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年读书的时候,没有985的说法,清华、北大虽然是TOP2,但没有被神话,和清华、北大分数线差不多的学校颇有几所,没有像现在这般无敌存在。
2017年后推出了双一流工程,不再提985、211名称,标志着教育部对大学的学科精度更看重,而不是看学校整体层次。不过有意思的是,社会上对985、211反而更为看重。不少学生为了冲进985、211,可以不顾专业。我曾经劝过不少学生,但劝不住。
我还以为这情况会持续很久,没想到今年就有了大变化。真是让人猝不及防。
北大在多省市出现空档
首先是神一样存在的清北被撕了一个小口。
在内蒙,清华的一个高校专项法学专业,投档线为637分,不敌华东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计划642分。这虽然有偶然性,但也说明了一个风向。
在湖北省,北京大学赫然出现在征集中,北大没招满,这是极为罕见的。当然,这里也有点特殊情况,学生没有填服从调剂,所以就出现空缺了。
在陕西省,北大的朝鲜语再次出现在征集名单上。
云南省,北大的印地语征集。
广东省,在历史组的北大朝鲜语征集,物理组的北大阿拉伯语征集。
江苏,在历史组的北大印地语也征集了。
另外,今年清北的分数线被击穿。上交大的计算机专业组的投档线超过清北的投档线,成为江苏省物理组的王者。
其他985大学的滑铁卢
天津大学01专业组在江苏的投档线为637分,位次比去年下降了4000多位,不如很多211大学的冷门专业组。
四川大学的护理学专业在江苏的投档线为597分。
在江苏,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物理类)最低投档分为607分,位次跌至28841名,不及很多211大学。
在江苏,重庆大学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投档分为603分,位次约51001,比去年大幅下滑。
在广东,吉林大学的 政治学与行政学大类和思想政治教育,最低投档分为593,位次为31904。
江西省物理类提前批投档中,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投档线仅为576分。
内蒙古提前批B段历史类投档中,中山大学旅游管理类投档线仅为590分。
总结
非常明显,今年的考生发现专业好才是真的好,名牌学校即便是清北,如果专业不好,就业也不好。
首先,我觉得这个是好的变化,大家不再刻板地把985、211神话。
不过,我也要提醒,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要认为专业高于一切。
大家看待专业不要过于生硬,各专业之间有联系的。我一位朋友,985大学的教授,他本想让孩子读计算机专业,但发现分数不够,就果断转为机械电子,因为殊途同归,机械电子也可以做机器人,做人工智能。而我一位家长,我建议她家孩子读机械时,她非常担忧,认为这个专业很不好,将来没法做机器人方面的工作。
在本科阶段,我们尽量也要选择学校平台。不少学生为了就业选择二本院校而不是大平台,像985大学,尤其清北,平台内的资源非常多,校友素质高,对人的能力以及三观的形成大有好处。学历跟随人一辈子,而很多人不会一直干同样的专业。所以,大家要辩证看待学校和专业,如果两所学校层次一样或者相差不多,那以专业为主没有问题;如果学校层次相差很大,尽量以学校为主。
985走下神坛,刚刚开始,后面会越来越明显。这对大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学校不能及时调整招生专业,在专业组设置时不考虑学生利益,那么学生会用脚投票。即便是清北,学生也并不买账。
以后,估计985大学的热门专业学生水平还是很强的,一些冷门专业的学生素质会断崖式下降。学校如何维持总体上的高水准,将是一个难题。
但对于想考冷门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好机会,可以低分进名校,没有那么卷,可以安静学习,安静做科研。这是很美妙的一件事。
一声未吭,时代已经发生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