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北大都在举办公务员模拟考试”,网友:学校催考公比爸妈还积极
开心田螺
2025-10-15 16:48:07
0

人生这片海洋如此广阔,值得我们探索的,远不止那一片领域。

——女同事说

#

点赞、推荐,顺便★标俺们

四舍五入做新东方精神股东!

昨天国考公告出了!年龄放宽到38岁了!

看来今年报名人数又要突破新纪录了,今天国考报名就开始了,也不知道考公人都准备得咋样了?

听说有学生已经考完了公考二模,9月19日,北京大学研究生会发布了《公考辅导第八期:行测、申论模拟考试》的通知。

图源微信公众号@北京大学研究生会

在光华管理学院的阶梯教室里,学生们手机被统一放置,座位保持间隔,考试时间也被严格设定。

数百人埋头答题,场景仿佛重回高考考场——只是这一次,他们争取的不再是大学录取通知书,而是一张进入体制的“船票”。

图源微信公众号@北大环院人

这样的模拟考试并不是个别现象。

从北京大学的“政管杯”公务员面试模拟大赛,到广东财经大学举办的公务员模考大赛, 越来越多高校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开卷考公培训。

与此同时,考公考编竞争已进入白热化。

近日,四川、上海、山东等多地进一步放宽了考编年龄限制。如四川省眉山市、遂宁市宣布将下半年事业单位的招聘年龄放宽到本科38周岁及以下,研究生43周岁及以下。

考公热让大家共同卷入了一场以“上岸”为目标的备考竞赛。只是当大学出现“考公预备营”,很多人疑惑:

高校为何会成为考公热的推动者?这代年轻人对“上岸”的坚持,又反映出怎样的时代特征?

1

高校“考公模拟班”遍地开花

近年来,越来越多高校加入举办公务员模拟考试的行列,形式从模考延伸至大赛,覆盖从顶尖985到普通本科的各类院校。

公务员模拟考试已在全国众多高校推开,从顶尖的985高校到普通地方院校,都陆续参与到这场“考公备战”中。

仅2024年,北大就组织了六次线下模考,每次限500人,都迅速报满。

南京大学推出了“政管杯”公务员面试模拟大赛。

有的高校甚至把心思动在了课程设置上。

西南大学开设“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微专业,将申论写作、行测等内容纳入学分。

东北林业大学开设“政府治理与公务员能力”课程,侧重公文写作与政策分析。

图源网络

并且,高校在公考辅导上做得越来越细致。

各大学不再只盯着笔试,而是把服务延伸到了面试、选岗,甚至心理调适,打造出一条龙式的备考支持。

北京大学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他们的“公考辅导系列”已经形成一套完整服务:先上训练营,再参加模考,考完还有精讲和一对一反馈。

参加过这个项目的小津表示,训练营那两周特别充实,周末全天上课,帮自己这个什么都不懂的小白很快找到了备考节奏。

考完之后,系统不仅给出分数排名,还会逐段点评申论作文、分析行测解题思路,真正做到了边考边学、考完就改。

图源微信公众号@北京大学研究生会

面试辅导也越来越受重视。

南京大学的“政管杯”公务员面试模拟大赛就很有特色,他们设置多轮淘汰,模拟真实考场的紧张氛围。

评委中有教授,也有已经考上公务员的学长学姐,他们会仔细点评考生的现场表现、说话逻辑,甚至仪态举止。

广东财经大学还把服务拓展到了报考环节。

除了模考,他们新增了“岗位填报指导”和“区域竞争分析”,根据往年数据,帮学生更科学地选报志愿。

负责老师认为:

“不同地区、不同岗位,竞争激烈程度差别很大。会报,本身也是一种竞争力。”

从单纯组织考试,到构建起完整的备考支持体系,可以看出高校不仅重视公考,还越来越懂公考。

2

高校为何“卷”起考公培训?

