年1月1日起,马缨丹被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4. 黑天鹅有可能成为我国的入侵物种吗?请谈谈你的看法并阐述理由。

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来物种侵害”。请结合两则材料,说说我们应如何防治外来物种入侵。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金边柏

刘庆邦

柏树绿色的叶子,边沿有一点发黄,像镶了一道金边。这样的柏树,被人们称为金线柏,或金边柏。

这棵金边柏,原本生长在一座千年古城的苗圃里,被它的主人买下来,移栽到这里。起苗的时候,它的根部带着一些老娘土,主根和根须都包裹在老娘土里。一只用蒲草编成的袋子,套在金边柏根部的老娘土上,上面用稻草绳紧紧扎住,扎成大大的、圆圆的一坨。它不像杨树、桐树、梅树等树苗,移栽时是棵树,显得头重脚轻。金边柏下面因带有一大包湿土,显得颇有分量,很是自重。

金边柏被人从苗圃里刨出来时,虽然带了一大坨土,它还是有些故土难离的感觉,未免有些失落。主人把它装进轿车的后备厢里,出了城先向东南走,上了高速公路又向西南走,不知道要把它带到哪里去。后备厢像只大铁箱,没有窗户,也不通风,它觉得有些黑,也有些闷,几乎想哭。车开了一会儿,金边柏发现,后备厢里除了它,还放有一些别的东西。那些东西有白馒头、白酒、金元宝、冥币和黄纸。金边柏只顾对古城恋恋不舍了,一开始没弄明白,主人在它身边放这些东西干什么。随着轿车离古城越来越远,金边柏突然明白,主人带它去哪里,拿它派什么用场。当它明白后,不仅是伤心的问题,甚至有些吃惊,有些悲哀。原来,随着春风吹拂,柳枝婀娜,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就要到了。主人要回到他农村老家的墓园,为逝去的亲人扫墓,烧纸,祭祀。后备厢里放的那些东西,就是为祭祀亲人准备的。作为祭祀仪式的最后环节,主人会在墓园里挖一个坑,把它栽进去。这就意味着,它要从城市来到乡村,从高处来到低处,从集体生活变成单一生活,从繁华变成落寞,今生今世就要和逝去的人待在一起。天哪,这可如何是好!

可是,金边柏自己也知道,它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它的那些同类,有的被移栽到公园里,变成景观植物;有的被移栽到马路边,形成一道绿篱;还有的被移栽到形制古朴的大盆子里,修剪成富贵人家的盆景。这些可能它都预想到了,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它却被不由分说地拉到了一块坟地里。

天上下起了小雨。金边柏听说过,唐朝的诗人把清明雨说成“断魂雨”。以前它对这种说法并不认同,在清明期间的雨中并没有断魂的感觉。现在,当它自己孤零零地站在这里,当还带着凉意的雨水淋湿了它的全身,它才有了断魂般的悲伤。金边柏没有管住自己,还是哭了,泪水流了出来。雨在下,泪在流,分不清它脸上流下的是雨水还是泪水。雨点儿落在它的叶片上发出细碎的声响,听来像是它在轻声哭泣。

金边柏旁边的坟脚上,长有一棵楮树的根。楮树的根本来已经发芽了,并抽出了细细的树条。人们在清明节前上坟时,用锋利的镰刀把树条齐根削去了,削得连一片叶子都不剩。好在人们并没有把它连根刨,所以它的根还保留着。它听见了金边柏的哭泣,看见了金边柏在流泪,叫金边柏老金,问老金哭什么。

听见问话声,金边柏吃惊不小,遂停止了哭泣。它低头瞅了瞅,才瞅到了楮树的根。那土黄色的根在地面只露一点点头。被树根发现它在偷偷哭泣,金边柏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它没说自己哭什么,但也没否认自己的哭泣,只说:没什么,谢谢您!

楮树根说:您的心情我完全可以理解,您心里怎么想的,我也知道。依我之见,来到这里,您不但不应该有什么自卑,有什么悲伤,而且应该自豪,应该高兴才是。

这话怎么说?

