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帮学生搞定港大商学院offer,复盘时才发现好多关键信息官网根本不会明着写 —— 都是踩过坑、摸透规律后总结的 “内部经验”。26fall 想冲港大的宝子,这篇一定要仔细看,错过真的可能和梦校擦肩而过。
先说说2025年港大录取的 “暗码”,这可是决定能不能进门槛的关键。
高考生别以为超一本线130+就稳了,英语至少得135 + 才够竞争力,而且25 年新增了AI面试,提前练熟题型、调整好表达节奏很重要,别到时候对着机器慌了神。国际生的话,IB 至少得38+,A-Level 得 3A 起步,热门专业比如商科、工科,没 4A 基本没太大希望,千万别踩线申请,大概率会当 “炮灰”。还有些隐藏要求容易被忽略:申请法律要考 LNAT,医学得准备 HPAT,部分专业还有附加评估,这些都得提前查清楚,漏准备就直接没戏了。
选专业也是门学问,既要避开内卷重灾区,也要找准 “捡漏” 机会。
像金融科技,报录比都到 25:1 了,没实打实的成绩和背景别硬冲;牙医学全港就港大这一家独苗,竞争激烈程度不用多说,实力不够真的别凑数。想捡漏的话可以看看新专业,比如碳中和科学,刚开设没几年,竞争相对小;还有数据与政策研究,有政府定向培养,毕业基本不用愁就业,稳得很。不过也要避雷,像哲学这类纯理论专业,就业率常年垫底,除非是真心热爱想搞学术,不然别轻易选,免得毕业找工作犯难。
聊聊港大奖学金的 “白嫖” 攻略,能省不少钱。
25 年出了新政策,IB 考到 45 满分,直接能拿 42 万港币的入学奖,覆盖学费还能剩不少;校长奖学金也很给力,GPA3.7 + 就能申请,不仅免宿费,还送研究经费,想搞科研的学生千万别错过;还有个小众福利,碳中和专业有港府补贴,每月给 8000 港币生活补助,基本能覆盖在香港的生活费,相当于读这个专业能省一大笔开支。
26fall 的申请时间线也得盯紧,尤其是 “早申优势” 特别明显。
第一轮截止是 2025 年 11 月 15 日,早申的录取率差不多是常规申请的两倍,千万别拖到后面;终极截止是 2026 年 2 月 7 日,但热门专业往往会提前满员,建议至少提前 2 个月提交材料,留足缓冲时间。国际生要注意语言成绩,10 月前必须考出雅思 7+(小分 6.5+)或者托福 100+,港大对小分卡得很严,差 0.5 都不行,别因为语言卡了申请。
内地生还有些 “潜规则” 得知道,能少走很多弯路。
课程方面,尽量别选粤语授课的,教授板书都是繁体字,本来听课就有语言障碍,记笔记还要适应字体,双重压力下很容易跟不上;宿舍申请也有技巧,St.John's College 最难申,但食堂是米其林级别,餐食特别好,想申的话得提前准备材料,突出自己的综合素质,比如社团经历、志愿服务这些。
大家最关心的港大就业 “真相” 也得跟大家说说。
商院学生进高盛这种投行的概率,是内地普通 985 的 3 倍,金融方向的学生优势很明显;留港福利也不错,IANG 签证放宽到 3 年,在大湾区就业满一定年限还能拿永居;起薪方面,商科毕业生起薪中位数能到 28 万港币 / 年,内地生留港率有 78%,不管是留港还是回内地发展,认可度都很高。
其实港大想要的不是只会考试的 “机器”,而是有潜力的 “未来 leader”—— 不管是学术能力、实践经历,还是对专业的理解,都得展现出自己的独特性。吃透这些干货,提前规划、精准发力,下一个港大 offer 说不定就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