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不妨“留半句”
开心田螺
2025-10-31 02:08:09
0

教师的语言不仅是传递知识的工具,更是点燃思维的火焰。初登讲台的教师常习惯于“倾囊相授”,生怕讲不透、说不全。然而,教学的艺术有时恰恰在于“克制”——话到嘴边留半句,反而能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与深度。

“留半句”是智慧的留白,它源于对学生认知规律的尊重。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教学应略高于学生现有水平,引导其跨越思维断层。教师若总是代劳思考,学生便失去跳跃的机会。而“留半句”,正是递出一根思维的“竿”,鼓励学生自己“跳起来”。

这种“留白”不是随意省略,而是有策略的引导。以下场景中尤为见效:

一是概念理解。讲解“法治”一词,不急于给出定义,而是列举生活实例后问:“这些现象共同体现的是什么?”

二是原理推导。分析“市场调节”后,留出思考空间:“若完全依赖市场,可能带来什么问题?”

三是价值辨析。讨论“效率与公平”的冲突,不直接给出结论,而是反问:“你认为应如何平衡?为什么?”

“留半句”要取得实效,教师还需辅以恰当的引导策略。例如,先让学生独立沉思,再组织小组交流,减轻作答压力;对学生不完整的回答,及时捕捉亮点,追问“能再补充吗”“你的依据是什么”;最后,教师需对多元答案进行梳理,赋予学生“思考被认可”的成就感。

“留半句”的本质,是让渡教师的话语权,成就学生的思考权。课堂因此不再是知识的单向传输,而成为思维的共生之地。教师若能在关键处稍作停顿、留出空白,往往能收获“此时无‘话’胜有‘话’”的教学效果。

(作者系湖北省英山县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政治教研员、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中国教育报》2025年10月27日 第05版

作者:刘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课堂提问不妨“留半句” 教师的语言不仅是传递知识的工具,更是点燃思维的火焰。初登讲台的教师常习惯于“倾囊相授”,生怕讲不透、...
帮推|师生主题时光第1期:“人... 活动介绍 当前,我校正处在“双一流”建设与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的关键时期。校团委致力于系统性打造“法大...
言传身教怎么做?这个穿旧衣的宰... 传播正确家教理念·普及科学养育知识 在物质丰盈的今天,我们该如何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何让“廉洁...
刚刚,南京这所名校发布! 今天 南京市金陵河西学校小学部 正式发布 《“亲子熄屏”倡议书》 面向全校学生及家长发起 “每天熄屏...
孩子出现失误时,别急着批评,说...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也难免会出现失误和问题。当孩子出现失误或者犯了小错误的时候,...
速递!教育部公布2025—20... 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确定47项竞赛活动为2025—2028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跟小编一...
“父母没本事,孩子别学法”,父... 父母没有本事,往往会觉得自己帮不上孩子的忙,还有可能拖孩子的后腿。就比如同样是上学,有些孩子一毕业,...
2025年职校生突围指南:跨领... 一专多能,打破就业边界 在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2025年,职校毕业生正迎来全新的就业图景。行业数据...
首届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赛... 10月26日,2025“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之首届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赛项...
沈北新区蒲河满族学校邀请王刚老... 家校携手是教育最美的模样,双向奔赴是成长最强的力量。10月30日,2025年秋季学期家长委员会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