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提起它,有几个关键词闪闪发光——
🧡985头部高校;
💛未来设计学院建校虽短,却在设计领域名声响亮;
💙学校贯彻理论与企业项目合作化授课,承接项目接近清华、央美资源。
不怪乎每年夏令营都被挤破头,光今年夏令营就有550名学子报名,从中仅筛选46人入营,8%的录报比,卷到极点。
可是在众多优势加持下,北师大却仍然不断被列为双非友好高校。让人不禁疑惑:
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就藏在夏令营筛选条件与真题中,往下看👇
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冲了不亏!
敲黑板!北京师范大学是开在北京的985大学,但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却是位于广东省珠海市,位置不要弄混噢!
地点背后隐喻着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的特殊定位:
🚀 是 “粤港澳大湾区”国家设计战略的重要基地!
🌍 是 中国前沿设计对外的窗口!
🤝 是 大湾区国内外企业与高校合作的第一线!
图源:design.bnu.edu.cn
所以在教学上,北师大有足够的实践基地、合作案例去支撑学生探索前沿设计领域,并对跨学科技法进行深入研究。
采取的一半学校授课,一半企业项目合作模式,自2021年未来设计学院建立至今已拿下众多著名项目,像今年的春晚吉祥物“巳升升”:
图源: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
深圳湾文化广场智慧服务系统设计,都是北师大未来学院师生作品:
图源: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
此时再看北师大未来学院的研究领域,服务设计、数字媒体、设计教育,结合着院校历史使命就很好理解其研究侧重点了:
图源:design.bnu.edu.cn
服务设计(结合大湾区文旅、大型活动)
数字媒体(结合博物馆、策展、城市风貌、文化传播)
设计教育(结合当地美育、科技与教育融合)
所以对比高校擅长的论文研究型人才,未来设计学院更青睐能实打实做设计,有系统性思考能力,且具备前沿创新设计思维的学生。大家也可以根据专业招生喜好,提前准备相应高匹配度作品集!
那“双非友好”体现在哪呢?
1、入营机会多一轮!近几年常在第一批名单后,再开放第二批入营,给更多同学机会(双非同学比例显著提高);
2、优营率超高!基本入营后,拿到“优秀营员”的机会非常大(筛选主要在入营阶段);
3、能力为王!只要能力够强,无论你是211还是双非,都有很大机会!(往年名单里就有背景普通但实力强的同学成功入营👇)。
名单中,便有汉艺学员的身影~
PS:想get更多保研作品集方向,欢迎扫码向我们咨询哦👇👇👇
所以,作品集过关只是第一步!想稳上岸,还得搞定它的夏令营真题!接着往下看:
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夏令营真题解读
跟“观光团建型”夏令营不同,未来设计学院非常注重夏令营中对学生设计能力的考察,给双非同学用实力说话的机会。
而在前不久结束的《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2025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中,工作坊以“海岛·生态·文旅”为主题,引导营员围绕“探索、守护、融合”三大关键词,为三亚西岛或珠海外伶仃岛设计可落地方案。
图源: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
各位同学可以先根据这几个词汇进行联想,测试一下自己的设计思维,我们再往下看题目可以如何解析~
思考过渡.JPG(也可以把你的想法留在评论区分享哦)
解析如下——
方向一:探索海岛魅力
玩什么?用设计勾起人们对海岛独特价值的好奇心!
切入点:自然奇观探秘、文化宝藏挖掘、历史故事追寻...
适合谁?喜欢人文、历史、讲故事的同学。
方向二:守护生态环境
玩什么?用设计保护海岛生态,传承在地文化!
切入点:推动可持续发展、提升环保意识、增强文化自信...
适合谁?环境艺术背景、关注可持续、逻辑清晰喜欢落地项目的同学。
方向三:融合文旅发展
玩什么?让海岛的生态、文化和现代旅游完美结合!
切入点:平衡居民、游客、政府等不同群体的需求和愿景...
适合谁?热爱旅游、有消费者视角、擅长整合资源的同学。
PS:想get更多保研工作坊题目解析,欢迎扫码向我们咨询👇👇👇
聊完方向,下一步就是做项目了。
如何结合未来设计学院三大专业方向,服务设计、数字媒体、教育设计进行创新和项目产出?
实战案例来了:
真题实战训练
服务设计
思路:针对海岛文旅体验链条中的各个触点,构思如何优化、重构或创造全新的服务流程、模式与系统,以提升游客体验并赋能当地社区。
案例:本次未来设计学院夏令营中,有小组根据游客登陆海岛的浏览路线,设置文化体验点与工作坊,增加玩家参与感。
而在这一设计基础上,思路还能再往上拔高,比如许多热门景区都会面临游客过多、景点拥挤、客流量分配不均的问题,进一步加入景点浏览人群数据引导游客合理规划浏览路线,将能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汉艺学员L同学 聚焦夜市小摊拥挤现象设计一款错峰进出场的软件,合理规划小摊布局与游客流量
获 爱丁堡大学 服务管理与设计 MSc offer
数字媒体
思路:探索AR/VR、互动投影、数字艺术装置、智能导览、区块链(如NFT文创)、新媒体交互界面等数字技术如何为海岛文旅赋能,创造新颖且具有传播力的体验形式。
案例:本次未来设计学院夏令营中,有小组以小程序作为文旅活动载体驱动生态科普,联动AI数字人3D场景导览与AR场景还原技术,打造沉浸式生态教育体验。
思路不错,但设计过程中过度聚焦沉浸式与教育意义,减弱了数字媒体的互动性。
如果把平台扩展为VR互动博物馆,根据海岛风情引导用户手绘海岛,并在用户作画过程中用AI修正提高画面美观度,就能让用户在参与过程中生成自己的VR画作并作为文创产品产出,更大程度促进文化传播与创新。
汉艺学员Z同学设计的交互博物馆
成功保研 浙江大学 机械专业
教育设计
思路:思考如何将海岛的自然科普教育、生态伦理教育、在地文化传承教育有机融入文旅产品与服务中,设计出兼具趣味性、知识性和参与性的教育性文旅项目。
案例:本次未来设计学院夏令营中,有小组聚焦儿童研学,结合船舱、研学手册、生态线索卡片、儿童积木盲盒、珊瑚海底AR互动体验、文创开发打造研学旅程,培养儿童生态保护意识。
但在引导过程中,教学多集中于理论层面,动手实践与生态更密切结合会有更好的效果。比如汉艺学员L同学聚焦校园生态联合保护,设计学生可参与的蜻蜓栖息地培养装置,让学生深入参与到蜻蜓保护与水体净化过程,从实践获得知识。
汉艺学员L同学 成功保研 浙江大学 工业设计工程
总结一下上岸秘诀:
作品集要硬核匹配!展现你的实操力、系统思维和前沿视野。
吃透真题方向!“探索、守护、融合”三大关键词是核心。
结合专业特色发力!服务、数媒、教育,找准你的发力点,做出有深度、可落地的方案。
别怕背景! 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真心看实力,“双非友好”名不虚传,能力到位就有机会!
下一篇:专升本需要知道的六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