楮树根又把老金叫成了金大哥,说:金大哥,您身份高贵,气度不凡,我很敬佩您。您是被人请到这里来的,是这里的正宗。因为您一年四季都不落叶,代表着冬夏常青。因为您能活百年千年,代表着人类对长寿的向往。所以,您来到这里,一定会受到这里后代人的推崇和保护。

金边柏在雨中连连点头,说:谢谢您,谢谢您!您说的这些我还真的没想到。

我的话还没说完,您还想听吗?

想啊。

下雨天反正也没啥事,那咱们就接着聊。我刚才给您说的话,是比较而言,是相比我们这些生长在坟地里的杂树和野草而言。别的我不说,就说我们楮树吧,我们的来路就不够正大,也不够光明。说了不怕金大哥看不起,我们楮树是麻嘎子(喜鹊)拉屎拉到这里来的。麻嘎子吃了成熟发红的楮桃子,顺便把楮桃子里包含的种子也吃进肚子里。楮桃子甜甜的果肉被麻嘎子消化了,吸收了。种子在麻嘎子的肚子里消化不掉,麻嘎子飞到坟地里拉屎,顺便把种子拉到了这里。说来我们应该感谢麻嘎子,等于麻嘎子把我们生在这里,麻嘎子等于是我们再生的父母。

就因为我们是野生的,一岁一枯荣,形状也不足观,人们认为我们有碍观瞻,就不待见我们。一见我们发出来,必除掉我们而后快。我在这里已经长了三年,他们每年都毫不留情地把我除掉两回。一回是清明节前,我刚发芽儿,刚抽出枝条,他们就用镰刀把我割掉了。另一回是阴历的十月初一之后,经过半个春天和一个夏天的生长,我发出了三根枝条,长得都有一人高了,他们一把抓住我的腰,生生把我割掉了。金大哥您看看,我们在他们眼里多么低贱,我们的日子多么难过。倘若我们也哭的话,泪水比雨水都多,三天三夜都流不干啊!作为楮树,我们也有自己的脾气,也有自己的志气,他们不是讨厌我们吗,不是不想让我们活吗,我们偏要活下去。幸运的是,我们的根已经扎到坟里了,他们忌讳刨坟,就没法刨出我们的根。只要我们的根还在,发芽、抽条就不成问题。您低头瞅瞅,我的新芽儿又快发出来了。

(有删减)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杨树、桐树等裸根移栽的树不同,金边柏移栽时根部带着一大坨老娘土,所以并不显得头重脚轻,这让人觉得它颇为自重。

B. 金边柏在苗圃生活时,并不认同清明雨是“断魂雨”的说法,现在它身处墓园,孤单地淋着雨,终于感受到了断魂般的悲伤。

C. 楮树根亲切地称金边柏为“老金”“金大哥”,而金边柏却并未对楮树根以兄弟相称,始终客气地称其为“您”,刻意保持着距离。

D. 金边柏一年四季都不落叶,还能活百年千年,寓意常青、长寿,因此被人买来种在墓园里,野生野长的楮树根对它很羡慕。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赋予金边柏和楮树根以人类的思维与情感,使用了拟人化手法,这样故事会显得生动有趣。

B. 画波浪线句子通过描写雨点儿的细碎声响,营造出静谧、凄凉的氛围,烘托出金边柏内心的悲伤。

C. 小说语言质朴自然,如“麻嘎子拉屎拉到这里来的”,楮树根的这一口语化表述,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

D. 除采用全知视角外,小说还分别从金边柏和楮树根的视角进行叙述,这有利于读者全面了解故事的发展。

8. 当金边柏明白主人要带它去哪儿后,“不仅是伤心的问题,甚至有些吃惊,有些悲哀”。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9. 小说结尾部分楮树根讲述自身经历这一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三)阅读Ⅲ(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公讳质,字子野。公初以荫补太常寺太祝、监都进奏院,献其文章,召试,赐进士及第。通判苏州州守黄宗旦负材自喜颇以新进少公议事则曰:“少年乃与丈人争事邪?”公曰:“受命佐君,事有当争,职也。”宗旦虽屡屈折,而政常得无失,稍德公助己,为之加礼。宗旦得盗铸钱者百余人以诧公,公曰:“事发无迹,何从得之?”曰:“吾以术钩出之。”公愀然曰:“仁者之政,以术钩人置之死,而又喜乎?”宗旦惭服,悉缓出其狱,始大称公曰君子也。

