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是“双一流”高校评选大年,众多“双非”高校奋力冲刺,不想再等一个五年。
但是我们都知道入围“双一流”大学名单并不容易,需要高校在“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学科点层次”上等核心指标达标,而经过多年准备,有些大学已在硬性指标上突破。
比如浙江工业大学的“化学工程与技术”、福建师范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黑龙江大学的“外国语言文学”、温州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这4所大学在5大核心指标已达百,若不出意外,它们基本上是“双一流”高校了。
除了这4所大学外,有3所大学的核心指标也基本达成,并且入围“双一流”高校呼声较高,你知道它们是哪3所大学吗?

01 呼声较高的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大家都知道,被众多人称为是“双非之王”、“最强双非高校”、“双非第一高校”等等,对入围第三轮“双一轮”大学名单势在必得。
而且深圳大学的综合实力在各大榜单上都表现强势,排名基本稳居中国高校前80强,比众多211大学猛。
并且其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3个学科上在“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学科点层次”四个核心指标都已达标,唯独在“大成果”上差点意思。
好消息是在2025年度国奖初评,深圳大学有两项通过初评,一个是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个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至于最终能不能获奖,还未知,但我相信深圳大学迟早会进入“双一流”高校行列。
招生上,深圳大学的招生分数超大多数211高校,比如2025年在江西物理类招生最低分599分、在安徽物理类招生最低分605分、在江苏物理类招生最低分623分等等,想去深圳读大学的学霸可报考。

02 被低估的扬州大学
要说哪所中国高校被低估了?扬州大学必在其中。
扬州大学是1992年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和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6校合并组建而成。
发展至今,有20多个博士点、2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国家重点学科,发展势头很是迅猛。
特别是在2024年、2025年,扬州大学在一些大学排名中超过深圳大学,令人称赞。
与深圳大学一样,扬州大学在吃亏在“大成果”上面,其作物学学科在“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学科点层次”四个硬性指标已达标,不过,不用担心,相信扬州大学会成为“双一流高校”的。

招生上,扬州大学招生专业种类多,有医学类、师范类、理工类、农学类等众多专业,这导致扬州大学招生分数不太高。
比如2025年在江西物理类招生最低分557分、在湖北物理类招生最低分569分、在辽宁物理类招生最低分543分、在河北物理类招生最低分565分等等,适合高考成绩580分左右的考生报考。

03 中国电力联盟高校长沙理工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是中国电力联盟高校,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两大专业毕业生容易进国家电网上班。
除了这两个专业外,长沙理工大学的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这两个学科十分出色,双双在“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学科点层次”4个方面表现优秀。
但还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在“大成果”上有所欠缺,不过,长沙理工大学郑老师带领的项目已初评通过,评为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若能获“国奖”,那为长沙理工大学入围“双一流”高校又加一道砝码,值得期待。

招生上,长沙理工大学的招生专业比较好,工科专业如软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遥感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人工智能等,还会有财务管理、会计学等专业,并且在各省招生专业数量较多,考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去报考。
当然,长沙理工大学的招生分数也不低。
比如2025年在安徽物理类招生最低分565分、在江西物理类招生最低分554分、在湖北物理类招生最低分555分、在广东物理类招生最低分550分等等,很适合高考570分左右的考生报考。

综上所述,抛开福建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这4所高校在核心指标上已脱颖而出,不谈外,深圳大学、扬州大学、长沙理工大学3所高校在学科实力、科研成果、知名度、影响力上都很不错的,非常有可能入围第三轮“双一流”高校名单,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文章仅供参考)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