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心收得好,开学不烦恼!这份实用的收心指南,请各位家长查收!
开心田螺
2025-02-19 15:27:24
0

作者:主创团·瑾山月

开学在即,40多天的假期眨眼而过。

每年这时,不少孩子都患上了“开学综合症”。

具体症状为:食欲减退、情绪低落、垂头丧气、脾气暴躁……

原本以为,孩子开学后,咱就能松一口气了。

不曾想这开学前夕,还真是个不好过的坎儿。

其实,开学前孩子的反应,很好理解。

将心比心,咱们年后复工前,不也得做足心理建设。

那种对未来的担忧,对达不成期望的焦虑,孩子大人都是一样的。

若想孩子从“假期模式”顺利切换到“开学模式”,我们得一边帮他们收心一边为他们铺路。

收心有良方,开学心不慌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飞轮效应。

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你必须用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地推。

每转一圈都很费力,但随着飞轮的转动,我们的努力逐渐显现成效。

飞轮开始加速,最终无需再施加巨大的力,它就能保持高速运转。

新学期开始,当务之急是助孩子一臂之力,帮他们推动学习飞轮。

而开学前的收心,正是帮孩子进入良性循环的重要一步。

我们先想一想,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开学。

原因无非是以下几点:

课程有难度,贪恋假期的自由,再有就是人际关系的一些压力。

针对这几点,我有6点建议,分享给大家:

①调整作息:

开学前几天,是时候把闹钟打开了。

戒掉熬夜,早睡早起,充分利用白天的时间。

为了恢复孩子的精气神,别忘了和他们一起加强锻炼。

每天户外运动一小时,最好是晨跑这类清晨运动。

这样不仅能激活孩子的生命力,还磨炼了他们的意志。

②检查作业:

作业写好了,能缓解孩子一大半的开学焦虑。

开学前,拿出足够的时间,帮孩子把寒假作业梳理好。

查缺补漏,温故知新,找回上学的感觉。

作业搞定了,孩子信心就回来了。

③做好规划:

正所谓“做事没计划,盲人骑瞎马”,学习也是一样的。

如果孩子无目的地乱学,结果必定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借着开学的契机,用崭新的年度计划,为新学期营造新气象,也为孩子开个好头。

④恢复习惯:

开学伊始,我们要帮孩子上紧脑子里那根弦。

假期里的懒散、随意、无聊,都要一扫而空。

把正常学期中养成的好习惯找回来。

比如,预习复习、时间管理、独立思考、课外阅读、整理错题集等等。

提前进入有条不紊的状态,孩子就能顺利进入开学后的学习轨道。

⑤闲聊谈心:

一位校长曾告诫父母:“开学前,千万别给孩子太多压力。”

他有个学生本来成绩年级前十,却在开学的第一次月考掉到了50名。

一问才知道,原来开学前,妈妈的频繁“关心”导致他厌学了。

每天,妈妈都会问他“今天学到哪了?刷了多少套题?”

话语之间,传递的尽是焦虑。

相反的,如果开学前我们找个机会,与孩子聊聊他的困惑与担忧,给他一个倾诉的机会,结果会很不一样。

类似于,会不会紧张和同学的关系,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是否感到吃力,有什么担心的事。

多聊聊,总没坏处。

⑥启动仪式:

营造新学期的仪式感,能大大鼓舞孩子的士气。

德国作家洛蕾利斯曾经写道,有仪式感的人生,才使我们切切实实有了存在感。

开学前,带着孩子去购买新文具和笔记本,准备齐全各种学习用具;

带着孩子去书店逛一逛,购买一些必需的辅导书籍,以及喜欢的课外书。

仪式感拉满,说不定孩子都盼着开学。

很认可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的观点。

她说,“父母的责任,其实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

让孩子收心,离不开父母的正确引导。

孩子最心烦意乱的时候,恰恰是最需要帮助的时候。

为人父母,要坚定站在孩子身边,陪他一起面对即将到来的一切。

新学期的关键,是让孩子有后劲

学习是个连贯的过程,顺利开学只是第一步。

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孩子成为学习上的“长期主义者”。

一位高三生在网上分享。

他说自己每次假期结束前,都会做足准备。

但开学几周后,他就又因各种原因变得烦躁、易怒、非常厌学。

每每这样,再听到父母说什么“好好学,别浪费时间”,他就很反感。

可见,帮孩子假期收心后,还要做长足的打算。

怎么让孩子有饱满的后劲呢?