入为开封府推官,已而其兄雍为三司判官,公曰:“省、府皆要职,吾岂可兄弟居之?”求知寿州,徒庐州。盗有杀其徒而并其财者,获之,置于法。大理驳曰:“法当原。”公以谓盗杀其徒而自首者原之,所以疑坏其党而开其自新。若杀而不首,既获而亦原,则公行为盗。而第杀一人,既得兼其财,又可以赎罪,不获则肆为盗,获则引以自原,如此,盗不可止,非法意。疏三上,不能争。公叹曰:“吾不胜法吏矣。”乃上书自劾,请不坐佐吏。公坐贬监灵仙宫。其后议者更定不首之罪,卒用公言为是,而公贬犹不召。

郑戬、叶清臣讼公无罪,始起知泰州,迁荆湖北路转运使。当用兵西方急于财用之时,独不进羡余①,其赋敛近宽平,治以常法。故他路不胜其弊,而荆湖之人自若。权知荆南府,民有讼婚者,诉曰:“贫无资,故后期。”问其用几何,以俸钱与之,使婚。获盗窃人衣者,曰:“迫于饥寒而为之。”公为之哀怜,取衣衣之,遣去。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尚书度支郎中天章阁待制王公神道碑铭》)

【注】①羡余:地方官吏向百姓勒索的各种附加赋税。

材料二:

质家世富贵,兄弟习为骄侈,而质好善,自奉简素如寒士,不喜畜财,至不能自给。初,伯父旦为中书舍人,家贫,与昆弟贷人息钱,违期,以所乘马偿之。质阅书得故券,召子弟示之曰:“此吾家素风,尔曹当毋忘也。”范仲淹贬饶州,治朋党方急,质独载酒往饯。或以诮质,质曰:“范公贤者,得为之党,幸矣。”世以此益贤之。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八·王质》)

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通判苏州[A]州守[B]黄宗旦负材[C]自喜[D]颇以新[B]进少[F]公[G]议事[H]则曰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部分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德,感激,与《鸿门宴》中“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的“德”意思相同。

B. “何从得之”与《石钟山记》中“余以记之”都包含了宾语前置结构。

C. 肆,肆意,与《烛之武退秦师》中“又欲肆其西封”的“肆”意思不同。

D. 方,正,与《齐桓晋文之事》中“方千里者九”的“方”意思不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质生于富贵之家,最初凭借祖上荫庇进入仕途,后来被赐予进士及第;他曾为避免与兄长同居要职,而自愿放弃在京为官的机会。

B. 黄宗旦用计谋诱捕了一百多个私自铸造钱币的人来向王质炫耀,王质认为这不是仁者的做法,黄宗旦很惭愧,并盛赞王质为君子。

C. 对杀人劫财的盗贼的处置,王质认为应从轻处罚,大理寺却认为应从重处罚,王质多次上疏未果,

请求弹劾自己,最终被贬为监灵仙宫。

D. 王旦曾因贫穷而向他人借钱,后来超过期限无力偿还,便用自己的坐骑来抵债,王质很赞同伯父的做法,并希望家中子弟牢记此事。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后议者更定不首之罪,卒用公言为是,而公贬犹不召。

(2)或以诮质,质曰:“范公贤者,得为之党,幸矣。”

14. 材料二中说王质“好善”,材料一最后一段中哪些事例能佐证这一点?请简要说明。

(四)阅读Ⅳ(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夏日杂兴四首(其三)

张耒

墙下溪流清且长,夹流乔木两苍苍。

袅风翠果擎枝重,照水圆荷舞叶凉。

蜗壳已枯黏粉壁,燕泥时落污书床。

南山野客闲相过,赠我能携药满筐。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描绘出一幅溪水清澈悠长,两岸乔木郁郁苍苍的画面,营造出清幽的意境。

B. 诗中写景由远及近,墙上已经干枯的蜗牛壳,传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C. “燕泥”句通过燕巢泥土不时掉落弄脏书架的细节,表现出诗人随意的生活状态。

D. 尾联以野客赠药作结,暗示诗人正是因病才隐居乡村,反映出乡村人情之美。

16. 元代方回评价说:“三、四绝佳,能言长夏景致之美。”请简要分析颔联是如何表现长夏之美的。

(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项脊轩志》一文中写到,项脊轩“_______,_______”,可见其非常窄小。

