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硕果累累、充满敬意的金秋时节,能作为优秀教师代表发言,我深感荣幸。”在满洲里俄语职业学院教师节活动上,荣获自治区级优秀教师的张小辉作为优秀教师发言时感慨地说。这位扎根边疆十六载的应用俄语教师,用坚守与创新诠释着职业教育者的担当,也见证着学院国际化办学的丰硕成果。
清晨的俄语系教学科研办公室总能看到张小辉忙碌的身影。案头堆叠的教案旁,她正逐字核对次日课程的文化拓展案例。在日常教学中,她坚持“俄语+专业”的特色模式,将旅游、电商等行业术语融入课堂,带领学生模拟边境贸易谈判、跨境导游服务等真实场景。课后,她又化身“知心姐姐”,在民俗文化馆与学生围坐交流,针对发音不准的学生逐字录制标准音频,为迷茫的学子规划职业路径。
这种全身心投入的态度,同事们都看在眼里。同为教师的张瑞感慨道:“我和张老师经常会在一起备课。她在工作中非常认真负责,关心关爱同事。”在她眼中,张小辉不仅是教学骨干,更是团队里的“引路人”。“她的专业素质能力和科研应用能力都非常强,是我们日常学习的好榜样。”张小辉主持建设的《旅游俄语》校内精品数字课,创新采用“理论+实训+文化体验”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被评为校级“金课”,相关教材已应用于多个班级。作为专业建设负责人及教学科研办副主任,她积极谋划专业发展,组织申报校级、自治区级“重点专业”“微专业”“特色专业”等项目,其中“微专业”已完成国家备案,为学院俄语专业建设开辟了新路径。
从教十六年来,张小辉始终秉持“育人先育德”的理念。作为多届班主任,她建立困难学生档案,通过勤工俭学岗位和助学金申请,帮助数十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她指导的学生在全国外语写作大赛中屡获殊荣,本人也多次斩获教学竞赛奖项。面对“自治区级优秀教师”的荣誉,张小辉显得格外谦逊:“这份荣誉属于整个教学团队,是学校国际化办学成果的体现。作为边疆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
展望未来,张小辉有着清晰的规划:“未来,我将继续深耕应用俄语教学研究,结合满洲里的地缘优势,加强与俄语国家的学术与文化交流,探索“语言+职业技能”融合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跨文化沟通与实际工作能力,培养更多适应口岸经济和国际合作需求的高素质俄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