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无时不选择,无处不竞争
在“减负”浪潮席卷教育领域的当下,一个看似违背常理的观点却值得深思:越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越应该补课,最好上“一对一”。
第一,减负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为那些“突破被动学习承受极限”的学生松绑。让他们从过度学习的重压下解脱出来。但对于学习能力出众、成绩优异,甚至享受学习过程的学生而言,减负不应成为限制他们追求卓越的枷锁。他们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和自我提升动力,补习对他们而言并非负担,而是进一步攀登知识高峰的阶梯。
第二,当下,职、普高按比例招生已成现实。成绩较差或一般的学生,在群体中的位次往往难以通过补习实现质的飞跃。而学习好的学生,面临报考“市重点普高”的激烈竞争。一分之差即可决定命运,多考一分往往可能上一个档次,为未来赢得更多更好的资源和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微小的分数差距,背后却是人生轨迹的巨大分野。
第三,现行的学校管理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俗话说:“井淘三遍吃甜水,人逢三师武艺高”。当今,绝大多数学校实行“小循环”——在学科教育方面一位老师教三年,形成思维定式。事实上,比较是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也是培养、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捷径。校外补习一个学科可以多换几个老师,使孩子“在比较中生成自己的一套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同时,可进一步开阔孩子的眼界、使思维更加开阔,为未来的学术研究、职业发展储备更多的能量。
因此,那些有发展潜力学生的家长,不要让“减负”的善意成为优生发展的阻碍。最大限度地给孩子一个提升的机会,就是为他们的未来打开一扇更广阔的大门,让他们在人生的赛道上起点更高,跑得更快、更远、更稳!
最后,要说一下为什么选择“一对一”的问题。“一对一”是量体裁衣、个性制作,便于与教师讨论、交流,可直接向教师请教。如同导师带研究生,多方面得到教师的影响——鸟随鸾凤腾飞远,人伴贤良品自高。人生都是直播,没有彩排;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至于如何选择教师,实现提升效果的最大化。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