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上海多所中小学将“开学第一课”打造成融合红色历史与科技未来的沉浸式课堂,让思政教育走出课本,走进生活,在青少年心中种下家国情怀与科学精神的种子。
“思政课堂”带孩子穿越时空
“从八字桥到龙华纪念馆,上海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红色文化也是上海的底蕴。抗日战争胜利距今已经80年了,时代虽然不同了,但革命先辈为挽救中华民族于危亡中的勇气、无畏、求索又该如何激励我们前行?”延安初级中学两校区同步开启以“铭记历史砺壮志,开创未来踏新程”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伴随着激昂的国歌声,全校师生通过视频穿越回80年前的上海——从更名背后藏着抗战血泪的“大柏树”,到打响“一·二八”和“八一三”抗战第一枪的八字桥;从姚子青营死守的宝山城,到谢晋元“八百壮士”血战的四行仓库……一段段烽火往事通过政史地老师的动情讲述变得可触可感。同学们还了解到龙华烈士纪念馆中上海童子军冒死送旗的感人故事,深切体会全民族抗战的伟大精神。
延安初级中学开学第一课
从抗战血泪到AI未来,这堂“开学第一课”穿越时空,带着历史沉淀与未来视野,带领学生先穿越烽火岁月,再“接棒”科技强国。八(10)班的唐钰涵分享了暑期参观智能企业的经历:“无人机检测风电、AI管理零售货架,让我直观感受到科技改变世界。如今国家大力发展科技,嫦娥探月、蛟龙深潜、5G普及、人工智能突破,每一项成就都印证了科技强则国家强,而科技强国的重任终将落到我们肩上。”
延安初级中学开学第一课
沉浸式互动体验成亮点
“泸定桥:22位勇士的勇敢桥”,走进杨浦区齐齐哈尔路第一小学的大门,长征关键节点地贴一一铺在入校通道上。孩子们一步步踏上地贴,一段段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故事展开,随着脚步感受长征精神,为新学期注入“不怕困难”的勇气。
铁岭中学的部分学生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参观军队政治工作发展史情境教学馆和《共产党宣言》情境教学馆,感受国防力量,树立国家安全意识。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徐立佳以讲座《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与使命意识。作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铁岭中学与在地部队签订大思政教育框架协议,强化校社联动育人长效合作机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共同进行“攀岭课程”开发,通过专题培训、资源共享、红色研学等一体化活动有效推进思政教育目标的实现。
“红领巾讲解”走心又走新
“我们要学习运动员们顽强拼搏的精神,也要铭记历史上那些英雄少年的故事。”长宁实验小学的开学典礼上,全体师生共同回顾了成都世界运动会上中国健儿勇夺金牌的精彩瞬间。校长董海佳说,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其中,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家国情怀。
二年级小朋友表演的小品《英雄少年王二小》成为典礼上的亮点。小演员们用稚嫩但真挚的表演,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少年英雄王二小的故事。参演学生说:“通过排练和表演,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责任和担当。”这个暑假,学校的“红领巾讲解员”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学生们走进革命历史场馆、博物馆等场所,担任志愿讲解员。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的红领巾讲解员陈梓湉说,为了做好讲解,她查阅了很多历史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锻炼了表达能力,更对历史有了真切的感受。”
董海佳说,红领巾讲解员活动已经持续开展了多年,每年都有诸多学生参与。“我们希望通过‘行走的思政课’这种形式,让思政教育活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成长。”新学期,学校还将继续开展“红领巾讲解员”活动,并计划与更多场馆建立合作,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践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