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条“心”措施 护航成长时
开心田螺
2025-10-31 18:57:51
0

10月9日,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音乐心理治疗师,带领秦皇岛市第七中学玉龙湾校区学生,体验趣味音乐心理游戏“欢快旋律来拍手”。

曹建雄摄(人民视觉)

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公众关注,不同学段的孩子面临着各自的成长烦恼。为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水平,促进身心健康成长,教育部日前发布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简称《十条措施》),涵盖减轻作业负担、保障充足睡眠、净化网络环境、健全部门协同防护机制等方面,共同为青少年织就一张心理健康防护网。

立足儿童立场

在有效缓解学生考试升学焦虑方面,教育部提出,要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严控书面作业总量,严禁布置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鼓励每周设置一天“无作业日”。规范考试管理,减少日常测试频次,合理设置考试难度,不得以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巩固校外培训治理成果,继续严控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规范非学科类培训,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

有序推进中考改革,加快扩大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到校,开展均衡派位招生试点,缓解学生和家长升学焦虑。全面落实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综合性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生命教育、青春期教育和挫折教育,提升学生适应环境、调适情绪、应对压力等方面能力,增强心理韧性和心理免疫力。

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学校党委书记刘希娅看来,《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的突出亮点在于,它从科学规律和治理创新的角度,精准找到了长期以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深层次问题。“这些举措是对《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具体贯彻和有力执行,通过抓住主要矛盾解决问题,既有效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更是从机制上推动教育生态的改良。”她说。

同时,建立监测预警和干预机制。教育部提出,推进建设全国学生心理健康监测预警系统,每年组织开展1次心理健康抽样监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每年监测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工作开展情况。督促指导地方建设监测预警系统,完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发现、预警、干预处置机制,推进分级响应模式。统筹规范学生心理健康测评,每名学生每学年接受心理测评一般不超过1次。

小切口更具可行性

从小切口入手,使得《十条措施》具有很强的落地性、指导性与可行性。

刘希娅说:“《十条措施》的每一项都聚焦具体问题,给出了清晰可操作的解决方案,让文件不仅停留在‘纸面’上。”

比如,在保障学生充足睡眠时间方面,《十条措施》明确提出,“合理安排学校上下学时间,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教学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应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严格执行睡眠管理规定,坚决遏制超时学习等违规行为,防止学业过重、无序竞争挤占睡眠时间。将学生睡眠状况纳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体育运动能促进大脑释放内啡肽等神经递质,有效缓解压力和焦虑,提升情绪状态。同时,规律的体育锻炼还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社交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科学研究表明,定期参与体育活动的中小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显著优于不参与或少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

基于此,在全面落实“体育每天2小时”方面,《十条措施》提出,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能够按规定课时开展体育锻炼,普遍开展“班级赛”“年级赛”等全员性体育比赛活动,打造“能出汗”的体育课。鼓励学校与社区合作开放周边运动场馆,为学生放学后开展体育锻炼提供场所保障。鼓励推行“课间15分钟”,延长学生课间活动时间,丰富课后服务体育项目,增加学生户外活动时长。开展健康学校建设试点,探索一揽子解决近视、肥胖、心理健康等学生身心健康突出问题的有效机制模式。

疏堵结合体现政策智慧

作为互联网原住民,近年来,一些中小学生沉迷手机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对于智能终端的疏堵,考验着政策制定的智慧。

2018年8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体育总局等八部门就曾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其中提出“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2021年,教育部再次印发通知,要求中小学生确有需求将手机带入课堂的,要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本次发布的《十条措施》同样提到要培养学生健康用网习惯。其中提出,规范管理学生带入学校的智能终端产品,严禁将手机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鼓励学生和家长共同开展“息屏行动”,减少对网络过度依赖。

教育部门也要会同有关部门压实网站平台监管责任,优化算法推荐机制,不得向学生推送危害心理健康的各类信息,坚决遏制“贩卖焦虑”“诱导内卷”等违规行为。持续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推广应用“未成年人模式”,加强动漫、短视频、微短剧、网络综艺和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等管理。

在优化校园心理支持环境方面,实施中小学“护苗行动”,及时化解学生间存在的矛盾冲突,坚决防止各类学生欺凌行为。利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赋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支持地方探索开发“AI心理助手”“智能减压室”,为学生提供心理问题初步识别、即时心理支持和情绪疏导等。

值得关注的是,在学生心理健康关爱工作中,面向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以及单亲家庭儿童等特殊学生群体,教育部提出,要建立“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档案,实行建档立卡管理;改善寄宿制学校条件,加强对寄宿学生的生活照料和安全管护。(人民日报海外版 记者 孙亚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口述历史与辛亥革命研究”国际... 活动现场 10月26日下午,孙文与辛亥——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暨“口述历史与辛亥革命研究”国...
师生们的精彩留言第二部分 每每看到这些精彩的留言,就感慨有很多有才华老师其实早就看清楚了这些“专家”的嘴脸。且看专家们年复一年...
江南大学就业考研好不好?300... 当求职竞争日益激烈,一所大学的校友网络正成为比排名更关键的"隐形资产"。之所以会有这种说法,是因为排...
烟台市2026年高考报名须知 山东省202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即将开始,拟参加春季高考、夏季高考的考生均需在规定时间内...
2025成都市出国留学中介有哪... 2025成都市出国留学中介有哪些公司 一、2025年成都市出国留学中介有哪些公司 计划在2025年...
多地探索 中小学春秋假到底怎么... 今年以来,多地陆续发文开始探索实施春秋假。 湖北恩施:秋假开启 中小学生可享9天假期 10月27日,...
两种文化的交织:一位中国教师的... 李彤彤和她的学生们 在靠近俄中边境的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住着一位中国教师李彤彤(音)。这位黑河姑...
教育,不是修理孩子,而是修炼自... 有段时间,我觉得自己挺荒唐。 明明读过几十本育儿书,听过一堆专家讲座,知道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信任...
孩子偏科又“摆烂” 怎样点燃他... 孩子刚上初一,就出现偏科问题,还对数学抱着“摆烂”心态不肯学,身为家长既着急又无措,该怎样帮他走出困...
两大数学奖项同时颁给王虹!北大... 文章来源:量子位。 两项重量级数学大奖同天颁发,获奖者中都有 王虹。 国际数学界的2025塞勒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