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一所民办二本院校,是绿瓦全程b学员,自我感觉大学期间还是蛮努力的,从未挂过科,也通过了专升本考试,成功成为了一名本科生。
因为想提升学历,同时也想有一个机会继续学习,所以决定考研。之所以选择体育院校学新传,是因为我本科是广播电视学的,同时我对体育赛事还是蛮感兴趣的,之前有机会也会去线下看体育比赛。我一开始的目标是北体,中途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决定换成武体,最后成功上岸了。

专业课备考
EXPERIENCE
在备考初期,我就加入了绿瓦全程k进行系统学习。虽然本科就读的是新闻传播类专业,但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自律性也有所欠缺(自我反思)。因此,我选择紧跟绿瓦的教学节奏和k程安排。
4-6月在这一阶段,我学习了新闻学和传播学的k程。每节k我都认真听讲,并在PPT上详细记录学长学姐的补充讲解,便于后续复习时快速回顾。和大多数考生一样,我发现传播学理论相对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传播学的k程我至少听了两遍,确保能更好地消化知识点。同时在这个阶段,我也在看传播学的教材,对每一章的内容进行框架梳理,这样会对每一章的知识点有个系统的印象,也方便后期背诵的时候看着框架回忆。
7-8月暑假期间,我们学校不能留校,就找了个自习室学习,感觉自己的自律性实在不适合在家学习。这一阶段,我开始接触网传k程。作为本科未曾涉猎的领域,网传的难度对我来说不亚于传播学,初期甚至有些焦虑。好在向新姐请教后,我调整了学习方向:重点掌握网传的答题框架,而非死磕理论细节。与此同时,我正式启动专业k背诵。新闻学因有本科基础,复习效率较高,就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背诵传播学上面,但暑假期间也只是浅浅记住了一些知识点,而且背了就忘,强迫自己继续背诵,因为想着后面再背诵就能更熟悉。
▲早上在自习室学习,再往前走就是光
同时,专题k也开始了,做了一两次作业之后,完全崩溃,答案缺乏专业表述,更像“口水话”合集。不过我坚持完成每份作业,因为如果不写,就不知道自己离更好的答案还差多远,其实答不出题归结原因就是知识点背诵不熟,无法输出文字,练习的目的也是为了了解自己的背诵情况。
9-10月回到学校后,我意识到暑期背诵进度滞后,立即制定了严格的背诵计划——将每天大部分学习时间分配给专业k记忆,按模块量化任务(如新闻学1周、传播学2周)。建议大家根据自身记忆效率灵活调整节奏。
同时,由于初期以北体为目标,我同步推进新闻实务训练。我认为实务学习重在执行: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就能快速掌握写作要领。
11-12月这个阶段我的学习模式可以概括为"模拟-听k背诵"的循环。针对武体偏重基础考察的特点,反复模拟极大帮助我巩固了高频考点。每次模考后,我都坚持认真听k复盘——有时甚至重复听两遍学长讲评,并将高频考点单独整理出来方便考试前记忆。
同时,我开始重点突击实务理论背诵。考虑到武体历年真题会在填空题考查实务知识点(填空题答不上真的太难受了),我开始重复背诵实务的知识点,建议就是背到考试前。
政治备考
EXPERIENCE
作为一名高中理科生,政治学科对我而言完全是从零开始。在备考初期,我就坚持每天观看1-2节徐涛老师的k程,特别是马原部分反复学习了两次,并同步完成1000题对应章节的练习。
直到9月返校后,我才完整看完所有k程内容。总之如果你的时间多,徐涛老师的k也是很值得看的。但我的选择题正确率一直堪忧,所以后期我又看了腿姐的选择题技巧k程来提高自己的正确率,不过只听k没有那么好的效果,还是得不停刷题,推荐用小程序刷选择题。我是11月底才狂刷的,还是建议大家早点刷题,特别是感觉自己总是记不住政治知识点的。
关于政治大题,我也是拿到肖四之后才开始背的,因为背诵能力一般,没有放在最后一起来背诵,而是制定了每周大概背几题这样的详细计划。但根据今年的真题情况,感觉想要取得高分不能只靠最后冲刺了。
英语备考
EXPERIENCE
自我感觉英语不算差,实际就是学英语二也费了不少劲,最后考试算正常偏上一点的发挥。
单词是非常重要的,是做题的基础,我从4月开始备考就坚持每天背单词,初期是在app和单词书上面背诵。大概10月份开始,就整理了每年的真题高频词汇开始背诵,一直重复,直到考试。
▲有些k也可以背背单词
阅读我在备考初期其实刷了英语一的阅读,但真的读不懂一点,感觉考英语二刷英语一的阅读并不能带给我实质性的进步,反而有点打击信心,于是7月就开始重复刷英语二的阅读,建议错得多的年份可以多刷几遍。阅读不只是看懂就会做题的,做题方法也很关键,一定要多去复盘和总结做阅读的方法,在考场上遇到今年这种比较难的情况就能沉着应对。
考前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开始学作文,多找找模板,然后形成自己的答题模板,建议不要太晚准备作文,因为在整理的过程中已经内化了,考场上也能发挥出来一些短语或者句子。
复试备考
EXPERIENCE
我还蛮不擅长面试的,但我始终相信practice makes perfect。
中英文自我介绍是武体面试中能提前准备的部分,也是最能把握的,一定要在几分钟以内突出自己的优势,但不代表不谦虚,总结就是既让老师看到你的优势,也让他们知道你是来学习的。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在复试之前多练多练多练,我是考试前一周每天背一遍中英文自我介绍,只有背诵到滚瓜烂熟才能在考场上完全地表达,并且能做到自如地跟老师眼神交流。
专业k的考察并不停留在书本上,还包括一些时事热点,而且有些题目较长,还要在读题中判断应该从哪个知识点切入回答,感觉还蛮考验专业k的综合能力的,如果要说经验的话,平时还是多看看热点,多思考思考,然后在考场上尽量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想对学弟学妹们说
EXPERIENCE
暑假开始全时间投入备考的时候,我把长头发剪短了,这个仪式感十足的决定象征着全新的开始——我期待着到12月考试那天,头发的长度能见证这段考研的历程。
备考后期充满煎熬,我也经常哭唧唧的。记得有次在图书馆卫生间,撞见一位女生正在在厕所狂哭,我想或许大家都一样,在最后一个月中挣扎前进。我也同样挣扎过,10月初从备考北体换成了武体,当时跟新姐聊天,她也问我以后是否会后悔。基于对自身学习状态的清醒认知,我依然坚持了这个决定。现在回想起来仍觉后怕,可能是源于始终不曾动摇的“一定要上岸”的决心。
考试那两天我还蛮兴奋的,感觉自己终于要把“长跑”跑完了,考试状态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最后发挥出了正常偏上一点的水平。
考研是一个不太轻松的过程,以上的备考经验只能说有参考价值,要说最核心的经验我认为就是不要放弃!坚持下去啊啊啊啊,相信自己一定会考上,不要去想考不上的结果,相信相信的力量,一战成硕!
开始新姐找我写上岸经验贴的时候,我其实觉得自己没有优秀到给大家经验的程度,感谢新姐的信任,希望我的经历能带给大家一点点收获,让大家在考研路上多一点信心,我可以,你也可以的。
▲武体一角:武体超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