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学生将迎来新版教材,新教材将更加重视思维和阅读!为了方便广大学生在暑假预习新学期的课本知识,我们整理了2025新北师大版三年级英语(上册)一电子课本,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希望对同学们的暑期学习有所帮助。
以下是部分内容截图,完整信息请查看 PDF 文件















一、三年级英语核心难点突破:针对性解决高频问题
1. 难点一:词汇记不牢、易混淆
问题表现:
- 单词背了就忘,比如 “cat”“cap” 发音和拼写相近,经常记混;
- 不会在语境中用单词,比如知道 “apple” 是苹果,但不会说 “I like apples.”;
- 忽略单词细节,比如 “bus” 少写尾字母 “s”,“orange” 把 “o” 写成 “a”。
突破建议:
- “场景 + 联想” 记忆法:把单词和生活场景绑定,比如记 “food” 类单词时,在冰箱贴、零食包装上贴英文标签(苹果贴 “apple”,牛奶贴 “milk”),看到实物就能联想单词;记易混词时用 “特征联想”,比如 “cat”(猫)有 “尾巴(t)”,“cap”(帽子)能 “戴(p 像帽子形状)”,用形状或功能区分。
- “拼读 + 书写” 结合练:先学自然拼读规则(如 “a” 在 “cake” 中发 /eɪ/,“a” 在 “cat” 中发 /æ/),用 “拆分法” 记单词,比如 “teacher” 拆成 “tea - cher”,根据发音规律拼写;每天选 3 个重点单词,先口头拼读,再规范书写 5 遍,边写边念 “t-e-a-c-h-e-r, teacher(老师)”,强化 “音形义” 结合。
- “游戏化” 巩固:玩 “单词接龙”(从 “apple” 开始,下一个单词首字母为 “e”,如 “egg”)、“肢体猜词”(模仿 “run”“jump” 的动作,猜对应单词),或用 “单词涂色本”,给 “red” 的太阳涂红色、“blue” 的天空涂蓝色,在互动中加深记忆。
2. 难点二:句型不会用、表达生硬
问题表现:
- 只会机械背诵句型,不会灵活替换,比如只会说 “I like apples.”,不会替换成 “I like bananas.”;
- 混淆句型结构,比如把 “Where is the book?” 说成 “Where the book is?”;
- 不敢开口表达,用中文语序说英语,比如 “我有一支笔” 说成 “I have one pen.”(虽正确,但不会自然说 “I have a pen.”)。
突破建议:
- “替换练习” 打基础:从简单句型入手,比如围绕 “I like.../I don’t like...”,提供替换词列表(食物:apple, banana;动物:cat, dog;颜色:red, blue),让孩子练习 “我喜欢猫”→“I like cats.”“我不喜欢蓝色”→“I don’t like blue.”,逐步掌握 “句型框架 + 灵活替换” 的逻辑。
- “生活场景” 练表达:把句型融入日常对话,比如早上见面说 “Good morning! How are you?”,吃饭时问 “What’s for breakfast?”,放学时说 “Goodbye, see you tomorrow!”;家长故意 “说错” 引导孩子纠正,比如故意说 “I like apple.”,让孩子指出 “应该是 apples”,在纠错中强化正确用法。
- “短句 + 图片” 辅助:制作 “句型卡片”,正面写句型(如 “What’s this?”),背面贴对应图片(如小狗),让孩子看到图片说 “ What’s this? It’s a dog.”;或看动画片段(如《小猪佩奇》),暂停后让孩子模仿角色对话,学习自然的语气和表达。
3. 难点三:听力听不懂、抓不住重点
问题表现:
- 听音频时只关注单个单词,忽略整体意思,比如听到 “Today is sunny. Let’s go to the park.”,只听到 “sunny”“park”,不知道整句话讲 “晴天去公园”;
- 跟不上语速,比如听《牛津树》音频时,句子连读(如 “look at” 读成 /lʊkæt/),孩子反应不过来;
- 不会抓关键信息,做听力题时(如 “Where is Tom? A. At school. B. At home.”),不知道重点听 “Tom” 和地点词。
突破建议:
- “泛听 + 精听” 分阶段练:每天用 10 分钟 “泛听”(如上学路上听英文儿歌、动画音频),不要求逐句听懂,重点感受语音语调;每周 2 次 “精听”,选短对话或绘本音频(如《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听一句暂停一句,先复述内容,再对照文本圈出没听懂的地方(如连读、生词),反复听 2-3 遍。
- “关键词预判” 训练:听前先引导孩子 “预判” 可能出现的关键词,比如听 “购物主题” 音频前,告诉孩子 “重点听物品名称(如 book, pen)和价格(如 five yuan)”;听 “天气主题” 音频前,提示 “注意 sunny, rainy, cloudy 这些词”,带着目标听,提升专注力。
- “可视化辅助” 理解:听音频时搭配图片或动画,比如听 “动物叫声” 音频(“The cat says ‘meow’.”),看对应的猫咪图片和 “meow” 的文字标注;或用 “思维导图” 记录关键信息,比如听 “周末计划” 音频,在纸上画 “时间(Saturday morning)、地点(zoo)、活动(see animals)”,用简单符号梳理内容。
4. 难点四:阅读看不懂、兴趣低
问题表现:
- 遇到生词就卡壳,比如读绘本时看到 “giraffe”,不认识就放弃阅读;
- 只看图片不看文字,或逐字翻译,破坏阅读节奏;
- 读完不知道讲什么,比如读《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只记得 “毛毛虫吃了很多东西”,不知道 “毛毛虫变成蝴蝶” 的核心内容。
突破建议:
- “分级读物” 阶梯读:从低级别分级绘本入手(如《RAZ-Kids》A-C 级、《红火箭》黄盒),这类绘本每页 1-2 句话,图文对应紧密(如文字 “This is a cat.” 配猫咪图片),即使有 1-2 个生词,也能通过图片理解;随着水平提升,过渡到《牛津阅读树》1-3 级,逐步增加文字量和句型复杂度。
- “猜词技巧” 帮理解:教孩子 “不查词典猜生词” 的方法,比如通过图片猜(看到 “giraffe” 的图片,知道是 “长颈鹿”)、通过上下文猜(“The caterpillar eats apples, pears and oranges.”,从 “eats” 和水果名称,猜 “caterpillar” 是 “吃水果的小动物”)、通过词根词缀猜(知道 “un-” 是否定前缀,“happy” 是 “开心”,猜 “unhappy” 是 “不开心”)。
- “互动阅读” 提兴趣:读绘本时多提问,比如读《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问 “棕熊看到了什么颜色的鸟?”“你觉得下一个会出现什么动物?”;读完后做 “小任务”,比如画一画 “你最喜欢的角色”、用 3 句话复述 “故事里发生了什么”,让阅读从 “被动看” 变成 “主动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