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招生女生占比63%?数据拆解高校男女比例背后真相
开心田螺
2025-08-26 18:56:09
0

数据新闻编辑 陈华罗 实习生 吴雨航 新媒体设计 苗奇卉 校对 张彦君

小学、中学的时候班里男同学还挺多的,咋一到大学,身边就全变成女生了。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大学中的男生,越来越少了。

根据教育部官网最新发布的2022年统计数据,2022年我国普通本科招生人数为467.9万人,其中女生294.7万,占比63%,男生仅37%。毕业生方面,2022年我国普通本科毕业生人数为471.6万,其中女生260.6万占比55%。

相关话题“本科男生录取人数降至1/3”的话题也曾在网络平台上引发关注。有网友评论,“男孩危机”体现在教育上了?有人认为,现在的大学校园越发“阴盛阳衰”了,男生们上大学的机会正在越来越少。

事实到底如何?我们通过数据来一探究竟。

━━━━━

大学中“阴盛阳衰”了吗?

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22年普通本科招生467.9万人,其中女生294.7万,占比63%,男生仅37%。

在普通本科招生数上,女生已经连续14年超过男生,到2022年,普通本科招生人数中女生的比例甚至达到63%。这意味着,每63位女生拿到本科录取通知书,对应的只有37名男生,比例近似达到2:1,呈现出“阴盛阳衰”的局面。

从招生数据看,普通本科招生人数上女生比例确实高于男生。但该数据仅统计的是普通本科的录取情况,并未将专升本、学制等多重因素考虑在内。如果从在校生的数据看,男女生的比例其实维持在相对平衡的状态。

我们仍以2022年的数据为例,普通本科在校人数约为1966万人,其中女生人数为1040万人,占比52.90%。

从2013年至2022年本科在校生男女比例的变化趋势上看,很难说明中国大学教育出现“阴盛阳衰”的现象。从教育部历年的数据来看,普通本科在校生女生占比从2013年的51.78%攀升至2018年的53.99%,此后又逐年回落至2022年的52.90%。

而且从各级各类教育在校生情况来看,女生的比例也没有呈现出“压倒性”优势。2022年硕士在校生约310万人,其中女生占比52.89%;博士在校生55.6万人,女性占比41.91%。

综合数据来看,我国普通本科在校人数男女比例维持在相对平衡的状态,而在硕士、博士在校生中,女生比例还有所下降。

国家统计局此前曾表示,2022年高等教育在校生中女生为2903.3万人,比2021年增加122.5万人;占在校生的50.0%,男女比例较为均衡。

总的来说,女生在高等教育方面录取率高,在校生占比上升是近年来女性受教育权利得到保障的体现,但以此数据来作为判断高校“阴盛阳衰”“男孩危机”的依据,未免有些以偏概全。

━━━━━

在各教育阶段,男女比例都较为“均衡”

我们再将受教育阶段下拉看看,可以发现,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女生占比相对男生略低。数据显示,2020-2022年,小学阶段女性占比在46.67% -46.86%区间,初中阶段为46.43% -46.49%。

进入普通高中阶段,性别占比呈现新变化。2020年普通高中女生占比达50.41%,后续年份虽有波动,2023年为49.5% ,但整体而言,还是保持在较为均衡的水平。更多女生用努力来打通向上受教育的通道。

从初中阶段“男微超”到普通高中“女渐增”,有着生理发育节奏的差异。广西崇左市高级中学副校长、全国人大代表黄花春表示,女生发育更早,因此在中小学阶段,整体来看,女生的观察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都比同龄男生更强。而目前中小学的教育选拔机制,十分注重考查阅读与表达能力,若缺乏额外引导和教育,男生的成绩就容易落后于女生。

同时,教育环境越发公平多元,普通高中的升学导向与职业高中的技能培养路径分化,让更倾向于通过学历提升突破发展局限的女生,在普通高中的竞争中更具主动性。

━━━━━

越来越多女生通过努力,走进更好学府

那为什么会有“本科男生录取人数降至1/3”“大学中的男生越来越少”这样的话题出来呢?

