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江凝
新媒体时代,短视频、直播、社交媒体等广泛普及改变了传统媒体主导的信息传播格局,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方式、价值取向和学习习惯等发生了显著变化。面对海量信息的冲击,传统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教学模式单一、互动性弱等局限性日益凸显,难以有效回应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在此背景下,如何借助新媒体平台和数字化技术突破时空限制、激活教育资源、创新教学范式,成为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亟待破解的课题之一。
构建思政教育平台。新媒体时代,应积极主动构建多元化平台,整合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以及学习通、中国大学慕课(MOOC)等在线学习平台,打造一体化的思政教育平台,以适应青年学子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整合各平台的特色功能,分设思政资讯发布、课程资源素材、互动讨论交流、作业任务提交等不同的功能分区,以满足新时代思政教育教学创新发展的实际需求。安排专业人士管理平台,及时更新平台内容,实时监测、动态追踪用户行为,以提升平台的使用效果。完善平台准入机制,加强技术防护,以防止不良信息的传播和扩散,达到保护数据信息安全的目的。平台界面设计应当简洁明了,使用方式要方便快捷,以降低学生和教师的使用门槛。
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制作高质量的短视频是重要方式之一。思政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将相对复杂抽象的思政理论知识点拆解成一个个短小精炼的视频,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真实的案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关注时政热点,增强思政教育内容的时代感与吸引力。对于辅导员而言,则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依托新媒体平台实时获取时政热点,将学生可能感兴趣或者具有一定思政教育意义的内容融入主题班会设计环节中,使得思政教育和价值引领更加贴近时代、更加贴近生活,有效激发学生对于思政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打造线上线下融合教育模式。线上线下融合教育模式是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创新方向。课前,思政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及重点内容,在线上学习平台发布预习任务,同时为学生推送相关的学习资料,帮助其提前了解和明晰课堂教学内容。课上,思政教师可收集学生在预习阶段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之处,针对共性部分进行讲解,而后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和心得分享,并针对个性问题进行一对一答疑解惑,通过交流互动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课后,辅导员作为承担思政教育重任的另一关键主体,可以通过在微博、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创建专属账号,定期发布与思政教育和价值引领相关的短视频,引导学生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心得和见解,以此来有效扩充思政教育的阵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培养思政教师新媒体素养。培养思政教师的新媒体素养是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实现思政教育创新的坚实保障。开展新媒体技能培训。高职院校可以定期组织开展专项培训,邀请新媒体领域的专家学者、优秀教师等进校为思政队伍详细讲解新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操作方式等内容,帮助其提升新媒体素养和应用能力。思政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将新媒体平台和技术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高职院校应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思政教师主动拥抱新媒体技术,积极开展新媒体思政育人。对于在网络思政育人方面取得一定成果的思政教师,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和荣誉表彰,并将其作为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指标,以此来激励更多思政教师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身新媒体素养的提升上来,进而提升思政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思政教育的创新永无止境,需要教育者始终以开放的胸怀拥抱变革、以坚定的信念守护初心、以创新的智慧探索路径,致力于在新媒体时代的广阔天地中书写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崭新篇章,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