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专业设置明显落后于行业发展,学校每年都是根据学生需求和社会报考热度,最终决定各类专业招生人数。
这样很容易导致各类专业出现盲目扩张,严重滞后于社会需要,最终出现供过于求。比如2025年依然有大量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招生人数超过1500人。
而当前我国互联网行业正处于加速萎缩阶段,市场容纳量已经急剧压缩。2025年校园秋招阶段计算机和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都明显感觉到当前的就业形势很严峻,将来毕业生还会继续增加,可想而知结果会如何。
从今年秋招结果来看,诸多当年都很热门的专业,今年学生都很难找到合适工作,就业率正在持续走低。比如下面四个专业就是典型例子,希望大家能引以为戒。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经过张雪峰老师力捧,从2020年开始成为文科里面炙手可热的专业。但绝大部分学生和家长当时可能理解错误,张雪峰曾经只是提到考编和考公有优势,并不代表着在就业市场中会占据优势。
2021年至2025年,全国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招生人数平均增长率达到18%,每年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已经突破10万。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供应量在2025年达到全新水平。
该专业毕业生到国家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的比例不足5%。何况全国各地中小学又在压缩教师编制规模,语文老师的岗位根本无法消化每年大量供给的毕业生。
从企业端的招聘情况来看,今年秋招各类企业基本没有单独岗位提供给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只有部分出版社和传统报社有少量需求。
更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只能和新闻传播学等专业的学生竞争内容运营或者新媒体运营等岗位,就业现状远不及当年报考预期。更离谱的是,当前高校仍然在扩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招生。
二、药学专业
药学属于医学领域里面的主要专业,但药学又自成体系,主要是研究药物成分、药物生产以及药物的运输和管理等,实则和临床医学专业有着本质区别。
2015年到2023年,药学专业的热度都位居全国所有专业的前列,当时国家大力投资医药行业,而且出台有很多优惠政策,大量社会资本也促进药物研发,但如今热度退却,市场红利已经消失殆尽。
普通本科药学专业的毕业生,最主要的就业渠道是考取国家公务员。医院药房招聘的人数极为有限,没有背景或资源的学生,实则很难到这些地方工作。
因此,药学专业更多学生是从事药物生产工作,或者直接选择到药房工作。这两类工作都让很多学生无法接受,毕竟这些工作都属于劳动密集型,工资水平很低,经常需要加班。
最近两年有大量药学专业的学生都是被动失业,大量学生都是在备战考研,希望通过考研能参加药物的研发项目,将来起码能在大中型企业从事研发类工作。
三、动漫设计专业
国产动漫从2015年开始崛起,经历十年发展,确实已经形成许多优质IP,比如熊出没系列和哪吒系列等。因此,全国大量高校都想抓住动漫行业风口,大规模开设动漫设计专业。
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我国开设动漫设计专业的高校已经超过540所(含专科院校),前些年成为设计学领域里面最热门的专业方向。但如今,毕业生的就业却惨不忍睹。
高校动漫设计专业是按照设计学学科的方向进行培养,主要是招收艺术生和普通文科生,大学阶段重视艺术成分培养,而缺乏技术方面的培训,这样和市场需求明显脱节。
动漫市场更需要有技术含量的设计者,要熟练使用各种计算机软件和剪辑软件、特效制作软件等,所以市场需求和动漫设计专业的培养方案格格不入。
如今各类动漫企业更喜欢招收计算机领域里面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这样导致动漫设计专业的学生的大量饭碗被抢走,加上AI技术冲击,导致就业形势变得很严峻。
四、小学教育专业
小学教育是全国师范高校开设的基础专业,包括本科和专科院校都有大规模开设。二胎开放阶段,全国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开始不断走高,2025年毕业生则是达到高峰期。
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就业面临极为严峻的局面,首先是毕业生同质化极为严重,大家都是来自普通高校,又没有实践经验,都只是有教师资格证。
各地教育部门的缩编政策正在陆续实施,已经逐渐从幼儿园蔓延到小学阶段,农村小学出现空心化现象,大量农村小学教师都被迫转移到乡镇或现场教学,导致小学教师岗位需求量锐减。
国家“双减”政策全面限制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发展,压制校外培训机构的教学需求。这些结果都使得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考编以及社会就业方面都变得较为困难。
教育部《关于开展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不再增设就业率过低的专业。而各省教育厅已经明确不再增设小学教育专业点,这是一个极为明显的信号。
以上4个专业曾经都很热门,甚至获得大量高分学生青睐。但是如今毕业生逐年增加,甚至已经陆续达到高峰期,而市场需求量却在急剧下降,所以出现供需矛盾。
这也从侧面说明,并不是报考热门的专业,将来就能很好实现就业。反而是那些小众,没被注意的专业整体就业率保持稳定。
上一篇:我们一起,再写一次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