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英语教材被吐槽“难出圈”,人教/外研/译林权威回应!一线教师如何顺应变革?
开心田螺
2025-09-04 03:13:29
0

最近,新版英语教材太难,孩子被难哭的话题频频登上热搜,引发了不少家长和老师的关注。

2024年秋季起,全国部分地区正式启用了新版英语教材,不少人第一感觉就是:课文更长了、单词更多了、孩子适应起来更吃力。

于是,围绕教材是否超纲”“拔高的讨论迅速蔓延开来。

马上新学期了,教材真的难到离谱吗?我们又该如何帮助孩子过渡?今天就和

大家一起来聊聊。

为什么家长普遍感到“难”?

许多家长反映,新教材一开始就包含长对话和段落,对于“零基础”的孩子来说确实不太容易适应。再加上网络上流传着“单词量暴涨”“难度逼近六年级”等说法,进一步加剧了家长的焦虑。

但值得留意的是,这些说法中存在一定的“误读”:

关于单词量:

新增词汇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选学内容”,即学生可以了解、但并不作为考试要求。部分机构在宣传课程时,将这些词也纳入统计,导致家长感觉词汇量大幅增加。

关于学习节奏:

孩子的确需要一定时间适应更长的语篇和新的学习方式,但这并不代表教材难度超标,而是体现了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的转型。

教材出版社回应三大疑问

对于新版英语教材的主要变动及网络热议的新教材焦点问题,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译林出版社三大出版社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回应。

疑问一:零基础的三年级英语教材为何没有音标?

一些家长看了新版英语教材认为,零基础的三年级教材不教音标,导致孩子不会读单词,单词不会读就要读句子,是“不会走路就要跑”。

鲁子问说,研究显示,12岁以上的孩子学习音标更符合认知规律,而低年级孩子学习英语可从自然拼读开始,“听说领先”,通过儿歌、对话、情境模仿等方式培养语感,这符合儿童语言习得规律。他认为,过早引入音标符号,可能增加认知负担,反而影响学习兴趣。

据介绍,根据现行的英语课程标准,音标教学不作为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内容。目前各大教材已融入自然拼读理念,通过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教学(如“cat”“cap”的“c-a”发音),来学单词的读音,帮助孩子逐步掌握拼读能力,为初中系统学习音标打下基础。同时,新版教材的全书录音均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免费提供,老师、家长和学生能方便地获得由教材出版社录制的标准化音频。

疑问二:为何零起点英语要从句子开始学?

不少人有疑惑:学习英语难道不应该从认识26个英文字母开始教起吗?为什么一开始就是句子对话?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英语(PEP)教材副主编马剑辉说,26个字母的学习已经系统安排在新教材中,随着字母发音和拼读规则分散在单元中进行学习。从情景中的听说模仿开始,符合儿童外语学习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语言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从单词到句子的学习方法对成年人是有效的,但儿童学习语言是从综合认知开始的。”鲁子问解释,“我们在教材中创造一个语言环境,让孩子先对语言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再开始认识单词、学习单词。”

半月谈记者看到,人教版、外研版、译林版教材均创设了与学生生活紧密关联的真实情境,通过模拟日常对话、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英语。如译林版教材中,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为“打招呼与道别”,第二单元主题为“询问对方姓名和自我介绍”,话题简单日常,语言简单实用。

疑问三:新教材单词难、单词量增加太多?

一些家长和机构在文章和视频中反映,新版英语教材中单词量增多、单词变难,有的单词甚至是以前初中、高中要学的单词。

三家出版社负责人均表示,现行的小学英语新教材,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编写,单词量确有少量增加,但主要增加的是中华文化、劳动教育、体育、生命安全等方面有关的词汇。有的机构把在教材目录等部分出现的、不要求学生掌握的单词也列出来,以证明新教材太难,实际上是一种误导,是在有意无意制造焦虑。

出版社负责人表示,考虑到城乡差异、学生起始水平差异以及师资力量差异对新教材使用效果的影响,现行教材大都进行了分层设计,既确保内容能够覆盖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又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空间。

如人教版教材每单元进行分层设计:Part A、Part B为必学内容,Part C为选学内容。各单元中的歌曲、歌谣、游戏以及Part C部分的项目活动、拓展阅读等,都是辅助性或拓展性的内容,均不宜作为课后作业、检测或考试的内容。

与此同时,在三上教材使用之后,多家出版社也基于调研中了解到的师生反馈,以及网络舆情中反映的合理诉求,对教材中一些长难句和复杂词汇进行了降低难度处理。比如人教版教材,简化了目录页,删除了单元教学目标导引,适当减少了活动内容、缩减语篇长度,词表采用更加明显的分层方式标注等,积极回应一线师生和社会的意见建议。

家长可以怎么做?

看到这里,很多家长可能仍然会问:具体该怎样帮助孩子顺利适应呢?

其实,关键在于以下三点:

保持平常心,不必过度焦虑

教材的调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突然提高要求。孩子需要时间适应,家长也需要多一份耐心和信任。

配合老师的教学安排

新教材配有丰富的数字资源和分层学习内容,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家长不必自行“加码”或急于超前学习。

着眼于长期发展

短期的“不适应”其实是能力成长的过渡阶段。坚持下来,孩子将拥有更扎实的语言基础和更全面的综合能力。

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

学习语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坚持阅读。引导孩子从小养成朗读习惯,长期积累不仅提升语感,更为日后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实践表明,能够持续运用朗读方法的孩子,在高中阶段英语成绩普遍可达130分以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全文科专业选择指南:文科生的多... 全文科专业选择指南:文科生的多元发展路径 对于选择全文科组合(历史、政治、地理等)的学生而言,专业选...
高中学霸,靠的是这种“非补课型... 初中时候的尖子生,日子过得是真惬意。 数学课上老师刚写完题,笔还没放下呢,他们的答案就出来了;英语阅...
中山港街道:人大代表走进校园,... 教育是民生之基,校园安全是社会关切、群众关心的重中之重。为强化学校周边交通疏导,保障师生出行安全,加...
昔日“彩电大王”主业仍失血 亏... 康佳集团消费电子业务(含彩电、白电)在上半年依旧面临困境。 来源:康佳集团 在新东家华润集团入主后,...
改写计数调整型一次抽样方案检索... 计数调整型一次抽样方案的检索主要基于以下几个要素:A、批量:指待检批次的总数量。B、接收质量限(AQ...
南昌新建区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有... 《南昌新建区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有哪些?一文带你了解》 考公免费咨询电话:4009810787 在南...
在线笔试系统:AI监考如何破解... 每年秋季校招季,企业HR都如同置身于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与作弊行为展开无声的博弈。传统线下监考需要耗...
溺爱孩子的家长,都该学学贝勃定... 苏联作家高尔基有一句名言:爱护自己的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但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 “照顾孩子是妈...
找准中年教师的“本、根、魂” 中年时期是教师职业生涯的关键期。原因有三:一是中年时期处于教师职业的中间阶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