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这片海洋如此广阔,值得我们探索的,远不止那一片领域。
——女同事说
#
点赞、推荐,顺便★标俺们
四舍五入做新东方精神股东!
昨天国考公告出了!年龄放宽到38岁了!
看来今年报名人数又要突破新纪录了,今天国考报名就开始了,也不知道考公人都准备得咋样了?
听说有学生已经考完了公考二模,9月19日,北京大学研究生会发布了《公考辅导第八期:行测、申论模拟考试》的通知。
图源微信公众号@北京大学研究生会
在光华管理学院的阶梯教室里,学生们手机被统一放置,座位保持间隔,考试时间也被严格设定。
数百人埋头答题,场景仿佛重回高考考场——只是这一次,他们争取的不再是大学录取通知书,而是一张进入体制的“船票”。
图源微信公众号@北大环院人
这样的模拟考试并不是个别现象。
从北京大学的“政管杯”公务员面试模拟大赛,到广东财经大学举办的公务员模考大赛, 越来越多高校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开卷考公培训。
与此同时,考公考编竞争已进入白热化。
近日,四川、上海、山东等多地进一步放宽了考编年龄限制。如四川省眉山市、遂宁市宣布将下半年事业单位的招聘年龄放宽到本科38周岁及以下,研究生43周岁及以下。
考公热让大家共同卷入了一场以“上岸”为目标的备考竞赛。只是当大学出现“考公预备营”,很多人疑惑:
高校为何会成为考公热的推动者?这代年轻人对“上岸”的坚持,又反映出怎样的时代特征?
1
高校“考公模拟班”遍地开花
近年来,越来越多高校加入举办公务员模拟考试的行列,形式从模考延伸至大赛,覆盖从顶尖985到普通本科的各类院校。
公务员模拟考试已在全国众多高校推开,从顶尖的985高校到普通地方院校,都陆续参与到这场“考公备战”中。
仅2024年,北大就组织了六次线下模考,每次限500人,都迅速报满。
南京大学推出了“政管杯”公务员面试模拟大赛。
有的高校甚至把心思动在了课程设置上。
西南大学开设“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微专业,将申论写作、行测等内容纳入学分。
东北林业大学开设“政府治理与公务员能力”课程,侧重公文写作与政策分析。
图源网络
并且,高校在公考辅导上做得越来越细致。
各大学不再只盯着笔试,而是把服务延伸到了面试、选岗,甚至心理调适,打造出一条龙式的备考支持。
北京大学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他们的“公考辅导系列”已经形成一套完整服务:先上训练营,再参加模考,考完还有精讲和一对一反馈。
参加过这个项目的小津表示,训练营那两周特别充实,周末全天上课,帮自己这个什么都不懂的小白很快找到了备考节奏。
考完之后,系统不仅给出分数排名,还会逐段点评申论作文、分析行测解题思路,真正做到了边考边学、考完就改。
图源微信公众号@北京大学研究生会
面试辅导也越来越受重视。
南京大学的“政管杯”公务员面试模拟大赛就很有特色,他们设置多轮淘汰,模拟真实考场的紧张氛围。
评委中有教授,也有已经考上公务员的学长学姐,他们会仔细点评考生的现场表现、说话逻辑,甚至仪态举止。
广东财经大学还把服务拓展到了报考环节。
除了模考,他们新增了“岗位填报指导”和“区域竞争分析”,根据往年数据,帮学生更科学地选报志愿。
负责老师认为:
“不同地区、不同岗位,竞争激烈程度差别很大。会报,本身也是一种竞争力。”
从单纯组织考试,到构建起完整的备考支持体系,可以看出高校不仅重视公考,还越来越懂公考。
2
高校为何“卷”起考公培训?
在学生需求与机构借力的驱动下,高校纷纷加码考公辅导。
NO.1
从考研卷到考公:
学生选择,学校配合
近年来,不少地区开始放宽公务员考试的年龄限制。
以上海为例,2025年执法类公务员考试将报考年龄上限从35岁调整至38周岁;江苏、山东等地也对高学历人才放宽至40周岁。
这一政策为更多处在职业转型期或曾有工作经验的考生提供了机会。
然而,年龄限制的松动,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扩大了考生的基数。
这让应届考公从大学生的“选择之一”,变成了“如果错过,就可能丧失了最佳上岸机会”。
因此,越来越多大学生选择应届考公,学校也自然越来越重视。
看到高校纷纷开设公考培训,有网友笑称:
“在催考公这件事上,学校比爸妈还积极。”
这背后其实是就业环境的变化。
2025年国考报名人数已突破340万,而考研人数却在连续增长八年后首次下降。
图源网络
面对这样的趋势,各高校不再把公考辅导当作零散的就业服务,而是把它摆在了更重要的位置。
一位985高校就业办老师说得直白:
“看到其他学校的‘上岸率’提高,我们当然也得跟上。这不光是学生在竞争,学校之间也在竞争。”
这一变化也折射出高校培养思路的调整。
当“求稳”成为越来越多毕业生的首选,高校的教学内容也在向公共部门的需求靠拢。
比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开设的“公务员能力与治理现代化”课程,内容紧贴考试大纲;东北林业大学的“政府治理与公务员能力”课,重点训练公文写作和政策分析能力。
图源网络
各校主动加入这场“内卷”,表面上是助推学生上岸,实际上也是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对自身定位和责任的再次审视。
NO.2
公考机构卷进校园:
学校牵线,学生受益
如今走进大学校园,会发现不少公考辅导活动都有培训机构的影子。
这种校企合作,正在成为高校帮助学生备考的新方式。
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与粉笔教育合作举办公务员模考。
参加考试的同学不仅能获得京东卡作为奖励,还能免费领取备考课程。
为了方便评卷,考试结束后,学生们通过APP上传答案,很快就能收到详细的成绩分析。
对学生们来说,这些合作带来的最直接好处,就是能免费享受到专业的备考资源。
家庭条件一般的同学,也能通过学校的这些活动,获得系统的备考指导。
图源网络
对于学校来说,如何平衡教育资源与商业合作,如何确保这些合作真正服务于学生的需求,也成了需要仔细考量的问题。
一位辅导员表示:
“我们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希望帮学生找到靠谱的备考资源。但在选择合作方时,确实需要更加审慎。”
如今,校企合作备考已经成为高校校园里的一道独特风景。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为学生争取资源,学生获得备考支持,而如何让这种合作更加规范、透明,让同学们真正受益,仍是各方都在探索的方向。
3
年轻人为什么都想“上岸”?