在学生需求与机构借力的驱动下,高校纷纷加码考公辅导。

NO.1

从考研卷到考公:

学生选择,学校配合

近年来,不少地区开始放宽公务员考试的年龄限制。

以上海为例,2025年执法类公务员考试将报考年龄上限从35岁调整至38周岁;江苏、山东等地也对高学历人才放宽至40周岁

这一政策为更多处在职业转型期或曾有工作经验的考生提供了机会。

然而,年龄限制的松动,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扩大了考生的基数。

这让应届考公从大学生的“选择之一”,变成了“如果错过,就可能丧失了最佳上岸机会”。

因此,越来越多大学生选择应届考公,学校也自然越来越重视。

看到高校纷纷开设公考培训,有网友笑称:

“在催考公这件事上,学校比爸妈还积极。”

这背后其实是就业环境的变化。

2025年国考报名人数已突破340万,而考研人数却在连续增长八年后首次下降。

图源网络

面对这样的趋势,各高校不再把公考辅导当作零散的就业服务,而是把它摆在了更重要的位置。

一位985高校就业办老师说得直白:

“看到其他学校的‘上岸率’提高,我们当然也得跟上。这不光是学生在竞争,学校之间也在竞争。”

这一变化也折射出高校培养思路的调整。

当“求稳”成为越来越多毕业生的首选,高校的教学内容也在向公共部门的需求靠拢。

比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开设的“公务员能力与治理现代化”课程,内容紧贴考试大纲;东北林业大学的“政府治理与公务员能力”课,重点训练公文写作和政策分析能力。

图源网络

各校主动加入这场“内卷”,表面上是助推学生上岸,实际上也是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对自身定位和责任的再次审视。

NO.2

公考机构卷进校园:

学校牵线,学生受益

如今走进大学校园,会发现不少公考辅导活动都有培训机构的影子。

这种校企合作,正在成为高校帮助学生备考的新方式。

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与粉笔教育合作举办公务员模考。

参加考试的同学不仅能获得京东卡作为奖励,还能免费领取备考课程。

为了方便评卷,考试结束后,学生们通过APP上传答案,很快就能收到详细的成绩分析。

对学生们来说,这些合作带来的最直接好处,就是能免费享受到专业的备考资源。

家庭条件一般的同学,也能通过学校的这些活动,获得系统的备考指导。

图源网络

对于学校来说,如何平衡教育资源与商业合作,如何确保这些合作真正服务于学生的需求,也成了需要仔细考量的问题。

一位辅导员表示:

“我们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希望帮学生找到靠谱的备考资源。但在选择合作方时,确实需要更加审慎。”

如今,校企合作备考已经成为高校校园里的一道独特风景。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为学生争取资源,学生获得备考支持,而如何让这种合作更加规范、透明,让同学们真正受益,仍是各方都在探索的方向。

3

年轻人为什么都想“上岸”?

如今,“上岸”成了很多学生共同的目标。

这不仅是个人选择,更像是一种时代的情绪。

NO.1

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求“稳”?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逃离大厂、奔向体制”成了不少名校毕业生的选择。

这背后,其实是年轻人对体制外就业市场的担忧,大家都想找一个能端得稳的“铁饭碗”。

某西南985大学毕业生小雪的经历就很有代表性。

她曾经梦想成为一名游戏制作人,喜欢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环境。

但家庭的变故让她不得不回到现实。

“家里不但没办法给我兜底,还需要我尽快反哺,一旦我的工作出了问题,全家的经济来源都会断掉。”

“所以对于我来说,工作的稳定性是第一位的。”

家庭的经济问题让她在求职时缺乏底气,最终这个心怀制作人梦想的女孩,还是加入了考公大军。

图源网络

体制外的工作强度,也让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

小茉在私企工作过,虽然收入不错,但加班到凌晨两点是常事。

“精神压力太大了。”

“想要不被优化,就得拼命卷。”

图源网络

一位985高校的就业指导老师分析:

“当外面的工作给不了足够的安全感时,大家自然会流向更稳定的地方。”

这种求稳的心态,甚至改变了许多年轻人的职业规划路径。

小东在香港大学硕士和成都公务员之间,选择了后者。

这个决定很现实,去香港读书要花30多万,而公务员工作马上就有收入。

更重要的是,他通过多方渠道了解到,以前港大毕业找到年薪20万的工作不在话下,现在却不容易了。

图源网络

在他看来,高学历更像是一种消费,而不是投资,考公反而成了更实在的选择。

当“去大城市闯荡”、“进大厂拼搏”不再是理所当然的选择,当“稳定”比“高薪”更吸引人,这不仅是年轻人在不确定时代的理性选择,也反映了整个社会正在发生的变化。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意识到:学历光环正在褪色,体制外的就业通道收窄。