(2)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李煜的《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3)包含下图中所画物象的古诗文名句,可以是:“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口误是日常生活中常有的现象,即使是播音员、主持人也常有口误发生。口误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概念替换型口误,是说话时由于失误导致的概念或成分之间的相互代替或互换,包括概念代替和概念互换两种类型。概念代替是在实际交流过程中把心里想到的另一个概念代替了实际要表达,如儿子有了孩子,就告诉父亲“你要当爷爷了”,却说成“你要当孙子了”。概念互换指把要表达的两个概念相互交换位置,如把“枫叶红了”说成“红叶枫了”。

概念增减型口误,是说话时由于失误导致的概念或成分的增加或减少。增加概念或成分的,如把“扁桃体”说成“扁tiáo体”;减少概念或成分的,如把“抽油烟机”说成“抽烟机”。

概念整合型口误,是说话人将两个概念或成分,混合为一个概念或成分说出,有“糅合”和“截搭”两种类型。“糅合”型口误类似于将“AB”和“CD”说成“AD”或“BC”,如将“接(jiē)一下茬”和“搭(dā)一下茬”糅合说成“jiā一下茬”。 ,如把“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与“掩耳盗铃”整合说成“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

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相关性来认识、理解客观世界是人类的一种普遍认知方式,认知语言学将其分为“隐喻”和“转喻”两种。隐喻是由于两个认知域具备相似性,使得一个认知域激活另一个认知域,如“近视”本来指“视力缺陷的一种,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后用来指“目光短浅”。转喻是由于两个认知域具备相关性,使得一个认知域激活另一个认知域,如人们常用“壶开了”指代“(壶中的)水开了”,是根据容器“壶”和内容物“水”的相关性,用“壶”指代“水”。口误之所以产生,与人们使用隐喻或转喻方式推理和认知事物时发生的失误直接相关,上述三种类型的口误无不是因为概念或成分之间的相似或相关所导致。

18. 下列选项,与文中“红叶枫了”口误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A. 餐桌上,明明想祝奶奶身体健康、生活愉快,结果脱口而出:“祝奶奶身体愉快。”

B. 大家终于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小李激动地说:“果真是三个诸葛亮,顶个臭皮匠。”

C. 邻居们常常逗天天,喊他“小傻瓜”,天天气鼓鼓地回答:“你们胡说,我根本不是不傻。”

D. 小王觉得问小张的月薪很冒昧,但又很想知道,于是他说:“我暧昧地问一下,你月薪多少呀?”

19. 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截搭”型口误类似于将“AB”和“BC”说成“ABC”

B. 将“AB”和“BC”说成“ABC”的口误类型就是“截搭”

C. “截搭”型口误类似于将“AB”和“AC”说成“ABC”

D. 将“AB”和“AC”说成“ABC”的口误类型就是“截搭”

20.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1. “隐喻”和“转喻”在日常语言表达中起着重要作用,请分析下面句子运用了哪种认知方式,并运用该认知方式再写一个句子。

例句:近期,白宫发表了新的声明。

22. 请根据最后一段,简要概括口误产生的原因,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5个字。

三、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老子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能供人方便使用,正是因为“无”起了作用。倘若没有“无”,又哪来“有”呢?其实,我们的生活或学习也是一样的,要想有成就,就要学会放空自己。

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1. A 2. D

3. ①. 作为观赏性植物 ②. 几乎没什么天敌 ③. 适应性很强

4. 示例一:我认为黑天鹅很可能成为我国的入侵物种。

①黑天鹅具备入侵物种的要素,如繁殖力强、环境适应性强、缺乏天敌等,且其数量正迅速增加,分布广泛,成为潜在威胁。

②黑天鹅在德国、法国等引入国家已产生了不良影响,且被比利时、日本和美国佛罗里达州正式认定为具有入侵风险的物种,未来很可能成为我国的入侵物种。

示例二:我认为黑天鹅不可能成为我国的入侵物种。

①我国黑天鹅的种群数量目前并没有多到影响生物多样性,它对本土生态系统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

