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留学生去了国外就不想回来?现在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但学成后回国发展的比例却在下降。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肯定是因为国外工资高、福利好呗!但真正问过留学生才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留学生为什么都不想回国?
很多留学生坦言,真正让他们下定决心留在国外的,其实是国内外职场文化的差异,特别是人际关系处理这一块。
让我们来看看留学生在国外的工作环境是什么样的。一般来说,国外职场更注重工作效率和能力,人际关系相对简单。
上司和下属之间可以直呼其名,有什么问题直接沟通,不需要太多弯弯绕绕。下班后就是私人时间,一般不会有人因为工作的事情来打扰你。
反观国内职场,情况就复杂多了。比如,同事之间除了工作,还要花很多心思处理人际关系。要懂得怎么和领导相处,怎么和同事打交道。什么时候该送礼,什么时候该请客,这些都是学问。更别说那些看不见的潜规则了,比如加班文化、团建应酬等等。
举个例子,有个留学生回国后在一家公司上班,发现自己每天要花大量时间处理人际关系,而不是专注于工作本身。今天这个同事过生日要随礼,明天那个领导家里有事要去探望。更让他不适应的是,明明工作能力不错,却因为不擅长和领导套近乎,始终得不到重用。
再说说评价体系。在国外,做得好不好,看的是工作成果。做得好就能得到认可,做不好就直接指出来。
但在国内,有时候工作做得好不如关系处得好。这种环境让很多习惯了公平竞争的留学生感到不适应。
当然,国外工作也不是十全十美。语言障碍、文化差异、想家思乡,这些都是留学生要面对的挑战。特别是在一些非英语国家,中国留学生还要克服更大的语言难关。而且,在国外职场,华人员工也可能会遇到晋升天花板。
不同国家的工作环境也差别很大。比如在欧洲,特别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在美国,更看重个人能力和创新精神;而在日本韩国,则强调团队合作和服从精神。所以留学生在选择去哪个国家时,也要考虑自己的性格是否适合当地的职场文化。
其实说到底,留学生选择留在国外还是回国,从来不是“工资多少”能决定的。他们不是怕吃苦,在国外熬夜赶论文、打工赚生活费的日子,比国内上班累多了;也不是不热爱祖国,每次看到国内的好消息,他们比谁都开心。
他们真正怕的,是“明明靠能力能解决的事,却要绕一大圈搞人情”;是“认真干活没人看见,会‘来事’才受重视”。
如果我们希望吸引更多留学生回国发展,或许应该思考如何改善职场环境,让工作评价更注重实际能力,让人际关系更简单透明。毕竟,一个好的工作环境,才能留住人才,也能吸引人才。
最后想说,无论选择在哪里发展,只要是经过认真思考后做出的决定,都值得尊重。人生没有标准答案,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