即便是顶尖高校的毕业生,也不得不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

图源网络

在这种背景下,“求稳”不再是保守,而成为了一种理性的生存策略。

NO.2

“上岸”之后,未必心安

当很多年轻人把“上岸”看作解决一切问题的答案时,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王芳教授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人们对所谓的‘彼岸’灌注了过多美好的想象,好像只要这个目标达成,舒适、安定、成功等都会随之而来。”

实际上,这种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件事上的心态,反而可能让人陷入新的迷茫。

小诗在进入体制后,发现体制内的工作并不像外界想的那样轻松,收入也比预期更低。

但小诗为了进入体制内,已经付出了太多沉没成本,再也没有勇气走出围城。

为了考上,小诗曾每天高强度学习,没时间维系朋友关系,放弃了所有爱好,甚至顾不上自己的身体。

由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备考上,她的履历一片空白,再进入就业市场也处于劣势。

图源网络

更值得思考的是,所谓的“稳定”也在发生变化,有些地方的编制岗位甚至出现了发不出工资的情况。

同时,社保制度改革的推进,也意味着体制内的福利待遇可能面临调整。

所有这些都在提醒我们,没有哪个选择能保证一辈子的安稳。

这场由高校、机构、学生共同参与的"上岸"竞赛,表面上是对就业压力的应对,实质上已成为一代人对时代不确定性的集体回应。

然而,体制内的岗位解决了生存的焦虑,却未必能安放自由的灵魂;提供了稳定的保障,却也可能限制生命的张力。

当所有人都在朝着同一个方向奔跑时,保持自己的节奏、想清楚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可能比跟着大家往前冲更重要。

参考资料:

[1]Vista看天下-“连北大都在举办公务员模拟考试”,985名校正推着学生上岸

[2]人物-年轻人不考研,去考公了

[3]大碗Pro-考公考编潮,愈演愈烈

[4]一木学者-340万年轻人“卷”进考公热潮:我们该冷静下来,想想这背后的真相

面对小朋友,新东方有编程、美术、机器人、科学等素质课程,也有口才、写字、脑力、故事表演等素养课程,还有游学营地喔;

面对高中生、大学生,有留学咨询、出国考试、大学四六级、考研、专升本、成人英语;

反正,我们提供全程体系化教育教学解决方案,只要是你想学的,我们都有(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河口区湖滨新区幼儿园开展地震应... 为提升全体师幼地震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能力,保障师幼生命安全,10 月 14 日下午 3 时,河口区湖...
一高中给学生吃隔夜米饭,“剩菜...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山东烟台市中英文高级中学食堂存在用隔夜米饭做蛋炒饭、“剩菜兑水”等问题,引发广泛...
高中生独创“二维码”字体,一笔... 古人云:“字如其人,人如其名”。一手好字,不仅是一个人心性和门面的代表,更能让人加深印象。尤其在考试...
纪老师精品课堂:高考语言文字运... 需要课件的,请使用下面的下载链接自行下载 ...
青年夜校加开秋季班场次 (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钟淑婷 本报讯 10月11日,秀洲区青年夜校秋季班嘉兴南...
【九图有声】“快乐读书吧”经典... 快乐读书吧 经典集结 给孩子的文学启蒙故事 童年的阅读,是照进心灵的第一缕光。它带孩子穿越时空,结识...
90%家长都做错了!北大学长的... 最近《欢乐家长群2》正在热播,剧中辅导作业的场景,总能让爹妈们看着看着就感叹“这不就是我家吗”。现实...
夸出孩子内驱力的万能公式 “你怎么又要催才写作业?上次夸你写得好,白夸了?”“刚夸完你收拾玩具,怎么今天又扔一地?”不少家长发...
西京学院: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师生... 近日,西京学院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让饱满浓厚的爱国情感播洒在西京园的每个角落,呈现出一堂深刻生...
国考年龄放宽,35岁+的职场人... 国考年龄放宽,35岁+的职场人迎来"第二春"?中年转体制的机 公务员考试年龄限制的松动,如同一颗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