②引入黑天鹅的潜在威胁已开始引人关注,倘若我们加强对境内黑天鹅的管理,控制它们的种群扩张,或可避免黑天鹅变成我国的入侵物种。

5. ①加强源头防控,如引进外来经济作物、观赏性动植物时,要充分考察,权衡利弊,不能贸然引进。

②加强对已引入境内但还未表现出入侵性的外来物种的管理,持续关注其动态,预防其潜在危害。

③提高公众对观赏性高的外来物种的全面认识,使其在欣赏的同时多一份警惕,同时避免随意放生外来动物。

④加强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借鉴国外对外来入侵物种的治理经验,提高本国的治理效率。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某地出现黑天鹅通常意味着该地的生态环境较好”错误。由材料一可知,黑天鹅在某地的出现可能是种群扩张的结果,与生态环境无关。

C.“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农田大肆蔓延,打破当地生态平衡,自此被列为入侵植物”错误。材料二中只说“将加拿大一枝黄花纳入入侵植物是毫无疑问的”,但并没有明确将其纳入入侵植物的时间。

D.“但其中只有大约1%才会真正造成生物灾害”错误。根据材料二,是只有1%的外来物种会变成外来入侵物种,而非只有1%的外来入侵植物会造成生物灾害,事实上,所有被认定的外来入侵物种都会造成生物灾害。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断的能力。

D.“都……强调了预防外来物种入侵的重要性”错误。材料二主要通过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案例分析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并未强调“预防外来物种入侵的重要性”。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材料中信息,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第①空:材料二提到“很多外来物种起初都是因外表美丽、观赏性高而被引入非原生区域”(如加拿大一枝黄花最初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文段中马缨丹“花期长,花色丰富”,符合“观赏性”特征,因此结合这一逻辑可推断其最初被“作为观赏性植物”引入。

第②空:材料二指出入侵物种的关键特征包括“缺乏天敌”。文段中马缨丹“叶片含萜类化合物,散发出奇怪味道让它们免于被吃”,直接说明其不易被其他生物捕食,对应“缺乏天敌”的特性,故得出“几乎没什么天敌”。

第③空:材料二强调入侵物种通常具有“广环境适应性”(如互花米草“强大的适应性使其迅速扩散”)。文段中马缨丹“在许多类型的土壤里都能活得不错”,体现了对环境的强适应能力,因此可概括为“适应性很强”。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示例一:我认为黑天鹅很可能成为我国的入侵物种。

①由材料一“使得外来物种成为入侵物种的关键因素通常包括高繁殖力、广环境适应性以及缺乏天敌等,而被引入我国的黑天鹅正具备这些特点”可知,黑天鹅已具备入侵物种的核心要素。同时材料提到“其迅速增加的数量和广泛的分布区域预示着潜在的威胁”,且“黑天鹅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已经开始显现”,这些都表明其入侵风险正在上升。

②由材料一“在德国和荷兰,黑天鹅可以与当地的疣鼻天鹅杂交,导致基因污染……黑天鹅已经被正式认定为具有入侵风险的物种”可知,黑天鹅在其他引入国家已造成不良影响,这为其在我国可能引发的问题提供了参照。因此,黑天鹅很可能成为我国的入侵物种。

示例二:我认为黑天鹅不可能成为我国的入侵物种。

①由材料一“现在还没有证据表明黑天鹅在我国大陆造成明显的负面生态影响,这可能是因为其当前的种群数量尚未达到一个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临界点”可知,目前黑天鹅的种群数量未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对本土生态系统的直接影响也并不显著,尚未表现出明显的入侵性。

②由材料一“我国对已引入境内但还未表现出入侵性的外来物种的管理仍有空缺,我们可能需要用冷静的心态看待这一美丽的生物,毕竟比起补救,预防是更加有效和重要的”可知,虽然当前管理存在空缺,但黑天鹅的潜在威胁已开始受到关注。若能加强管理、控制其种群扩张,或可避免其成为入侵物种。因此,黑天鹅不可能成为我国的入侵物种。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①由材料一“很多外来物种起初都是因外表美丽、观赏性高而被引入非原生区域”“互花米草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可知,引进时需充分考察其繁殖力、适应性等,权衡利弊,避免贸然引入,从源头减少入侵可能。

②由材料一“目前黑天鹅……预示着潜在威胁”“我国对已引入境内但还未表现出入侵性的外来物种的管理仍有空缺”可知,对未表现入侵性的物种需加强管理,持续关注种群数量和分布,及时干预扩张趋势,预防潜在危害。

