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了中国高考的神话,她14岁900分考进清华,如今现状如何?
开心田螺
2025-02-21 03:21:33
0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八岁咏诗,七岁赋棋的少年可谓是惊才绝绝,让人羡叹。

有这么一个人,她相较之这两位天才少年,有过之而无不及。她年少成名,“神童天纵何聪明,十幅一息增荣名”更是她生活的真实写照。她创造了中国高考的神话——十四岁以900分的成绩考进清华,从此家喻户晓。

她就是神童何碧玉。

少年神童

1985年何碧玉出生于河南。孩提时代的她就非“池中之物”,同龄的孩子还在玩泥巴、过家家时,她早早的就拿起了书本,开始学习的征途。

小学五年级的何碧玉,凭借自己聪颖的天资考入了新乡市一中少儿班,这是河南唯一一所超常教育实验班,专门用来培养天赋异禀的少年。在这个实验班里的三十几位孩子皆是智商高于常人的神童。精英班的竞争无疑是激烈的,连特别善于学习的何碧玉也颇感压力。但是为何一个三十几人的精英班最后被家喻户晓的只有何碧玉一人?

“我比聪明的人更勤奋,比勤奋的人更聪明。”何碧玉这样说。这或许就是她成功的原因,在世界上永远都不缺少那拥有1%灵感的人,真正缺少的是那愿意挥洒99%汗水的天才。

在实验班里何碧玉用四年时间学完了小学六年级和初高中七年的课程。时间于这个天才少女来说就是金钱,她每时每刻都在高效的利用时间。皇天不负有心人,这位当时只有14岁半的天才少女以900分的傲人成绩一举夺得河南省理科状元,创造了当时高考的神话,清华大学也向这位未成年的天才状元抛出了橄榄枝,最终她被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录取。

谣言四起

14岁的河南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这个消息不胫而走。一瞬间这个天才少女被卷入了舆论的漩涡,饱受外界关注的何碧玉开始了她的大学生活,外界的舆论于她而言似乎如鸿毛一般微不足道。

然而这才是刚刚开始,在何碧玉进入清华大学之后,另一谣言散布开来——这位年纪轻轻的天才有神经病!原来,这个传言称这位小天才因为年纪过小而无法适应独立的生活,被独自生活所打败,被迫休学一年回家。更有甚者说:“何碧玉因为受不了被休学的打击,退学时一夜白头。”但这些谣言也随着何碧玉成功从清华大学毕业而不攻自破,天才少年变成神经病的谣言也拉下帷幕。

这或许就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何碧玉的才华即是她拥有的璧玉,过分耀眼夺目的才华引得不怀好心的眼红之人四处造谣,毁她清誉。幸而何碧玉是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她不畏谣言,勇于向前。

良好的家庭氛围

一个敏感自卑的孩子是无法扛过那密不透风的谣言、群众带有“有色眼镜”的审视和陌生人的肆意窥探。只有拥有强大的心脏、清醒的自我认知才能扛过这一切。何碧玉应该庆幸她生于那个幸福美满、相对自由的家庭。良好的原生家庭给了何碧玉成长时所需要的一切。

何碧玉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她的父母都是华北石油局的高级工程师。从小就灌输给何碧玉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思想,在学习上这两位家长几乎不干预,仅仅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相较于传统的中国式教育,他们选择放养式的教育模式,给孩子极大的选择权,不会过多的去干涉孩子的决定。也正是这相对自由的家庭环境培育出了一个人格独立、见解独到的小天才。

科学无国界

从清华大学毕业以后的何碧玉选择的一条不为大众所认同的路——出国继续深造。当时社会上的群众议论纷纷,认为国家辛苦培育出来的天才却要往外国跑去。何碧玉把“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毅然决然的踏上了出国深造的旅途。

“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时机一到,它们便更胜雨后春笋,放眼望去皆是山花烂漫。

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深造的何碧玉很快就大放异彩,引人注目。潜心钻研的何碧玉历时5年获得了神经科学博士,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作为早期独立研究员从事研究工作,之后她加入了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神经系,任助理教授。

“虽然很想念祖国,但是暂时并没有此打算,因为觉得美国的环境更加适合做研究。”何碧玉在一次采访中这样说。当采访视频传回国内时,引起了轩然大波。自己国家辛苦培养的人才,却在为美国效力,这让人们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科学是不分国界的,这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无论在哪里研究造福人类的技术都是一样的。何碧玉她并没有错,她只是选择了更适合她自己研究技术的环境。

“我会回国的!”何碧玉坚定的说道。她没有过多的解释,只是肯定的回复了这么一句话。就像她之前说的:“清华,我志在必得!”也是同样肯定的语气,这让我们坚信这位国家培育出来的女科学家一定会回国。何碧玉不屑去解释,她喜欢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言论,她是自己言论的忠实践行者。

就像我们大多数人只知道何碧玉是位天才少女,年仅14岁就考上清华,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她参加了两次高考,第一次高考只考上了一本。俗人遇事不决或问春风,但她遇事不决只问本心。

何碧玉这位年少出名的天才,在她的身上没有白走的路,她的每一步都算数。她一路走来跋山涉水,披荆斩棘,向着太阳的方向走去,我坚信最终的她会成为自己的太阳,指引着后来的少年人前进。

文/朱竟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解锁情绪密码!宾川县大营镇华侨... 为帮助儿童更好地认识情绪、接纳情绪、管理情绪,引导他们树立健康的心理观念,近日,宾川县大营镇华侨社区...
全市第二个!筠连这所学校成为挂... 11月21日,腾达镇中心校举行叙泸河川剧艺术实践教学基地挂牌仪式,该校正式成为全市第二个获得以该名称...
活久见!首次官宣降价!网友:之... 11月23日 话题“雅思降价了” 登上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 据媒体报道, 这是雅思考试进入中国36...
杭州市钱塘区“警校家”社协同互...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黄菲 任勇 “儿童优先”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则。2021年,国家明确儿童友好城市...
深圳一工地坍塌13人遇难,中铁... 11月24日,广东省政府批复同意造成13人死亡的深江铁路“12·4”重大坍塌事故调查报告。经广东省政...
重新养自己,这七种「幼稚经济」... 文 | 惊蛰研究所,作者 | 成昱 从Labubu盲盒的溢价热销,到乐高拼装成为职场人的日常解压方...
被印度人淹没…成本暴涨…加拿大... 2024年,43%的中国高中生因家庭经济原因中途退学回国——这背后的原因只有一个:爸妈算错了一笔账。...
进入中国36年来,雅思首次官宣... 11月23日,话题“雅思降价了”登上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 这是36年来首次降价 网友对此反应不一...
2026考研人数再跌45万!1... 来源:网络消息 11月24日,教育部发布消息:据统计,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43万。...
河南省2026年普通高校招生艺... 我省2026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考试(含专升本、对口招生)即将陆续开始。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是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