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黄菲 任勇
“儿童优先”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则。2021年,国家明确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基本原则。同年设立的钱塘区着眼儿童优先发展、全面发展,结合“钱塘优学”目标,致力于打造有温度、有“靓”度、有感受度的儿童友好城区。
随着钱塘城市化进程加快,校园周边交通拥堵、秩序混乱等问题日益凸显,上下学交通安全逐渐成为儿童友好和平安校园建设的“红线”。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针对校园周边交通拥堵这一民生痛点,钱塘区于2022年11月启动“美好通学路”建设,以“一校一方案”为核心,组建专项小组摸排各校情况,交警、城管等部门联动优化设施,学校与家长组建“护学岗”,形成多元共治格局。2025年,区级相关部门专题研讨“美好通学路”下一步打造思路,共同研究“美好通学路”建设新篇章。

专题研讨会现场
一条通学路,连接校园与家庭,承载希望与未来。在钱塘区,打造“美好通学路”不仅是关乎万千家庭的“关键小事”,更是推进儿童友好城区建设、助力全域共同富裕的“民生大事”。自2022年以来,钱塘创新推行“一校一方案”交通组织精细化治理模式,通过多方联动、精准施策,在校园周边交通拥堵治理上取得显著成效,成功获批杭州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第四批试点,为全市乃至全省提供了可借鉴的“钱塘经验”。
(一)主要做法
精准分类施策模式。钱塘区结合区域发展实际与儿童人口分布,系统构建“美好通学路”建设体系,以通用型与特色型标准相结合,分类指导各街道及学校优化通学空间。同步整合校园周边300米范围内存量资源,全面摸排通学路径、绿地及停车设施,形成可利用空间清单。推动多部门联合管理,按照“一校一方案”原则科学划分更新空间,提升治理精准性。在此基础上,遴选条件成熟的学校开展试点建设,通过设计改造与机制创新盘活微空间,打造区级示范案例,促进经验全域共享。
优化交通组织效能。围绕学校周边路网特征,系统优化校内外部交通流线,采取潮汐车道、限时单行、信号配时调整等措施提升通行效率。推动增设人行出入口与即停即走接送点,实现人车分流,并在新建学校项目中科学规划出入口与公交接驳。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全面落实警告标志、限速标志、过街设施等“五类”基础管理设施,推动护学通道、减速丘等“四类”提升设施全面覆盖。加强智慧交通技术应用,推广“云帆治堵”场景,建设立体接送系统,实施错峰预约与“求知专线”公交服务,有效提升公共交通分担率。

“求知专线”公交服务
共建儿童友好生态。以学校为中心设置专用慢行步道,构建安全连续的通学路径。完善护学通道、风雨连廊等服务设施,保障步行空间连续性与安全性。推进“一米视角”适儿化改造,通过地面彩绘、路径标识、彩虹斑马线等方式融入儿童友好元素,增强通学环境的趣味性与辨识度。建立健全儿童全过程参与机制,依托儿童观察团和校园议事会平台,鼓励学生通过设计工作坊、地图游戏等形式参与设施规划与建设,稳步提升儿童议事会在全区学校的覆盖水平。

杭州市文海第二实验学校上下学风雨连廊和“美好通学路”
凝聚社会共治合力。完善“警校家社”多方共治机制,整合公安、学校、家庭及社会力量,构建系统化的通学路指导服务体系。依托妇女儿童综合服务驿站等平台打造常态化沟通渠道,协同解决慢行系统不完善、停车难等突出问题。加强“护学岗”队伍建设,形成公安主导、教职工、志愿者等共同参与的护学模式,严格落实高峰勤务机制,提升交通疏导与应急处突能力。广泛开展校园安全教育,通过“开学第一课”、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增强师生及家长交通安全意识,协同排查整改隐患,提升校园周边交通满意度至90%以上。
(二)成效经验
试点建章立制,体系化推进科学有序。钱塘区以“三个一”重点举措为核心,构建起系统化、规范化的建设体系:形成一个精准方案——《杭州市钱塘区警校家社协同互联打造“美好通学路”试点实施方案》,为工作开展明确方向、划定路径;出台一个建设导则——《“美好通学路”交通综合治理技术指引(试行)》,让校园周边安全设施升级、管理服务优化有章可循、有标可依;建立一个“警校家社+N”联动护校机制,以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为牵头单位,联合发改、交通、教育、综合执法等部门组建专班,打破部门壁垒高效协同。如今,全区53所学校已基本实现校园交通安全“一校一方案”量身定制全覆盖,警校家文明交通志愿者携手护学模式常态化运行,校园周边交通管理难题得到有效破解,接送学期间道路安全畅通有了坚实保障。
打造接送空间,长效化推进护学畅行。针对校园周边接送拥堵问题,一方面分类利用校园周边绿化绿地、社区综合用地,增设步行、电动自行车、机动车接送缓冲区,落实警力有序分流校门口排队等候车辆,2024年累计新增接送缓冲区3859平方米。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地下接送空间,在有条件的学校地下停车库建设开放车位,划分等候区、停靠区及接送通道,配套预约接送、入库人脸识别、智慧停车引导等数字化管理系统,有效缓解地面停车位紧缺以及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压力。2024年新投用的4所学校全部实现地下接送,累计15所学校建成地下开放停车位3770个,恶劣天气学校周边交通事故警情同比下降32%。

智慧接送大厅
优化交通组织,精细化推进时空适配。钱塘推出一系列精细化交通管理举措,对校园周边道路实行高峰时段潮汐通行、限时单向通行、远端分流、信号灯动态配时等优化措施,累计优化路口信号灯智能配时50处,协调校园周边建设工地错峰通行17个,实行限时单向通行道路7条,排查治理学校周边道路隐患190处。创新实施求知专线,推动实现10所学校共计开通求知专线54条,大幅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截至2024年底,全区校园周边交通事故、拥堵预警同比均下降30%,家长平均接送时间缩短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