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彤彤和她的学生们
在靠近俄中边境的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住着一位中国教师李彤彤(音)。这位黑河姑娘2017年起在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孔子学院教授汉语,同时攻读副博士学位,生活中兼容俄中两种文化。接受《阿穆尔真理报》采访的她讲述了在布拉戈维申斯克的趣事,比如给在中国的女儿带黑面包、用“俄罗斯方法”教育孩子。
李彤彤毕业于黑河学院俄语师范专业,一毕业就到了俄罗斯。她决定前往布拉戈维申斯克教汉语,但在俄罗斯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刚到俄罗斯时,因为担心出错,别人听不懂自己的俄语,她不敢说俄语。但现在语言障碍已成为过去。她笑着回忆说:“没想到俄罗斯人说话会吞音,而且语速非常快。他们的口语和中国老师教的完全不一样。刚到时我迷了路,便试着向一位市民问路。他回答得太快了,我一下子懵了。后来他清楚地慢慢重复了一遍,我就全听懂了!”
李彤彤刚开始不习惯俄罗斯饮食。她说:“第一次吃抓饭,对我来说简直是灾难。里面油太多了,全是肥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适应当地饮食,现在已能愉快地享用抓饭和红菜汤了。李彤彤还发现了俄餐的一大主要优点。“俄餐比较单调,那是因为它是纯天然的,健康又有营养。”
她在教学中总会问学生一个关键问题:你为什么学中文?她分享经验说:“汉语无疑很难学。对学习复杂语言的人来说,认识并理解自己的动机很重要。如果学生说是爸爸妈妈逼他来的,那我就知道他不会认真学,因为他没有自己的动机。”她还提到,由于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和黑河两座城市距离很近,经常去黑河的俄罗斯学生会从那里学会新词,这能让他们更快地掌握复杂的汉语。
新冠疫情暴发后,李彤彤回到黑河,在当地一所高校任教期间,结识了现在的丈夫。现在他们有一个3岁的女儿。由于各种机缘,现在李彤彤在布拉戈维申斯克工作和生活,丈夫和女儿则在黑河,她经常回去团聚。她的梦想是在黑河高校任教,放假时全家一起到布拉戈维申斯克。她感叹说:“布拉戈维申斯克的房价太贵了!”因为市里房租很贵,目前李老师住学校宿舍单间。
在俄罗斯的生活极大影响了李彤彤的世界观。这体现在她教育女儿的方式上。李彤彤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看到女儿摔倒后,如果没什么事,我就不会慌忙跑过去。我会平静地跟她说话,不增加紧张的氛围。”李彤彤带女儿来过一次俄罗斯。小姑娘在这里品尝了很多不同的食物,尤其喜欢红菜汤、波罗金诺黑面包和果粒酸奶。现在李彤彤总带这些食物回国,当作给女儿的礼物。
李彤彤的生活在中俄文化之间不断切换,这有时会引起些误会。她说:“一次在黑河,有人让一位俄罗斯女同事帮忙买鲜花,作为送给中国同事的生日礼物。这位俄罗斯姑娘本来想买玫瑰,但考虑到在中国,玫瑰只送给女朋友或妻子,因此她买了菊花……可在中国,菊花多用于葬礼,收到菊花的中国同事非常诧异。”
她自己也在俄罗斯遇到过类似情况。一次她和朋友想给一位年长的中国同事送花,选了两枝康乃馨,打算每人给同事送一枝做生日礼物。李彤彤笑着说,“在中国,康乃馨是送给妈妈和年长女性的,我们想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尊重。到了花店,我们说要两枝康乃馨,被店员误以为我们要去参加葬礼。”
如今,李彤彤已完全适应了俄罗斯的生活,对布拉戈维申斯克和俄罗斯人的喜爱与日俱增,不打算切断与这里的联系。因此,她的计划是在两座城市、两个国家、两种文化中生活。本文刊载自《环球时报》“透视俄罗斯”专刊,内容由《俄罗斯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