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科为什么叫“本科“?为什么说源于科举、引进于日本?(1)
开心田螺
2025-08-30 23:28:12
0

本科,大学本科的简称,是学历的一种。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学生毕业后一般可获"学士"学位。现在人们说大学本科已司空见惯,但是, 为什么叫“本科“呢?为什么说源于科举、引进于日本呢?

一、“本科 ”的最早出现

法国著名史学家马克·布洛赫曾指出,历史学者常常犯下错误,他们自认为是一个新词,而这个词实际上很早就已存在 。

“本科 ”作为一个语词早已存在。

1、源自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指本年或本届科举考试

”本科”一词最早见于宋代,例如《宋史·选举志一》中记载:“开宝三年,诏礼部阅贡士及十五举尝终场者,得一百六人,赐本科出身。”

这“本科”指本年或本届科举考试也指进士科。

2、指本部门或机构

《明史·职官志三》中也有这样一句话:“兵科,凡武臣贴黄诰敕,本科一人监视。”

这两处“本科”的含义各有不同,前者指本年或本届科举考试,后者指本部门或机构。

以上两处“本科”, 从字义上看,“本”为代词,相当于“此”,作修饰用。导致“本科”意义变化的是“科”。

3、在古代科举中,“本科”指的是同一科,即考生参加的会试与殿试属于同一科。

4、科举制度中的“科”与古代纪年方式有关,如1619年为丙辰年,这一年的科举即称“丙辰科”。

5、犹今科(当前的科举批次),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倘有因丁忧或别项事故,而不能于本科殿试者,可以声明事由告假,谓之告殿,准其于下一二科补殿试。"

6、古今学历对照中,举人、解元、进士、探花对应本科

古今学历对照:白丁—文盲,童生——幼儿园,案首——小学,监生——初中,生员——高中,禀生——中专,贡生——大专,举人、解元、进士、探花——本科,榜眼——硕士,状元——博士。

7、本科相当于科举中举人的资格

古代的举人相当于现在的本科学历。 举人是中国古代地方科举考试中试者的称呼,是参加全省范围的科举考试(乡试)及格后所取得的资格。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举人俗称为老爷,雅称为孝廉。明、清时,举人亦称为大会状、大春元。举人有当官的资格,但不一定能当官,但可通过大挑(一种制度)进入官场,而状元、探花、榜眼可以留在皇上身边当官。

二、近代与科举考试有关

近代伊始,“本科”这个词多与科举考试有关。

例如,

1、1870年10月22日《上海新报》报道浙江乡试,标题为“本科浙省场规极严”。

2、1871年5月30日《上海新报》报道礼部会试,篇名为“本科新进士中数”。

3、蔡元培的科场经历:1890年会试放榜时他已离京还乡,未参加本科殿试,两年后赴京随下一科补试。

三、类似“本科”教育概念

(一)19世纪末从日本输入“本科”教育概念之前

19世纪末从日本输入“本科”教育概念之前,中国新式高等教育机构中已有按学业程度或地位主次分为若干部分,由于缺乏制度规定,命名很不统一。

1、头等学堂是其办学的高等教育性质的根本和主体所在,已达到美国大学毕业水平

1895年盛宣怀创办天津中西学堂(亦称北洋西学堂,翌年更名为北洋大学堂),这是国人自办的第一所新式大学。该校分设头等、二等学堂,各4年。头等学堂分工程学、电学、矿物学、机器学、律例学五门,教授专门学科;二等学堂不分专业,教授普通学科; 显然,头等学堂才是其办学的高等教育性质的根本和主体所在,二等学堂是为解决头等学堂生源而设,实施预备教育 。1899年头等学堂第一班25人毕业,是为中国首批大学毕业生,其中王宠惠、王崇佑、吴桂龄分别进入美国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攻读研究生,可见其程度已达到美国大学毕业水平。

2、南洋公学的上院

1896年盛宣怀奏请在上海筹设南洋公学, 分立为四院:师范院、外院、中院、上院,各四年 ,其中师范院相当于师范学校,是为中国近代师范教育之始;外院(后改名蒙学堂)相当于小学;中院则相当于中学。真正体现南洋公学办学根本,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是上院。

