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芸一直给女儿琴琴做规划,1岁开始参加早教班,2岁上幼儿园,3岁起慢慢增加钢琴、舞蹈、画画、围棋等诸多特长学习。
现在女儿已经7岁了,小芸觉得,自己比上班时候都要辛苦。但琴琴学的挺多,只是水平很一般,小芸觉得,付出好像都打水漂了。大几十万块钱,什么都没换来。
现在琴琴上一年级了,但从小没有跟同龄人交往的经验,导致在学校没什么好朋友,上课也总分心。
老师说,感觉这孩子很聪明,但总是三心二意,很难静下心来。
编辑

看着女儿特长没学好,在校学习成绩也不如意,甚至不愿跟她多说一句话,小芸后悔万分。
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给女儿安排那么多学习内容,到底值得吗?我身边也有这样的家长,为了孩子而放弃自己工作,一天24小时,心思都在孩子身上,没有了自己的生活。
孩子呢,也并没有因此,变得多优秀,反而开始抵触跟父母沟通,不想学习了。家长忍不住反思:到底是怎么了?哪里出了错?
听过一句话,父母是水,孩子是鱼。
试想一下,如果水质的营养稀薄或过于浓郁,鱼怎么能健康、自由的成长呢?
01智慧父母养娃有三个关键词
成功学大师黑幼龙说:“养孩子就像是养花,要尊重花期,耐心等待花开,而不是太过于在意花开的时间。”
那些智慧、高层次的父母,养育孩子会秉承三个关键词,来看看你做到了几个?
关键词一:慢养
畅销教育书籍《慢养》中写道:“教育孩子不应过于心急,不求立即达成的效率与速度,更不能以某一阶段武断评判孩子的一生,而是要尊重每个孩子独有的成长速度。”
编辑

也就是说,父母们别因为自身的焦虑,或对孩子过高的期望,而采取“超前教育”或“鸡娃”,而是通过耐心、细心地观察,总结出自家娃的成长节奏。
并且,根据他的能力大小、兴趣爱好等安排学习内容,引导自主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关键词二:牧养
家长时常把“放养”与“牧养”混为一谈,认为二者都是给予孩子“完全的自由”,什么也不用管,让孩子随心所欲得发展。
编辑

其实,真正的“牧养”应像牧羊人与羊一样,把孩子放至广阔天地,但也会立下规矩,不会让他们跑得太远。
就像教育专家们在提倡“牧养孩子”时,会特意叮嘱家长们注意与孩子制定规矩,也引导孩子懂得社会法则、道德规范等,让他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坚决不能做,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编辑

绘本《我永远爱你》中,男孩询问妈妈:“如果我把画画用的那些颜料,洒到妹妹身上,你还会爱我吗?”
妈妈的回答则是:“妈妈永远爱你!不过,你要负责为妹妹洗澡。”
这,才是真正的牧养,也是高层次父母所推崇的。自由又有规矩,哪个都不丢失。
关键词三:顺养
教育家陶行知认为:“育人就像种养花草,在了解花草的特点、种植要求后,对不同的花草进行针对性的施肥浇水。”
而他的这个观点,就是众多教育家们提倡的“顺养孩子”理念。所谓“顺养孩子”,就是“因材施教”,不把孩子局限在某一处。
74届雨果奖得主郝景芳说:“真正的成功需要极致的沉醉、潜心研究的过程,而它很可能是枯燥的,这便需要内心的热爱,远比智商重要!”
“新木桶原理”中提到,将木桶斜着放,那么能装多少水,就取决于最长的木板。长板越长,水桶可以装的水越多。
编辑

也就是说,家长们与其一味专注弥补孩子的“短板”、缺点,不妨以欣赏的眼光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做到“扬长避短”,鼓励孩子将自己的优点发展到极致。
同时,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再耐心引导孩子,将擅长部分的方法运用到其他内容,而不是武断破坏积极性与热情。
枕边育儿寄语:
总的来说,慢养孩子,让彼此保持稳定情绪,自然获得成长;牧养孩子,让他明辨是非,拥有自己的底线,成长为有责任心、遵纪守法的人;顺养孩子,通过因材施教,让他通过自己的优势,学会更多,成为优秀的人!你都做到了吗?
上一篇:大学生理发被收1万元?武汉洪山区市监局:店家已退大部分费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