我总结了几条经验。

第一,放下高期待,把“焦虑”转化为“关爱”

有人向心理咨询师黄仕明请教。

“要怎么停下对孩子的过度担心?我总是担心他的学业和前程。”

黄仕明回答说:

“当你过度担心的时候,你需要去觉察,你到底为什么过度担心。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你担心孩子没办法成为你期待的样子,你感觉一切都失控了。”

我们对孩子的担心,实际上是对自己的担心,担心自己无法为孩子托底。

最后,黄仕明给出建议:

首先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命运,谁也不能为别人负责到底。

再有就是把你的焦虑,转化为关爱。

透过细致地观察,了解和体谅孩子的感受。

TA的渴望是什么?TA的需求是什么?TA希望父母怎么做。

给孩子足够的关爱,他在学习上的心态就会放松下来。

人一旦放松下来,做事情才会持久。

第二,学会减压,上学没什么可怕的

俞敏洪老师,在一期新东方论坛上说:

压力没什么可怕的,把压力控制在一定程度内,压力也会成为一种力量。

随后他讲起自己的一段经历。

当年高考,他第一年英语考了33分,第二年55分,努力到了第三年,才考到了93分。

等被北大录取后,又发现同学们全是学霸,就顿感压力。

为了不落人后,他开始拼命,学了一个半死不活,甚至还累得休学。

养病的时候,他开始反思,不能给自己那么大压力,保持上进心就好。

他经常对学生们说:“人生的成功绝对不是大学四年,也不是一次考试就能决定的。”

为了更长远的人生,我们也要帮孩子减压,允许他们慢慢来。

第三,多巴胺学习法,化兴趣为动力

让孩子发自内心地学习,关键是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愉悦和成就感。

就像前段时间很火的“多巴胺学习法”所揭露的:

学习时感到快乐,大脑分泌的多巴胺,能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唤醒他们的内驱力。

北大教育博主@阿留小时候背诵课文的时候,感觉特别枯燥,每次都不愿意背。

他妈妈发现他喜欢名侦探柯南,就借此想了个办法。

他每背一篇课文,妈妈就在上面盖一个柯南印章。

于是对阿留来说,背课文就变得有趣极了,不用别人催,他自己就主动完成。

莱辛说:“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

一个长久专注在自己爱好里的人,自然会在这些方面精于别人。

这是一个看成绩的时代,但相比于成绩,我们应更关心孩子的兴趣与天赋。

只有激发兴趣,提升孩子的体验,他们才会开启真正的“自学模式”。

第四,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你读过的书就是未来的路

自媒体人@古典,提出过一个“爬山算法”。

他说人生就是一个翻山越岭的过程,你只有爬上一个小山头,才能看见后面更高的山峰。

对我们普通人而言,家世、运气、天赋不可能样样出众。

不读书的话,只会被一座座大山压在头顶,让我们喘不过气来。

没有知识和技能的托举,别提阶层跃迁了,连活下去都异常艰难。

开学的日子就在眼前,万千学子即将征战书海。

是时候,帮他们建立起正确的“学习观”。

学习是自己的事,读书是为人生负责的表现。

读书过程可能会枯燥,有时候也很难熬。

但读书,是命运向你抛下的橄榄枝。

是我们这一生,为数不多的快车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年复旦大学“瑞清”教育... 日前,2025年复旦大学“瑞清”教育基金颁奖。“瑞清”教育基金是复旦大学化学系1984级校友谭瑞清于...
四年级上册语文1-8单元高频考... 今天给大家分享:学习语文时,是不是总在 “词语辨析模糊、句式运用出错、课文理解不深” 上犯难?别担心...
贵州理工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第四届...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国际学生对汉字的认知与热爱、提升其书写功底及审美素养,贵州理工学院国际教...
红色星火润青春 边关使命铸初心 为推动红色文化传承与大思政教育深度融合,让青年一代在实景体验中感悟初心使命,11月21日下午,满洲里...
四年级数学不想丢分,看这份易错... 这份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常考易错题 66 道,聚焦期末高频易错考点,涵盖数的认识、运算、几何、统计等模...
邓州市教体局副局长李秀清莅临城... 11月18日上午,邓州市教体局李秀清副局长莅临城区一初中为初三的优秀学子和全体数学老师做了一场别开生...
伟大的中文!(妙不可言) "钱是没有问题 ” 就题目这六个字的组词成句,可以变成不同意思的句子!哈哈,伟大的语文能力! 钱是没...
冯祖荀:从布鞋烟斗到数学系奠基... “教育初基,必从培养教员入手。” ——这句充满远见的话语,出自一位用一生践行教育救国理念的数学先驱。...
初中家长,谁活着不是靠演技 说句实话,孩子一进初中,家长的存在感就开始从“无所不在”走向“请自重”。 小学那会儿你说啥他听啥,问...
小学数学分层式自主预习的教学策... 数学作为小学阶段重要的教学科目,承载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与逻辑思维的重任。新课改明确指出分层学习与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