3、正馆、正斋

一些属于高等教育层次的教会学校早期也有类似之举,如上海圣约翰书院设正馆(3年)和备馆(4年) 。

山东登州文会馆设正斋(6年)、备斋(3年),正斋学生或由备斋擢入,或由中学选取 。

(二)1898年“本科”作为教育概念传入中国后

“本科”教育概念传入中国后并没有得到办学者的响应和采用。

1、山东大学堂的专斋

1901年袁世凯奏请创办山东大学堂,分设备斋、正斋、专斋。《奏办山东大学堂折》说:备斋“习浅近各学,略如各州县之小学堂”;正斋“习普通学,略如各府厅直隶州之中学堂”;专斋“习专门学”,按大学堂程度办理 。

2、江北大学堂的专斋

1902年,漕运总督陈夔龙奏设江北大学堂于淮安, 拟照山东大学堂章程,分备斋、正斋、专斋三个层级 。

总之,天津中西学堂之头等学堂、南洋公学之上院、登州文会馆之正斋、圣约翰书院之正馆、山东大学堂之专斋,均为类“本科”概念。它们的特点是具有相同的内涵,但没有形成定名。同理,二等学堂、备斋、备馆等则属于类“预科”概念。

四、从小日本引进、传入“本科”教育概念

“本科”作为近代意义的教育概念,是从1898年考察报告及翻译日本学校制度时开始引进的。

1、考察报告有“本科功课”

当年2月,姚锡光考察报告《上张之洞查看日本学校大概情形手折》中提到日本高等商业学校时有“本科功课”

2、译介日本学校章程,频现“本科”

同年, 《农学报》译介日本各蚕业学校章程,频频出现“本科”。如《南置赐郡蚕业学校章程》有“本科学年安排”和“本科各学期课程设置”。《石川县金泽市养蚕简易学校章程》有“本科生徒,以百名为额。

3、题名中首次出现“本科”概念

清末新政开始后,罗振玉、王国维于1901年5月在上海创刊《教育世界》,曾刊载《(日本)高等师范学校本科卒业服务规则》,首次在题名中出现“本科”概念。

4、《东游丛录》中的“本科”

1902年5月,吴汝纶赴日考察学制时,整理成的《东游丛录》中介绍日本教育行政,有专门学校正科3年、预科1年之说;介绍高等师范学校,有预科1年、本科3年、研究科1年之说;介绍美术学校,又有预科、本科之分。

上述“本科”是与预科、别科、专修科等相对而言,意指学校的主体部分,是体现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的根本所在。 “本科”概念带有典型的汉语言特点,“本”意为中心的、主要的、根本的,修饰“科”;“科”可以解释为类别、部分。

五、清朝“预科—本科”制度的实施与“本科”概念的确立

待续。

2025.08.30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考核不通过!985博士生,拟退... 回复【论文写作】或【课题申报】 可领取免费学习资料 考上博士,也会被退学? 今年3月, 东南大学网络...
青岛科技大学今年录取新生110...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30日讯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2025年新生招生录取工作圆满收官。2025年,...
相逢伟才暖时光,秋季起航谱新篇... 教育并非独行, 而是一场家园共振的同行。 在这个夏天, 幼儿园迎来了一群新的伙伴, 2025秋新学期...
庆祝第41个教师节 教育部通知... 2025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庆祝第41个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
全国总工会下发决定,启动基层工... 全国总工会于1984年下发了关于整顿工会基层组织,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的决定,拉开了基层工会开展建家...
工会主席、副主席罢免规定:须召... 罢免不称职的工会主席、副主席,必须召开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讨论,并经全体代表无记名投票过半数通过,...
大浪街道工商联(商会)多维发力...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肖欣静 通讯员 易小青 今年7月至8月,工商联(商会)以深圳曼彻斯通城堡学...
未成年人|2025年全市高中阶... 近日,我市高中阶段学校学生军训工作按计划全面展开,参训学生4万余人,莆田军分区派出帮训教官1100余...
这些医科大学多个专业通过认证!... 你知道吗? 教育部会定期对部分专业类进行专业认证,其认证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相关专业教育及人才培养质量的...
这里的夏天,从不循规蹈矩 更多 热了,就跳进溪水里打个滚儿; 困了,就在村口大树下打个盹儿; 渴了,就把西瓜吃出一串饱嗝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