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那串决定性的分数跳出来的时候,没有达到预期时,孩子眼中的光可能瞬间黯淡了,家里的空气也仿佛凝固了。
心疼、焦虑、迷茫……种种情绪涌上心头。
但此刻,请你对孩子,也对自己说一句最朴素也最有力量的话:
“孩子,你只是做错了一些题,绝不是做错了人。”
这句话,像黑暗里突然点亮的一盏灯,能瞬间驱散心头的阴霾。
考场上的那几张卷子,只是人生这本大书里薄薄的几页纸。
它衡量了特定时间、特定题目下的发挥,却永远衡量不了你孩子独一无二的光芒、潜力和善良的本质。
古话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边日出西边雨,这边风景暂时看不成,另一片天地或许正悄然开启。
想想蒲松龄,科举之路走得艰难,但这丝毫不影响他成为照亮人心的文学巨匠。
一次考试的分数,怎能定义你孩子漫长而精彩的人生?
孩子此刻最需要的,不是分析错题,不是规划复读,更不是唉声叹气。
他需要的,是一个踏实的拥抱,一句坚定的“不怕,爸爸妈妈在”,一盏无论多晚都为他留着的灯。
《礼记》讲“家和万事兴”,此刻的家,就是孩子最温暖的避风港。
想想钱学森,少年时也曾为数学成绩苦恼,是父亲的理解和支持,托举了他日后翱翔科学天际的翅膀。
当外面世界的评价显得冰冷时,家的温度是融化孩子心头冰霜的唯一暖阳。
告诉他:“你的价值,从不取决于一张成绩单。”
高考,真的只是起点站,而非终点线。
《诗经》里说成长如玉石,需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时间和经历是最好的雕琢师。
看看褚时健老爷子,七十多岁遭遇人生重挫,却在古稀之年于哀牢山种出“励志橙”,创造了新的传奇。
人生的精彩答卷,从来不是一次考试能写完的。真正有智慧的父母明白,教会孩子在跌倒处爬起的勇气,在迷茫时保持的韧性,远比一时的分数珍贵千百倍。
所以啊,亲爱的孩子,也请告诉自己的心:
“高考失利,那又怎样?”
“金榜题名”的喧嚣终会过去,而刻在你骨子里的善良、勇气、对生活的热爱,这些才是支撑你走向广阔未来的真正基石。
一次考试的失误,不过是人生长河里的一朵小浪花。
你珍贵无比,从来不是因为考了多少分,而是因为你是你。
爸妈爱的,是这个完整的你,无论高峰还是低谷。
守护好孩子这颗或许暂时失落但依然完整的心,就是守护住了希望的火种。
只要心火不灭,脚下有路,未来总有光芒万丈的时刻。
当孩子知道身后永远有退路,面前才有勇气闯出新路。
而这,就是对孩子最深沉的爱,也是最治愈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