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出不当行为 家长可以先安抚情绪再解决问题
开心田螺
2025-08-30 17:53:46
0

“你为什么这样做?”“你为什么总这样?”当孩子陷入负面情绪、做出不当行为时,家长习惯性地问“为什么”,往往自带质问与指责感,容易激起孩子的防御心理,把沟通推向僵局。

到底该如何表达才能更好地促进亲子关系?8月25日,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少儿心理科医生刘婷表示,其实只需将“为什么”换成更共情、更温和的表达,先安抚孩子情绪、再解决问题,就能快速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让他们主动敞开心扉。

她分享了五个实用的替代技巧及场景示例:

1.用“我看到、我注意到”描述事实,减少防御。先客观陈述观察到的现象,不急于评判或追问原因,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客观对待,从而放下抵触。比如:孩子把作业本撕了,气鼓鼓地坐在椅子上不说话。可以把“你为什么又撕作业本?”改为:“我看到你把作业本撕了,现在好像很生气,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2.用“你现在感觉……对吗?”共情孩子的情绪,拉近距离。孩子的不当行为常源于情绪积压,先帮他们说出内心感受,让孩子觉得“被理解”,情绪平复后才会愿意沟通背后的原因。比如:孩子考试失利,回家后摔门进房间。可以把“为什么考这么差还发脾气?”改为:“你现在是不是觉得难过?考得不理想,心里肯定不好受吧。”

3.用“你需要……吗”提供支持,传递关心。比起追问“为什么搞砸”,主动表达帮助意愿,能让孩子感受到关心而非指责,更愿意主动寻求或接受帮助。比如:孩子沉迷手机,作业没写完。家长不要说“为什么又玩手机,作业不用做吗?”可以说:“我看到你玩了很久手机,作业还没动,是不是遇到难题了?需要我陪你一起规划下时间吗?”

4.用“你愿意和我说说吗”发出邀请,体现尊重。把“质问”换成“邀请分享”,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减少压迫感,更愿意主动说出心里的想法。比如:孩子突然说“不想上学了”,眼神低落。不要说:“你为什么不想上学?肯定是又想偷懒!”改为:“你说不想上学,听起来好像有心事,愿意和我说说是什么让你这么想吗?”

5.用“如果是我,可能也会……”换位思考,深化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设想感受,让孩子觉得“你懂我”,建立情感共鸣后,再引导他们分享事情经过,沟通会更顺畅。比如:孩子和同学吵架,回家后一直哭。家长不要说:“为什么又和同学吵架?是不是你又做错了什么?”改说:“和同学吵架肯定特别难受吧,如果是我,被人误会的时候也会忍不住哭的。现在好点了吗?愿意告诉我发生什么了吗?”

刘婷医生说,沟通的关键原则是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孩子的负面行为往往是“果”,背后的情绪才是“因”。与其急着用“为什么”追问行为的“果”,不如先用替代话术安抚情绪的“因”。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被接纳,自然会放下戒备,主动说出原因,亲子沟通也会从“对抗”转向“合作”。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高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一枚徽章启新程!西附初中“迎新... 8月30日,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初级中学(简称:西附初中)迎来了一批崭新的面孔——2025级初一新生...
北京银行2025年中报:归母净... 2025年上半年,北京银行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奋楫笃行,向广大投资者交上了一份优异的中期业绩答卷 ...
“县管校聘”:磨冷老师心的“合... 在教育领域,“县管校聘”被提出时,美其名曰是为了激活教师活力,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教师队伍的优质...
南开大学与哈萨克斯坦欧亚国立大... 天津北方网讯:在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即将开幕之际,日前,南开大学与哈萨克斯坦欧亚国立大学中...
呼和浩特家长速看!官方解读!幼...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 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 免除公办幼儿...
即将投用!厦门市新圩学校同和校... 新圩学校同和校区即将投入使用。 27日,由翔发集团下属新区公司代建的厦门市新圩学校(厦门五缘实验学校...
王志江:“AI+”时代,教育何... 2025秋冬学期开学计划——“AI+”时代,贞元人何为?原创|王志江 来源|贞元教育 AI时代,我们...
和润路小学:奏响最美和声 聚力... 大象新闻记者 龚丰硕 通讯员 李晓莉 为全面开展新学期工作,凝聚教师团队力量,8月29日上午,郑州市...
上海插班生院校考试内容解析 上海插班生院校考试内容解析上海插班生是上海市教委同意的,由复旦、交大、同济、华师、华理、东华、上大、...
新乡市中小学安全素养展示活动成... 8月28日,市教育局在永宏高中组织开展了2025年中小学安全素养展示活动。省教育厅安全管理处一级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