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留作业“数一万颗豆子”,全家人熬了个通宵,反被老师批评
开心田螺
2025-10-02 15:12:11
0

一道简单的小学作业,竟让一家人熬夜到凌晨。都说教育不是老师一个人的事,学校也再三鼓励家长参与到教育环节中来,可当家长真的为了学生的学习亲力亲为后,得到的却不是夸奖,而是批评。

一位小学老师布置了一项特殊作业:要求学生第二天带一万颗豆子到学校,这个作业听起来简单,可操作起来却令人头大,孩子回家后向父母抱怨:"老师是不是在故意为难我们?"

老师留作业“数一万颗豆子”,全家人熬了个通宵

面对孩子的疑问,这位家长虽然心存疑虑,但仍选择配合完成任务,全家人围坐在客厅,一颗一颗地数着豆子。数到五千颗时,天色已晚。

家人们手指发麻、眼睛酸痛,却仍坚持继续。直到凌晨,他们才勉强完成这项看似荒谬的任务,疲惫不堪地结束了这场"豆子马拉松"。

本以为全家人出动完成的作业,就算得不到老师的表扬,起码也能过关吧?可没想到自己孩子反倒被老师批评了,原来老师第二天看的不是每个学生带了多少豆子,而是问这些豆子是怎么数出来的。

而当这个学生说出“全家人数了一晚上”之后,老师的脸当场就黑了,直接撂下一句“你上课根本没有认真听讲!”孩子委屈的不行,回家就跟父母诉苦,说老师故意针对自己。

家长听后带着一脸怨气找到班主任,质问道:"为什么要布置这种毫无意义的作业?这不仅折磨孩子,更是折腾家长!更可气的是我们数了一晚上,没被表扬就算了,怎么还要被批评?"

可老师接下来的回答却让家长哑口无言。原来这项作业的真正目的并非要求学生机械地数完一万颗豆子,而是希望通过这个任务,引导孩子和家长一起思考更高效的解决方法。

面对特殊作业,家长应该做的不是代劳或盲从,而是引导和支持

老师期待看到的是创新思维,比如使用称重法估算数量、采用十进制分组计数法,或者通过抽样推算总量等,当然老师布置这个作业也并非是故意为难学生,这些思维方法都是课堂上提到的,留这个作业也是希望孩子们能学会将课本上的只是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去。

这才是老师批评孩子“你上课根本没有认真听讲!”的原因,听完了老师的解释,家长是既尴尬又惭愧,只能不停地道歉说是自己冲动了,误会了老师。

小学阶段的这种“特殊作业”越来越多了,也让家长们感到无所适从,但这些作业并非是老师有意刁难,而是素质教育下的必然需求。

老师们越来越倾向于设计需要动手实践、创新思维,或者需要亲子协作的综合性作业,这类作业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在具体完成的过程中,学生和家长都可能陷入思维误区,把原本有助于孩子成长的作业变成了麻烦甚至是折磨。

对于家长来说,面对孩子的作业,应该做的不是代劳或盲从,而是引导和支持。当孩子带回一项看似困难的任务时,家长可以先与孩子一起分析作业要求,然后引导孩子思考解决方案,最后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提供必要的帮助。

这样的过程比完成作业本身更有教育意义。就像数豆子这个作业,如果家长引导得当,可以转化为一次数学思维的训练:通过称重估算、分组计数或抽样统计,孩子不仅学会了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还体验到了思维的力量。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权威发布!同济大学2026年硕...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服务国家、...
初中最新高清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电... 如需全套各科电子课本PDF版(可下载打印) 请关注公众号“禾沐教辅网”( ID: hemujiaof...
初中最新高清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电... 如需全套各科电子课本PDF版(可下载打印) 请关注公众号“禾沐教辅网”( ID: hemujiaof...
别再混淆了!中组部明确这8类才... “铁饭碗”迷思:谁才是真正的公务员?一份清晰的指南 “在政府大楼里上班的,都是公务员吧?”“事业单位...
多地辅警岗位调整,年薪制度被提... 说起辅警,他们是公安队伍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天要协助民警处理各种警务工作,比如维持交通秩序、参与社...
李若彤乘坐高铁出行直呼“稳定性... (来源:羊城晚报) 10月1日,曾饰演小龙女的中国香港演员李若彤发视频点赞高铁外卖,她在高铁上尝试点...
初中最新高清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电... 如需全套各科电子课本PDF版(可下载打印) 请关注公众号“禾沐教辅网”( ID: hemujiaof...
北大 vs 复旦:谁更卷? 本文,也是应一位粉丝的提问而写的文章。 你想读四年就出去工作,在北大和复旦没门!北大和复旦:谁的毕业...
幼儿园教资结构化面试真题与参考... 结构化面试是指面试的内容、形式、程序、评分标准及结果的合成与分析等构成要素按统一制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
当孩子问你问题时,不要遮遮掩掩... 文/婷妈 夏日午后的蝉鸣声中,小区滑梯旁突然响起稚嫩却严肃的童声:“妈妈,为什么姐姐裤子上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