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Scholarship
国奖风采录
杨熙承,常州工学院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22级本科生。曾获校级特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第17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赛二等奖及特色作品奖、2024“高教社杯”数学建模竞赛省赛二等奖、第十三届亚太地区数学建模国赛二等奖、第十五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C/C++赛道省赛二等奖、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省赛三等奖等荣誉和奖项。主持完成1项省级创新创业项目。
青春如朝日,希望无限。杨熙承在希望的光影中,用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将曾经的挫折化为前行的力量,谱写出一段不凡的成长篇章。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切真知都发源于直接经验。杨熙承深谙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只有在具体实践和问题中应用检验知识,才能真正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他将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在打牢专业基础上,通过竞赛、科研与项目开发等实战,发展多元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在数学建模、“蓝桥杯”和计算机设计大赛等比赛中,他用勇气和智慧不断突破自我。当算法题得到完美解决时,当依托现实数据作乡村振兴的研究时,当综合运用数学模型与编程方法找到问题的最优解时,他看到了学以致用的具象化呈现和表达,也因此不断获得前行的动力。
热爱可挡艰难时光。备赛和完成项目期间,他常常面临满课周、社团事务、期末复习等“拦路虎”。而因为热爱,他甘愿夙兴夜寐、废寝忘食,全力攻关。“如果可以不眠不休该有多好。”他经常这样自嘲。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杨熙承最终在国家级、省级等多个赛事中斩获佳绩,但他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些荣誉绝不是终点,而是通往更高境界的新起点”。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
“学习、科研、竞赛,乃至生活中,我并不是一个人在孤军奋战。” 杨熙承感激地表示,老师的悉心教导和学长学姐们的暖心帮助,是自己的成长锦囊。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感念于师长的指导和帮助,杨熙承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也关心关注同学的成长和团队建设。作为校级“程序员之家”社团负责人,他致力将社团建设成社员们学习交流的平台。在他的带领下,今年,社团顺利组织举办了“蓝桥杯”的报名与培训活动,他主动向新生传授经验、分享心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欣喜地发现,在与新生们的交流中,他不仅传授了知识,也从新生们的视角获得了新的启迪。
同时,他带头组织开展“蓝桥杯”与计算机设计大赛的校赛选拔,吸引了众多编程爱好者参与,助力学校实现“蓝桥杯”获奖数量的新突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曾有学弟羡慕地对杨熙承说:“我要是能成为你就好了。”而他却淡然一笑,回应道:“我多么想成为你,回到大一的起点。”在他看来,学海无涯,高峰不止。自己的学习进步尚未达到预期。如果能重来,他说一定要更加努力,为通往辉煌的未来埋下伏笔。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虽然高考失意,却始终没能阻碍他前进的脚步。转眼站在大三这个新起点,他决心考研开启另一个“从头越”。舍弃游戏、长睡眠,与同学组建考研学习小组,相互督促学习,共同进步,他把大三活成了高三的样子。他笃定地说:“我考的不是研,是前途和暮年的欢喜,是将来做选择时的硬气和拒绝时的底气!”
“我所做的,皆我所爱;若非如此,成我所爱。”杨熙承深知前行的道路上一定会遇到各种压力与挑战,但他愿意奋起爱的千钧棒,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在计算机领域追逐更大的梦想与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