③由材料一“我国公众和媒体对黑天鹅的认知还不够全面”“红耳彩龟因人们的放生加速野外种群壮大”可知,公众认知不足和不当行为(如放生)会助推入侵。需普及外来物种知识,让公众在欣赏时保持警惕,避免随意放生,减少人为扩散风险。

④由材料一“在比利时……黑天鹅已被认定为具有入侵风险的物种”可知,其他国家已有相关治理案例。通过国际合作共享信息,借鉴其防控经验,可提升我国对外来物种的治理效率,提前规避风险。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 C

7. D

8. ①从繁华的城中苗圃移栽到冷清的乡下墓园,金边柏被迫离开熟悉的环境,对故土的不舍、眷念以及巨大的环境落差使它感到伤心。②金边柏以为自己会和其他同伴一样,被栽种在公园、马路边等,继续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没想到自己被种在坟地里,这让它感到吃惊。③墓园充满死亡的气息和寂静的氛围,金边柏一想到自己将在这个只有无尽孤独和寂寞的地方度过余生,便为自己未来的命运感到悲哀。

9. ①丰富小说的内容,楮树根讲述自己被麻嘎子拉屎带到墓园以及每年被人们割除的经历,使读者对墓园中的生命有了更全面的了解。②楮树根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依然积极面对,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突出其乐观豁达,顽强不屈的形象特征。③楮树根的经历深刻体现了即使出身低微、饱受磨难,也要坚守生命尊严、努力生存的精神,深化了小说对生命价值和生存意义的探讨。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刻意保持着距离”错,金边柏对楮树根称“您”是出于礼貌,从后文金边柏认真倾听楮树根说话并表示感谢等内容来看,它并没有对楮树根刻意保持距离。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小说还分别从金边柏和楮树根的视角进行叙述”错,文中有关楮树根的内容均采用全知视角叙述,并未从楮树根的视角进行叙述。

故选D。

(三)阅读Ⅲ(本题共5小题,22分)

10. ADG

11. A 12. C

13. (1)后来议论的人修订不自首的罪行,最终采用王公的意见(认为这)是正确的,但王公被贬后仍未被召回。(2)有人借此责备王质,王质说:“范公是贤人,能够成为他的同党,(是我的)荣幸啊”

14. ①王质不征收额外的赋税,税收政策宽缓公平,使其治下百姓生活安定。②王质在得知百姓因贫穷而延迟婚期后,用自己的俸禄资助其完婚。③王质对因饥寒而盗窃的人心生怜悯,不仅不追究其罪责,还送衣服给对方。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出任苏州通判,苏州太守黄宗旦自恃有才而沾沾自喜,颇因为王公是新进官员而轻视他,商议事情时就说

“苏州”为“通判”的地点,主语省略,语意完整,A处断开;

“州守黄宗旦”是主语,“负材自喜”为谓语,D处断开;

“以新进”是状语,修饰“少”,“少”是谓语,“公”是宾语,G处断开。

故选AD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的能力。

A.错误。意思不同。感激/恩德。句意:渐渐感激王公帮助自己。/希望项伯详细地说明我不敢背叛项王的恩德。

B.正确。都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从何得之”/余以是记之”。句意:从哪里抓到他们的?/我因此记下了它。

C.正确。肆意/延伸,扩张。句意:不被抓获就肆意做盗贼。/有想要扩张它西边的边界。

D.正确。正/方圆。句意:当(朝廷)在西部用兵,急需钱财时。/方圆千里的国家有九个。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王质认为应从轻处罚,大理寺却认为应从重处罚”错,原文是“大理驳曰:‘法当原。’公以谓盗杀其徒而自首者原之,所以疑坏其党而开其自新。若杀而不首,既获而亦原,则公行为盗”,可见王质认为应当依照法律处置,大理寺认为应当宽赦。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更定”,修订;“卒”,最终;“是”,正确。

(2)“或”,有人;“诮”,责备;“党”,同党。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原文“当用兵西方急于财用之时,独不进羡余,其赋敛近宽平,治以常法”,可见王质不征收额外的赋税,税收政策宽缓公平,使其治下百姓生活安定。