如今,“上岸”成了很多学生共同的目标。
这不仅是个人选择,更像是一种时代的情绪。
NO.1
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求“稳”?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逃离大厂、奔向体制”成了不少名校毕业生的选择。
这背后,其实是年轻人对体制外就业市场的担忧,大家都想找一个能端得稳的“铁饭碗”。
某西南985大学毕业生小雪的经历就很有代表性。
她曾经梦想成为一名游戏制作人,喜欢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环境。
但家庭的变故让她不得不回到现实。
“家里不但没办法给我兜底,还需要我尽快反哺,一旦我的工作出了问题,全家的经济来源都会断掉。”
“所以对于我来说,工作的稳定性是第一位的。”
家庭的经济问题让她在求职时缺乏底气,最终这个心怀制作人梦想的女孩,还是加入了考公大军。
图源网络
体制外的工作强度,也让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
小茉在私企工作过,虽然收入不错,但加班到凌晨两点是常事。
“精神压力太大了。”
“想要不被优化,就得拼命卷。”
图源网络
一位985高校的就业指导老师分析:
“当外面的工作给不了足够的安全感时,大家自然会流向更稳定的地方。”
这种求稳的心态,甚至改变了许多年轻人的职业规划路径。
小东在香港大学硕士和成都公务员之间,选择了后者。
这个决定很现实,去香港读书要花30多万,而公务员工作马上就有收入。
更重要的是,他通过多方渠道了解到,以前港大毕业找到年薪20万的工作不在话下,现在却不容易了。
图源网络
在他看来,高学历更像是一种消费,而不是投资,考公反而成了更实在的选择。
当“去大城市闯荡”、“进大厂拼搏”不再是理所当然的选择,当“稳定”比“高薪”更吸引人,这不仅是年轻人在不确定时代的理性选择,也反映了整个社会正在发生的变化。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意识到:学历光环正在褪色,体制外的就业通道收窄。
即便是顶尖高校的毕业生,也不得不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
图源网络
在这种背景下,“求稳”不再是保守,而成为了一种理性的生存策略。
NO.2
“上岸”之后,未必心安
当很多年轻人把“上岸”看作解决一切问题的答案时,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王芳教授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人们对所谓的‘彼岸’灌注了过多美好的想象,好像只要这个目标达成,舒适、安定、成功等都会随之而来。”
实际上,这种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件事上的心态,反而可能让人陷入新的迷茫。
小诗在进入体制后,发现体制内的工作并不像外界想的那样轻松,收入也比预期更低。
但小诗为了进入体制内,已经付出了太多沉没成本,再也没有勇气走出围城。
为了考上,小诗曾每天高强度学习,没时间维系朋友关系,放弃了所有爱好,甚至顾不上自己的身体。
由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备考上,她的履历一片空白,再进入就业市场也处于劣势。
图源网络
更值得思考的是,所谓的“稳定”也在发生变化,有些地方的编制岗位甚至出现了发不出工资的情况。
同时,社保制度改革的推进,也意味着体制内的福利待遇可能面临调整。
所有这些都在提醒我们,没有哪个选择能保证一辈子的安稳。
这场由高校、机构、学生共同参与的"上岸"竞赛,表面上是对就业压力的应对,实质上已成为一代人对时代不确定性的集体回应。
然而,体制内的岗位解决了生存的焦虑,却未必能安放自由的灵魂;提供了稳定的保障,却也可能限制生命的张力。
当所有人都在朝着同一个方向奔跑时,保持自己的节奏、想清楚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可能比跟着大家往前冲更重要。
参考资料:
[1]Vista看天下-“连北大都在举办公务员模拟考试”,985名校正推着学生上岸
[2]人物-年轻人不考研,去考公了
[3]大碗Pro-考公考编潮,愈演愈烈
[4]一木学者-340万年轻人“卷”进考公热潮:我们该冷静下来,想想这背后的真相
面对小朋友,新东方有编程、美术、机器人、科学等素质课程,也有口才、写字、脑力、故事表演等素养课程,还有游学营地喔;
面对高中生、大学生,有留学咨询、出国考试、大学四六级、考研、专升本、成人英语;
反正,我们提供全程体系化教育教学解决方案,只要是你想学的,我们都有(嘻~)
下一篇:苏州英国硕士留学中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