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保研推免季,东南大学却陷入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众多学生爆料,这所在C9之外位列第一梯队的高校,竟然被大规模"鸽穿",招生计划严重不足。
一位成功转投中山大学的学生道出了实情:东南大学招收20多人却向140人发放优营资格,这种悬殊比例让许多学生不得不另寻他校,以规避风险。当东南大学最终联系该学生时,他已经顺利被中山大学录取。
通过这名放弃东南大学、转投中山大学的保研生不难看出,东南大学今年的操作已经让学生不敢去了,也是,一共就打算收20个学生,却给140个人优营的名额,换谁谁敢去?这比例也夸张了。
但知情人透露,这不是东南大学第一次这么搞了,东南大学的推免策略被质疑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学校发保研夏令营一般在8月中旬举办,吸引了众多高水平学生。
入营门槛极高,主要面向985高校专业成绩A/B+的学生,或排名靠前的211院校优秀学生。学校向这些精英学生发放优营资格,却忽视了一个现实:这些学生的实力远超东南大学所能提供的平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很快就被清华、北大和"华五"高校吸纳。
让情况更加复杂的是,东南大学多数学院没有设立预推免环节,学生拿到优营后,往往还会收到其他更具吸引力的录取通知。东南大学把夏令营排在较早时间段,后面的候补学生不敢等待,生怕错失其他机会。谁愿意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别人放弃的可能性上?这种招生策略的短视,最终导致了大规模的生源流失。
不止如此,东南大学的优营竞争激烈程度,也是让不少学生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一位211工科院校的学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作为专业第一名,拥有国家奖学金、SCI一区一作论文、六级证书和20余项竞赛获奖,他依然未能通过东南大学夏令营的筛选。
更讽刺的是,"华五"高校都没有拒绝他,东南大学却连夏令营的门槛都不让他跨过,这种选拔标准的高到畸形,也让许多优秀学生对东南大学感到困惑和失望。
不是这些学生不想去东南大学,实在是风险太高了,即使成功获得优营资格,也不意味着能如愿以偿。一位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放弃了本校推免机会,选择了东南大学的直博项目。可到了9月25日,东南大学招生老师突然通知他,拟录取专业并非他所选,而是被调剂到人工智能方向。
这位学生的家长愤怒地控诉:在人工智能领域,南京大学明显强于东南大学,为何要接受这种不合理的调剂?最终,他们选择了拒绝录取。
原本推免机制就存在不合理之处,可东南大学的候补名单却还是效率低下,多位学生反映,其他高校通常会提前几天了解学生的最终意向,而东南大学则是在9月25日发完拟录取通知后才开始处理候补学生。
当东南大学通知他候补成功时,这些学生要么已经选择了其他学校,真要是等东南大学的候补,那真是黄花菜都凉了。
也只有极少部分真的想去东南大学的学生,才会侥幸觉得自己捡漏了,些原本没获得优营资格的学生,因为前面大量学生放弃而被候补录取。一位家长欣喜地分享:女儿在东南大学夏令营没拿到优营,但处于高位候补,最终因为众多"大佬"放弃而圆梦东南。
招生规模与优营人数严重不匹配、夏令营时间安排不合理、大多数学院没有预推免环节、再加上候补的效率低下,都是早就东南大学今年推免陷入尴尬的重要原因,不知道东南大学来年能否吸取教训,还是继续我行我素成为被学生鸽穿的“清流”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