②王质在得知百姓因贫穷而延迟婚期后,“问其用几何,以俸钱与之,使婚”,用自己的俸禄资助其完婚。

③抓到盗窃衣物的人,王质说“迫于饥寒而为之”“公为之哀怜,取衣衣之,遣去”,对因饥寒而盗窃的人心生怜悯,不仅不追究其罪责,还送衣服给对方。

(四)阅读Ⅳ(本题共2小题,9分)

15. D

16. ①结合视觉和触觉:“袅风”句写沉甸甸的果实在柔风吹拂下摇摇欲坠,以视觉展现果实饱满之态;“照水”句写圆的荷叶在水面翩翩起舞,带来一阵凉意,触觉与视觉结合,让读者全方位感受长夏景致。②运用拟人手法:“擎”字赋予翠果以人的动作,生动地写出果实沉甸甸地压弯枝头的形态;“舞”字把圆荷拟人化,形象地描绘出荷叶在微风中轻摇曳的动态美,使长夏的植物更具生机与活力。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暗示诗人正是因病才隐居乡村”错,尾联只写了南山野客来拜访诗人并赠他满筐草药,并不能由此推断出“诗人正是因病才隐居乡村”。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①从感官融合角度,“袅风翠果擎枝重”中,“擎枝重”写果实饱满、压弯枝头的形态,是视觉上的直观呈现;“袅风”则让果实有了微微晃动的动态感,进一步强化了视觉上的生动性。“照水圆荷舞叶凉”里,“照水”的荷叶与水中倒影构成视觉画面,而“凉”字巧妙地从视觉延伸至触觉,既写出荷叶本身带来的清凉感,也暗合夏日里人们对凉爽的期待,让读者从视觉与触觉的双重体验中感受长夏景致的独特之美。

②借助拟人手法,“擎”字将翠果人格化,仿佛果实正用力托着枝头,赋予静态的果实以动态的生命力;“舞”字同样赋予圆荷人的姿态,描绘出荷叶在微风拂动下轻轻摇曳、如同起舞的模样,既写出了荷叶的灵动之态,又让整个画面充满了活泼的生机,凸显了长夏时节植物蓬勃的生命力与自然景致的灵动之美。

(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①. 室仅方丈 ②. 可容一人居 ③. 问君能有几多愁 ④.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⑤. 铁衣远戍辛勤久 ⑥. 玉箸应啼别离后(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戍、箸、啼。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18. B 19. A

20. 概念代替是在实际交流过程中把心里想到的另一个概念代替了实际要表达的概念,如儿子有了孩子,想告诉父亲“你要当爷爷了”,却说成“你要当孙子了”。

21. “白宫”在此指代美国政府,二者具有相关性,所以例句运用了转喻的认知方式。仿写:(示例)他的笔杆子很是厉害,让敌人们头痛不已。

22. 人们常通过基于相似性的隐喻和基于相关性的转喻认知世界,但在这个过程中若发生失误,容易导致口误产生。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运用之表达准确的能力。

“红叶枫了”为概念互换型口误。

A.“祝奶奶身体愉快”由“身体健康”“生活愉快”两句糅合而成,属于概念糅合型口误

B.“三个诸葛亮,顶个臭皮匠”应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句中“臭皮匠”“诸葛亮”的位置互换,属于概念互换型口误。

C.“我根本不是不傻”应是“我根本不傻”,句中增添了“不是”二字,属于概念增加型口误。

D.“我暧昧地问一下”应是“我冒昧地问一下”,表达时“暖昧”代替了“冒昧”,属于概念代替型口误。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的能力。

从横线后举的例子来看,“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与“掩耳盗铃”重叠的部分是“掩耳”,“掩耳”在前面一词中处于后面位置,在后面一词中处于前面位置。

A.强调的重点是对“截搭”的具体阐释,与后文的举例更衔接,且该项句式与前文“糅合”型口误句式一致。

B.强调的重点是“截搭”,不恰当。

C.重叠部分为“A”,处于前面位置,不恰当。

D.重叠部分为“A”,处于前面位置,不恰当。

故选A。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

一是“代替了实际要表达”成分残缺,可在“实际要表达”后加“的概念”;

二是“就告诉父亲”词语使用不当,可将“就”改为“想”。

修改后,正确表述为:概念代替是在实际交流过程中把心里想到的另一个概念代替了实际要表达的概念,如儿子有了孩子,想告诉父亲“你要当爷爷了”,却说成“你要当孙子了”。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运用概念并仿写句子

