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枢开讲!带你了解学院概况
一、学院简介
1.历史沿革
2022年5月,为服务学校人才培养,推动人文学科发展,天津大学成立人文艺术学院。学院建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天大实践,“建好人文艺术学院”被写入天津大学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学院由中文系、语言科学研究中心、王学仲艺术研究所、工笔重彩研究所、大学文化与校史研究所、马球文化研究中心、海峡同文书院、沟通与写作教研中心等8个教学和研究单位构成。现有教职工43人,其中高级职称27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0人。
2.办学理念与学科定位
学院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建设有天大特色、中国风格、世界眼光的人文艺术学院,建设“小而美、交叉性、应用型”的天大特色中文学科。
二、学科介绍
天津大学中文系创建于1997年,1998年首次招收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2000年设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2001年与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联合设立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点,2017年获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中文学科自设立之始,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育人准则,兼顾守正与创新,注重夯实传统中文基础,并积极响应“新文科”建设号召,突出应用导向,推动中文与外语、人工智能、新闻、传媒、艺术、管理等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数智赋能,培养具有文化理想和家国情怀,兼具人文底蕴和科学素养,熟悉中国之治又有世界眼光,能够扎根中国大地,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的拔尖创新人才。
已形成基础理论研究与新领域探索并重、传统方法与新方法深度融合的鲜明特色,正在探索“语言+人工智能”“文学+中国之治”的学科发展道路。在冯骥才文学创作研究、语言科学研究、传播语言研究、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比较研究等领域形成一定优势。
棠芯安利!解锁教学资源
三、研究生招生专业
硕士点专业
中国语言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
四、教学资源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现有专任教师41人,专兼任教授8人,副教授26人;专任硕士生导师30人,兼职硕士生导师3人,知名学者冯骥才、冯胜利、施向东等在本硕士点指导学生。导师队伍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较为合理,可为本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导师介绍可访问天津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官网https://rwys.tju.edu.cn/
就业知多少?研维告诉你
五、就业
近三年,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100%。
就业单位包括党政机关、初中等教育单位及机构、高等教育单位、新闻媒体、出版社、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等。
六、学院其他特色
2023年,获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语言等专业力量,整合全校10家单位资源,以“科技+艺术”为特色,以人工智能、新媒体等为手段,以多种艺术形式为载体,致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促进中国语言文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把政治思想工作有效融入人才培养。建立师生支部共建机制,实现党建和教学科研联动与融合。入选天津大学研究生导辅协同育人试点学院,导辅结合,为立德树人注入新动力。
打造“沟通与写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共艺术教育”三大核心课程群,既服务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也为提升全校学生人文素养赋能。
天津大学人文艺术学院等你来!
点击下方预推免链接
内容来源:天津大学人文艺术学院
通讯员:周洁
编辑排版:张馨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