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顺利过渡?长江大学传媒学院探索出了一条特色路径,该学院系统性构建了“寻光·认知与探索”“对焦·目标与规划”“运镜·实践与提升”“收官·冲刺与发展”四维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体系,将生涯教育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了坚实支撑。

面对初入校园的大一新生,学院实施“自我认知启蒙计划”,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引导学生叩开职业生涯探索之门。“校园媒体实践体验周”让新生近距离接触采编播流程;“学长学姐有话说”分享会以亲身经历传递成长心得;“天赋解锁计划”借助专业测评工具,帮助学生科学分析自身性格特征与能力优势。此外,“时间胶囊,心灵慢递”活动鼓励学生给未来的自己写信,锚定奋斗目标。这些活动体系化地帮助学生构建起初步的职业认知架构,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进入大二,学院启动“职业目标聚焦计划”,引导学生将广泛的探索转化为明确的方向。“洞见未来生涯训练营”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方式,深化学生对行业的理解;“共创π”创新创业分享会邀请业界精英,分享前沿动态与创业经验;校园模拟招聘会则让学生提前体验求职场景,发现能力短板。这一系列举措促使学生结合自身特点,确定一至两个核心职业方向,并制定涵盖短、中、长期的阶梯式发展规划,使学习目标更加清晰,成长路径更为明确。
大三阶段,学院重点实施“职业能力淬炼计划”,通过多元实践平台磨砺学生专业技能。学院积极拓展实习实训资源,完善课程设置,增设行业前沿内容。组织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挑战杯”等高水平赛事,形成以赛促学的良好氛围。依托与行业企业合办的“洋气班”“邮政班”“海尔班”等特色班级,开展“行业风向标”活动,及时传递市场动态。同时,“职”行合一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媒体一线,在实践中提升职业素养。
面对毕业季,学院推出“就业冲刺赋能计划”,全力助推学生顺利就业。学院整合校内外资源,举办职业规划大赛,帮助学生完成角色转换;依托职业生涯教育工作室、智联招聘及自主开发的“传小美”AI智能体,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指导和智能就业辅导,有效提升求职竞争力。此外,学院精准对接传媒行业头部企业、地方重点文化单位及新兴媒体平台,分层次、分领域举办专场招聘会,搭建高效供需对接桥梁,促进学生充分高质量就业。
长江大学传媒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学院将持续立足学生成长实际需求,不断完善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助力更多学子在职业道路上绽放光彩,为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探索更多可行路径。
通讯员 张冉
【来源:九派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