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版英语教材太难,孩子被难哭”的话题频频登上热搜,引发了不少家长和老师的关注。
2024年秋季起,全国部分地区正式启用了新版英语教材,不少人第一感觉就是:课文更长了、单词更多了、孩子适应起来更吃力。
于是,围绕教材是否“超纲”“拔高”的讨论迅速蔓延开来。
马上新学期了,教材真的“难到离谱”吗?我们又该如何帮助孩子过渡?今天就和
大家一起来聊聊。
为什么家长普遍感到“难”?
许多家长反映,新教材一开始就包含长对话和段落,对于“零基础”的孩子来说确实不太容易适应。再加上网络上流传着“单词量暴涨”“难度逼近六年级”等说法,进一步加剧了家长的焦虑。
但值得留意的是,这些说法中存在一定的“误读”:
关于单词量:
新增词汇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选学内容”,即学生可以了解、但并不作为考试要求。部分机构在宣传课程时,将这些词也纳入统计,导致家长感觉词汇量大幅增加。
关于学习节奏:
孩子的确需要一定时间适应更长的语篇和新的学习方式,但这并不代表教材难度超标,而是体现了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的转型。
教材出版社回应三大疑问
对于新版英语教材的主要变动及网络热议的新教材焦点问题,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译林出版社三大出版社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回应。
疑问一:零基础的三年级英语教材为何没有音标?
一些家长看了新版英语教材认为,零基础的三年级教材不教音标,导致孩子不会读单词,单词不会读就要读句子,是“不会走路就要跑”。
鲁子问说,研究显示,12岁以上的孩子学习音标更符合认知规律,而低年级孩子学习英语可从自然拼读开始,“听说领先”,通过儿歌、对话、情境模仿等方式培养语感,这符合儿童语言习得规律。他认为,过早引入音标符号,可能增加认知负担,反而影响学习兴趣。
据介绍,根据现行的英语课程标准,音标教学不作为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内容。目前各大教材已融入自然拼读理念,通过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教学(如“cat”“cap”的“c-a”发音),来学单词的读音,帮助孩子逐步掌握拼读能力,为初中系统学习音标打下基础。同时,新版教材的全书录音均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免费提供,老师、家长和学生能方便地获得由教材出版社录制的标准化音频。
疑问二:为何零起点英语要从句子开始学?
不少人有疑惑:学习英语难道不应该从认识26个英文字母开始教起吗?为什么一开始就是句子对话?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英语(PEP)教材副主编马剑辉说,26个字母的学习已经系统安排在新教材中,随着字母发音和拼读规则分散在单元中进行学习。从情景中的听说模仿开始,符合儿童外语学习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语言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从单词到句子的学习方法对成年人是有效的,但儿童学习语言是从综合认知开始的。”鲁子问解释,“我们在教材中创造一个语言环境,让孩子先对语言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再开始认识单词、学习单词。”
半月谈记者看到,人教版、外研版、译林版教材均创设了与学生生活紧密关联的真实情境,通过模拟日常对话、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英语。如译林版教材中,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为“打招呼与道别”,第二单元主题为“询问对方姓名和自我介绍”,话题简单日常,语言简单实用。
疑问三:新教材单词难、单词量增加太多?
一些家长和机构在文章和视频中反映,新版英语教材中单词量增多、单词变难,有的单词甚至是以前初中、高中要学的单词。
三家出版社负责人均表示,现行的小学英语新教材,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编写,单词量确有少量增加,但主要增加的是中华文化、劳动教育、体育、生命安全等方面有关的词汇。有的机构把在教材目录等部分出现的、不要求学生掌握的单词也列出来,以证明新教材太难,实际上是一种误导,是在有意无意制造焦虑。
出版社负责人表示,考虑到城乡差异、学生起始水平差异以及师资力量差异对新教材使用效果的影响,现行教材大都进行了分层设计,既确保内容能够覆盖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又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空间。
如人教版教材每单元进行分层设计:Part A、Part B为必学内容,Part C为选学内容。各单元中的歌曲、歌谣、游戏以及Part C部分的项目活动、拓展阅读等,都是辅助性或拓展性的内容,均不宜作为课后作业、检测或考试的内容。
与此同时,在三上教材使用之后,多家出版社也基于调研中了解到的师生反馈,以及网络舆情中反映的合理诉求,对教材中一些长难句和复杂词汇进行了降低难度处理。比如人教版教材,简化了目录页,删除了单元教学目标导引,适当减少了活动内容、缩减语篇长度,词表采用更加明显的分层方式标注等,积极回应一线师生和社会的意见建议。
家长可以怎么做?
看到这里,很多家长可能仍然会问:具体该怎样帮助孩子顺利适应呢?
其实,关键在于以下三点:
保持平常心,不必过度焦虑
教材的调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突然提高要求。孩子需要时间适应,家长也需要多一份耐心和信任。
配合老师的教学安排
新教材配有丰富的数字资源和分层学习内容,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家长不必自行“加码”或急于超前学习。
着眼于长期发展
短期的“不适应”其实是能力成长的过渡阶段。坚持下来,孩子将拥有更扎实的语言基础和更全面的综合能力。
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
学习语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坚持阅读。引导孩子从小养成朗读习惯,长期积累不仅提升语感,更为日后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实践表明,能够持续运用朗读方法的孩子,在高中阶段英语成绩普遍可达130分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