能力。

(1)明确认知方式的定义。隐喻:基于两个认知域的相似性,用一个概念激活另一个概念。例如“近视”从“视力缺陷”隐喻为“目光短浅”,二者在“看不清”这一特征上相似。转喻:基于两个认知域的相关性(如整体与部分、容器与内容、地点与机构等),用一个概念指代另一个概念。例如“壶开了”用“壶”(容器)指代“水”(内容物)。“白宫发表了新的声明”中,“白宫”是美国总统的官邸,但实际指代的是“美国政府”或“美国总统”。这里用地点(白宫)指代机构(美国政府),属于相关性中的“地点代机构”,所以例句运用了转喻的认知方式。

(2)用转喻的认知方式仿写一个句子。使用转喻的认知方式,即通过相关性(如工具代使用者、作者代作品、地点代机构等)构造句子。如“笔杆子”是写作工具,指代“写作能力”或“文字影响力”,造出句子:他的笔杆子很是厉害,让敌人们头痛不已。这属于“写作工具代写作能力”的转喻。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用规定的句式概括语意的能力。

先概括口误产生的原因。根据“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相关性来认识、理解客观世界是人类的一种普遍认知方式,认知语言学将其分为‘隐喻’和‘转喻’两种”概括为:人们常通过基于相似性的隐喻和基于相关性的转喻认知世界;再根据“口误之所以产生,与人们使用隐喻或转喻方式推理和认知事物时发生的失误直接相关”概括为:人们认知世界的过程中若发生失误,容易导致口误产生。

然后使用包含转折关系(……,但……)的句子连接以上概括出的两个句子为:人们常通过基于相似性的隐喻和基于相关性的转喻认知世界,但在这个过程中若发生失误,容易导致口误产生。

三、写作(60分)

23.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首先引用老子的话“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观点,指出“有”能供人方便使用是因为“无”起了作用,强调了“无”的重要性。接着将这一哲学思想引申到生活或学习中,指出要想有成就,就要学会放空自己。在生活或学习中,放空自己意味着暂时放下已有的知识、经验、偏见或成就,以一种开放、接纳的心态去面对新的事物和挑战,为新的学习和成长创造空间。由此看出,材料的核心在于探讨“有”与“无”的辩证关系,以及放空自己对于成就的重要性。立意应围绕“放空自己”对于个人成长、学习或生活的重要性展开,以探讨放空自己如何帮助个人突破思维定势、接纳新知识、实现自我超越等。

写作时,开头可以引用老子的话“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并简要阐述其含义,进而提出观点: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要学会放空自己,以“无”的姿态去接纳和创造“有”,从而获得成就。主体部分可以采用递进式:先阐述放空自己是接纳新知识的必要前提,只有放空过去的认知和经验,才能以开放的心态接纳新的知识和观念;接着深入探讨放空自己是突破思维定式的关键,当我们放空固有的思维模式,才能激发创新思维,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运用辩证思维,深入剖析放空自己并非否定过去,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是在“无”中孕育“有”,在放空中实现成长和进步。结尾总结全文,升华主题,强调学会放空自己对于个人成长和成就的重要性,呼吁大家在生活中学会放空,以空杯心态迎接挑战,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立意:

1.放空自我,拥抱新知。

2.放空心灵,启迪智慧。

3.放空过往,勇攀高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独家讲解福建十三水究竟有挂吗√...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福建十三水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打...
今日分享娱网皮球.开挂神器√详...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娱网皮球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打开...
科技推荐战皇牛牛有挂吗√原来真...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战皇牛牛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打开...
科技热点海商互娱.是不是有挂√...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海商互娱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打开...
最新升级美猴王牛牛.有挂吗√太...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美猴王牛牛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打...
科技热点六六顺牛牛有挂吗√确实...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六六顺牛牛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打...
重磅消息新版悟空牛牛怎么开挂√...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新版悟空牛牛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
我来分享北部麻将.可以开挂吗√...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北部麻将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打开...
实测分享天蝎牛牛有没有挂√必胜...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天蝎牛牛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打开...
最新一款咸宁晃晃麻将.怎么开挂...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咸宁晃晃麻将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