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华北电力大学以“双一流”建设和“双碳”行动为战略牵引,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党建引领等关键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综合实力、办学质量与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为新时期迈向更高水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施学科专业拓新行动,高水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学科建设优强拓新,国际影响力持续攀升。学校高质量完成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任务,成功跻身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核心学科竞争力再上新台阶。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个学科在第四、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均分列A档和A-档。围绕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和能源安全新战略,在国内高校率先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实施学科专业拓新行动,瞄准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着力打造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储能、氢能、智慧能源、碳储、碳管理、能源安全等8个领域的本硕博学科专业链条,加快布局新领域新赛道,积极构建双碳引领、学科交叉、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能源电力学科体系。
科研平台实现突破,重大成果赋能国家战略。“十四五”期间,华北电力大学持续打造高水平战略创新平台体系,成功完成新能源电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学校新能源发电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纳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序列管理,新增首批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清洁高效燃煤发电关键技术与装备集成攻关大平台,获批建设首个北京市实验室和河北燕赵实验室,深度参与怀柔实验室建设,创新平台矩阵日益完善,为科研工作开展提供了优质“孵化器”。科研项目与成果产出连创佳绩,五年间科研总经费突破60亿元,为科研创新提供了充足资金保障。高水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学校首次以第一完成单位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论文。科研成果斩获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牵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学校智库成果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能力提升,刘吉臻院士受邀为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作专题讲解并提出工作建议,为国家能源决策提供华电智慧。
打造“能源报国”特色育人品牌,培养推动行业发展的“生力军”
五育并举打造能源报国栋梁之材。学校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为抓手,构建起特色鲜明的育人体系。通过协同强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打造“能源报国”特色育人品牌,大思政工作格局持续完善,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进程中,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学校深化“纵向贯通、横向打通、内外互通”的三维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成功入选国家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单位,新增怀柔国家实验室博士联合培养项目,让学生在重大科研任务的实践中成长成才。学校入选第三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为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搭建起优质平台,助力学生成长为行业领军人才。学生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在国际国内的各级竞赛中屡获佳绩,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4项,首次捧得全国“挑战杯”竞赛“优胜杯”。毕业生凭借过硬的综合素质深受用人单位认可,就业率连续多年稳定在90%以上,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生力军”。
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强大合力。学校全面加强政治建设,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通过专题讲座、实践研学、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引导全校师生深刻践行“两个维护”,筑牢思想根基。学校强化干部调整与校内挂职,完善干部选育管用工作体系,让干部在不同岗位历练中提升综合能力。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持续增强,新增1个全国标杆院系、7个全国样板支部,1个“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高校研究生样板支部,以及8个“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学校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正风肃纪反腐,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党对统战、群团、离退休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凝聚起全校上下同心同德、共谋发展的磅礴合力。
站在“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即将开启的新起点上,华北电力大学将继续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己任,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华北电力大学
校对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