很大原因是因为不同高校、不同地区的录取比例。从2022年各地的录取比例来看,除全国平均性别比快逼近2:1之外,不少省份的数据更呈现出了“阴盛阳衰”。

云南招本科生12万名,其中10万女性,2万男性;广西招本科生14万名,女性10万,男性4万;内蒙古招本科生6万人,女性4.6万,1.8万男性;还有河南、山东、重庆、贵州……这几个出了名的高考大省,本科招生性别比都低于50。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杨国才认为,云南少数民族较多,受到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影响较小,因此供女孩上学也比较普遍。张桂梅校长在云南成立的华坪女子高级中学15年来已帮助2000多名来自丽江贫困地区的女生走出山区,进入大学。

北京、上海虹吸效应较强的发达城市,男女升学比率相对平衡,差不多男女各一半招生。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劳迪娅·戈尔丁指出,当教育资源向女性开放后,他们表现出的优异不是偶然,而是“消除了原先扭曲的因素之后,自然的结果”,在存在性别不平等、传统观念影响的地区,女孩将教育视为改变命运的出路,从而在升学中表现突出。

但录取人数并不能和所有在校人数画等号,因为在高校接受教育阶段,会受到专业、学制以及学生的个人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所以录取的女生多并不代表高校中就“阴盛阳衰”了。

进入高校的女生是越来越多。我们用出生年推算,2022年进入高校的学子们,大致出生在2003年、2004年,这时的出生男女性别在120以上。这意味着,从出生到进入高校,女生付出了更多努力,从出生人口不占优势,在一步步迈向高等学府的道路上,“淘汰”“优化”“分流”成千上万男生,一路杀出包围圈,用勤奋努力换来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从近些年的出生人口性别比看,失衡状况已经有了明显改善,女生在数量上的竞争压力相对减小。

这一变化为女性在教育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更宽松的人口基数环境,使得更多女生能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

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女生群体在升学竞争中的“数量劣势”逐渐淡化,而随着社会对女性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家庭和学校对女生学业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进一步释放了女生在学习上的潜力。

未来,随着教育资源的进一步均衡、评价体系的多元完善,以及社会对性别平等认知的深化,我们期待看到的不仅是升学率数字的变化,更是每个孩子都能挣脱环境与观念的束缚,凭借自身潜力获得公平的发展机会。毕竟,教育的终极意义,从来不是某个性别在数字上的领先,而是让每个人都能在平等的阳光下,找到属于自己的可能性。

参考资料:

南方日报《高等教育出现“男孩危机”?不必危言耸听 | 记者核查》

经济观察报《男女升学人数差距为何越拉越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年中小学秋季开学温馨提...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您好!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又一个暑假接近尾声。您的孩子即将走进校门、升入新的年...
2025秋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2025 年秋季启用的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新教材,严格遵循最新课程标准要求进行全新编写。在知识体系构...
提升情感素养 赋能立德树人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新华日报) □ 翟 莉 在当今以数据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数智时代,人工智能、大...
您提到的“号称台湾的”似乎没有...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称其为“国家”或试图割裂其与中国的关系的说法都是不正确的。...
全国人大依据宪法决定国家战争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决定战争和和平问题的职权。具体来说,这是...
胡剑云成为兴智教育品牌大使的真... 胡剑云,兴智教育品牌大使,自2015年兴智教育创立以来,他便与这个专注于家庭教育的品牌结下了不解之缘...
2025新教材外研社版小学五年... 为切实助力五年级学生更高效、更灵活地开展英语学习,解决传统纸质教材携带不便、使用场景受限等问题,我们...
90所!遵义两城区民办幼儿园“... 近日 遵义市汇川区教育体育局 遵义市新蒲新区教育体育局 公示了 2025年民办幼儿园“白名单” 共计...
兰州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排名大揭... 公务员考试对于许多兰州的小伙伴来说是改变人生轨迹的重要考试,而选择一家靠谱的培训机构往往能起到事半功...
南开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成立 中新网天津8月22日电 (记者 孙玲玲)22日,南开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正式揭牌成立,卓越工程人才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