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孩子放学,这4件事千万别做!老师嫌弃、家长反感,还教坏孩子
开心田螺
2025-09-19 23:44:13
0

文|凝妈悟语

接孩子放学,也是一门学问!

这本该是充满温馨的日常仪式,却常常因为一些家长“不合时宜”的举动,变得混乱和焦虑。

老师露出不满意的神色,其他家长也侧目而视!

幼儿园接孩子3年,小学1年多,见识过各式各样的接孩子场景,也听过无数朋友的吐槽。

我越来越意识到:接孩子从来不是 “接上就走” 那么简单!守规矩,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给孩子最直观的言传身教。

以下这4类惹人嫌的事,真心建议家长们尽量避开。

一、习惯性晚接:消耗的是信任,亏欠的是孩子

准时出现,是给孩子最踏实的安全感,也是一份对老师工作的体谅。

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小学,当大部分孩子接走以后,总有几个孩子翘首以盼等待家长的到来。

我也曾经晚接过孩子,明白那种愧疚的滋味。

但当我们说“堵车了,再等我十分钟”“加班走不开,麻烦您了”,甚至忘记时间、等老师打电话过来时,是否想过这背后的影响?

为什么不能晚接呢?

对老师来说,放学不等于下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要整理一天的教学记录、重要通知,发布到群里,让家长获得孩子的在校信息。要批改堆积的作业、准备第二天的上课材料,要收拾卫生整理教室,可能还有校领导催要但没写完的报告。

我们晚到多久,老师就得额外工作多久,这一切都在无声地打乱他们的工作安排和下班节奏。

最受伤的,其实是孩子。

从孩子的角度考虑,自己就会感觉到和其他孩子的不同,眼看同学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自己却要背着大书包,回到教学楼或者到校门口,焦急地等待家长的到来。

那种失落感、不安全感油然而生。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龄儿童的安全感建立与 “可预期的陪伴” 密切相关。

我孩子就告诉过我:我还以为你不要我了呢?说完,眼看就要掉眼泪,要抱抱。

多一份对老师工作的体谅,少一些 “无所谓” 的拖延,准时出现的身影,才是给孩子最踏实的安全感。

二、乱闯接娃点:堵住的是路,打乱的是秩序

每个学校都有明确划定的接孩子区域,有的在校门口,有的在马路边。

这样的设定,初衷是为了让放学流程更顺畅、更安全。

但总有家长不在指定位置等待,非要占用孩子停留的区域或者要走的人行道。

当孩子排队走出校门的时候,根本走不动,或者不小心就被绊一跤,急得老师直接喊:“不要在校门口扎堆”,“不要站在马路牙子上”。

记得在幼儿园接孩子时,老师老远看到排头孩子的家长,就放孩子走,但是孩子根本挤不出人堆,老师只好又把孩子拽回来,让保安去整顿秩序。

原本5分钟的放学流程,硬生生又拖了10分钟,家长也有怨言。

这种个体的无序行为很容易引发 “蝴蝶效应”,一个家长往前,另一个家长就跟上去,造成扎堆现象。

就像交通路口的加塞行为,看似是 “走了捷径”,实则让整个路段陷入拥堵。

堵在出口,不仅让老师无法快速核对接送人信息,也让其他家长很难和孩子对接,反而延长了整体的等待时间。

耐心站在指定区域等候,给孩子留出安全的通行空间,既是遵守规则的表现,也是对所有孩子安全的守护。

三、高声喊孩子:喊乱的是秩序,干扰的是沟通

看到孩子排队走出校门,有些家长就急不可耐地喊孩子的名字:“朵朵!奶奶在这!”“明明快过来!”......

此起彼伏的呼喊声通常能盖过老师的声音。

在幼儿园接孩子时,我就亲眼见过,有家长大喊“刘某某”,孩子一听就从队伍里面往前冲,老师一把拉住了他,然后严肃地大声对家长们说:家长不要喊,我叫着名字的才能走。

孩子一听家长叫名就跑,秩序乱了套,老师也不能确定孩子是不是被安全接走,隐患很大,老师的责任也很大。

放学的时候 “按顺序点名” 的流程,正是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孩子 “遵守秩序”,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

当家长急于喊出孩子的名字,不仅会干扰老师的正常工作,还会让孩子产生 “可以插队、无需等待” 的错误认知。

多等一分钟,听老师念完名字再上前,这份耐心既是尊重他人,也是给孩子上的一堂生动的规则课。

四、骑车乱穿行:伤的是和气,丢的是素养

下雨天的接娃场景更考验家长的素养。

总有骑电动三轮车或电瓶车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少淋雨,直接在挤满家长的等待区穿行,遇到避让不及的行人,还会不耐烦地催促 “让一让,别挡道”。

等待区里满是撑着伞的家长,行动本来就不便,很难迅速让出一条车行的路,也存在安全隐患。

更让人不适的是,孩子已经排队等着家长接了,却因为车挡路,孩子和家长互相看不见,无法及时接走,延误放学时间。

骑车家长带着孩子舒舒服服躲在雨棚里,却无视其他还在雨中等待的孩子 —— 你的孩子需要呵护,别人的孩子同样值得尊重。

教育的本质是 “以行育人”,当家长为了便利破坏公共秩序时,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潜移默化中就会形成 “自我中心” 的思维。

不如多一份体谅,把车停在远处的指定区域,步行接孩子,这份善意远比躲雨的便利更有价值。

写在最后:

接孩子放学这件事,小到关乎个人素养,大到影响集体秩序,更藏着给孩子的教育密码。

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曾说:“家长的行为模式,是孩子最直接的规则教科书。”

准时等候、守在原位、轻声沟通、礼让他人,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既是对老师工作的支持,也是对其他家长的尊重,更会在孩子心中种下 “规则与善意” 的种子。

接娃路上,守好规矩,才能让这份牵挂变成温暖的相聚,而不是惹人烦的困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北京理工大学《825分子生物学... 目录 1.考研真题 [真题]北京理工大学《825分子生物学》历年考研真题汇总[查看目录] [真...
【开学第一课】送法进校园 法治... 新学期伊始,为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法治意识,筑牢校园安全屏障,万和司法所聚焦“开学第一课”关键节点,走...
凝聚合力建强中西部师资 从“特岗计划”到“优师计划”,从工资补助提升到周转宿舍建设,这些政策是建强中西部农村教育师资队伍的强...
南京哪个美国留学机构好一点 南京地区的学生在选择美国留学机构时,往往希望找到一家既靠谱又具备本地服务能力的靠谱团队。毕竟留学申请...
中国人民大学《801哲学专业综... 目录 1.考研真题 [真题]中国人民大学《801哲学专业综合》历年考研真题汇总[查看目录] [...
她拒绝北大10万奖学金,选择国... 2020年,云南668分女孩李盈,拒绝了北大10万奖学金的邀请,选择国防科技大学,不料最终因1分之差...
“妈妈,我不想上学了!”你的第...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妈妈,我不想上学了!”你的第一反应,决定孩子的未来! 📢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才...
中国广核2025招聘笔试真题及... ·题目: ①在野外露营,如果要采摘蘑菇,一定要能_______出有毒和无毒的蘑菇。②几个月来,我国多...
潮声丨去中国上小学!俄罗斯小留... 01黑河小学因“中俄学生同校”视频出圈,引发网友热议,体现跨境教育融合趋势。 02俄罗斯学生在黑河小...
CATL宁德时代新能源2025... 在宁德时代的社招过程中,SHL测评是筛选人才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中演绎推理和数字推理是两大关键板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