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知考研网背诵笔记*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
《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沃纳·赛佛林;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罗杰斯;
《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
《当代新闻评论教程》丁法章;
《新闻编辑学》蔡雯;
《新闻采访学》蓝鸿文;
《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
*中大交互设计历年考研真题试卷与鸿知考研网参考答案*
2016-2018年中大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真题答案详解(仅交互设计方向)
2021-2024年中大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真题答案详解(合卷)
2016-2020年中大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真题答案详解(交互设计方向)
================================
2016-2025年中大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真题试卷(近年回忆版)
2016-2025年中大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真题试卷(近年回忆版)【21考研开始合卷】
2024年中大 440新闻与传播基础考研真题答案详解【合卷】
一、名词解释(10*4)
1、敌意媒介感知
【鸿知考研网参考答案】
敌意媒介感知是指受众对媒介信息的负面认知与解读,认为媒介传递的信息具有敌意或攻击性。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政治立场、文化背景及个人经历是主要因素在政治立场方面,不同观点可能导致人们对媒介信息产生不同解读。文化背景也是关键因素不同价值观、信仰和行为规范可能影响人们对媒介信息的认知。个人经历同样重要,如经历过媒体不实报道的人可能对媒介信息产生敌意感知。此外,媒体形象、信息传递方式等也可能影响人们的感知。为减少这种现象,需提高媒体公信力、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及提高受众媒介素养。
2、“竖三民”
【鸿知考研网参考答案】
“竖三民"是指《民权报》、《中华民报》和《民国新闻》三份报纸,它们于 1912年 5月在上海创刊,并采用坚排版形式。在创刊号上,它们同时发表《坚三民报发行旨趣书》,自诩为“竖三民”,并表示要与横排版的《申报》相抗衡。其中,《民权报》以政论著称,旗
二、简答题
1、现象、假设、理论在传播学经验研究中的联系。
【鸿知考研网参考答案】
在传播学经验研究中,现象、假设和理论是三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
(1)现象是研究的起点。传播学研究者通过观察和描述传播现象,发现问题和揭示现象的内在规律。现象是传播学研究的对象,研究者通过深入挖掘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机制,为建立假设和理论提供依据。
(2)假设是连接现象和理论的桥梁。在传播学经验研究中,假设是对现象的合理解释和预测,是基于现有理论和事实的推论。假设的提出需要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科学验证是传播学理论构建的重要环节。
(3)理论是对现象和假设的系统化和抽象化概括,是传播学研究的最终成果。理论能够解释和预测现象的内在机制和发展规律,为实践提供指导和依据。理论的发展和完善需要经过反复的经验验证和修正,是推动传播学研究不断深入的重要动力。
总之,在传播学经验研究中,现象、假设和理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研究者需要以现象为起点,提出合理的假设,构建完善的理论体系,不断推动传播学研究的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