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身边有相识的孩子今年仍奋战在复读高考的战场上,这便使得我不自觉地关注起了今年高考的动态。起初,我闹了个乌龙,误将数据看成有 1400 多万应届考生,外加 500 多万复读考生,当下心里就 “咯噔” 一下,暗自思忖这可如何是好。脑海中甚至浮现出 2025 年高考考场人满为患、竞争惨烈的景象,2000 万人同场竞技,那场面简直不敢想象!好在后来定睛仔细一瞧,才发现是自己看错了,原来那 500 多万复读生本就包含在 1400 万人之中。
可还没等我松口气,又听闻不少从事高考培训的老师在那宣扬,说今年考生达 1400 万,相较于去年的 1300 多万,多出了好几十万,直呼这是史上最难高考年,又把我惊到了。一番探寻后才明白,这又是人为制造的焦虑。虽说今年高考人数确实有所上升,但实际参考人数大概率会减少,而且大学还会有相当规模的扩招计划。单就与 2024 年相比,今年的高考难度说不定还降低了呢。
高考培训老师们言之凿凿地宣称 2025 年是最难高考年,细究起来,主要有几大因素。
其一,2025 年复读政策调整。虽说并非全面禁止复读,可公办高中将全面拒收复读生。如此一来,复读的孩子就只能转向辅导机构,或是专门的复读学校。我特意深入了解了一番,发现只是公立高中关上了复读的大门,公立大学招收复读生并未受限。对于我认识的那个孩子而言,影响并不大。
其二,2025 年专升本招生变革。有确切消息表明,专升本将会缩减招生规模,不过与之对应的是,全国半数以上省份的专升本报名人数出现了更大幅度的下滑。一缩一减,两者影响相互抵消。倘若有的省份专升本人数维持原状甚至扩招,而报考人数又减少,那录取反而变得更容易了。从整体趋势看,公办学校专升本缩招,私立学校专升本扩招,大致是这么个态势。
其三,考试时间变动。主要是对口招生和专升本的考试时间提前,这意味着考生的复习周期缩短,考试压力徒增,恐怕寒假就得早早开启备考模式,别无他法。要知道,高考本科录取率大致在 30% 左右,而专升本进入公立学校的录取比率仅仅只有 12.6%,如此对比,专升本考入公立大学的难度远超高考直接考入本科。我认识的几个通过专升本考入公立大学的孩子,以后可得挺直腰杆,你们的学习能力、抗压能力那可是丝毫不逊色于直接考入本科的学生啊。
此外,2025 年高考还有其他一些新动态,除新疆、西藏地区外,各地将取消一本、二本分批招生模式,仅划分本科、专科批次进行招生。再者,不同专业报考的录取率差异显著,文科专业更是大量削减。
如今网络上还涌现出诸如高考规划师之类的培训行当。高考相关信息实在繁杂琐碎,竞赛、特长、五花八门的保送、提前录取等政策,光是了解关注,就令人头疼不已。倘若你是正在备战高考的孩子,最明智的做法就是遵循自己的节奏,脚踏实地,每日按部就班完成学习任务。
倘若你在普通高中成绩能排入前 20%,又或是在重点中学位列前 50%,那么考上本科基本是十拿九稳的事。即便本科落榜,也还有大专可供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或是专升本继续深造都行,千万别被那些靠高考培训谋生的人牵着鼻子走,陷入焦虑的泥沼。网上流传着一张图表,依据我国 2000 年以来的出生人口数据推测,未来 8 年高考人数呈持续上升态势,直至 2033 年达到 1785 万才会首次出现回落,到 2038 年更是断崖式锐减至 956 万人。
总而言之,准备高考的孩子只需心无旁骛学好知识,力求在高考首战告捷,尽量避开复读这条路。毕竟复读不仅花费不菲,还极有可能面临更严峻的挑战,难以取得理想成绩。走大专、专升本路线同样是可行之道,只是专升本进入公立大学难度颇高,私立大学相对容易些,当然,进入私立大学后续花费会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