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FMBA大师课暨2026级招生新政发布会日前举行。今年该院推出全新“FMBA预备生计划”,包含博学课程、笃志会谈、赋能工作坊,助力报考的学生“零距离”感受课堂的风采,“零阻力”开启项目申请。
此次活动以“智瞰全球科技浪潮,洞见未来资产格局”为主题,由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金融MBA项目主办。
作为现场的一大重头戏,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执行院长、金融学教授钱军带来了主题分享《2025中国金融:关税战 vs 新增量政策如如何助力经济全面复苏?万亿市值的背后:透视中美印三国科技巨头的AI布局与时代挑战》。他深入分析了美方本轮关税战旨在重塑国际经贸格局并遏制中国发展的目的。中国采取应对策略:对外巩固国际贸易和全球供应链地位、加速人民币国际化;对内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统一大市场发展。随后,他又系统解析了AI技术驱动下的全球产业变革与投资逻辑,对比分析了中国、美国和印度产研生态的差异和不同时期的市场估值,推断中国“八龙”存在巨大的价值增长空间和发展机会。
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博士带来的关于《关税与政策预期下的资产配置展望》的演讲。她认为,我们正通过货币财政协同、资本市场改革、消费潜力释放,构建新发展格局。多年来,中国经济一直努力从“基建+地产”的驱动模式向“科技+消费”转型。但目前居民消费意愿仍偏低,有待政策持续提振。落脚到资产配置,刘郁博士认为投资者可以继续保持黄金的配置比例,债券类资产胜率仍高,关注股市的结构性机会。
复旦大学在职金融MBA项目首期班校友的重逢畅聊环节则是本次活动的另一大亮点。校友们分享了在复旦FMBA的学习经历如何赋能职业发展,并围绕进入新阶段后的挑战与收获展开分享和探讨,分享了自己在各自领域洞察到的潜在机遇和人生信条,引发在场观众的共鸣和启发。这一环节不仅增强了校友之间的联系,也为未来的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作为复旦首个以金融研究和教育为特色的国际化商学院,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自成立以来一路突破创新,以学术研究和国际影响力助力复旦大学在历史上第一次达到全球ESI评判前1%。复旦FMBA始终以培养“兼具金融理论与实践综合能力,拥有国际视野、创新思维与责任感的商业领袖”为使命,已成为我国金融MBA教育的领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