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2025年高考填报志愿的经验,发现今年各地高校为了提高生源质量,为了能让录取分数线变得更加好看,在制定招生方案方面可以说是“不择手段”。
曾经被视为标杆的985高校,2025年超短裙招生、冷热专业混搭、大类招生情况非常明显。甚至更有个别离谱的东北985高校,直接将非热门专业放到中外合办招生。
也正因为如此,大家所看到的普通批次录取分数线都会比较高。今年有大量学生想报985高校专业组的热门专业,最终都是被调剂到冷门专业。
比如今天所要介绍的6所985高校,在各省的招生极为不干净,大家都可以直观地看到,明年参加高考的学生要重点避雷。由于这篇文章涉及到部分高校的负面评价,可能会被限流或者删除,希望各位能保存好。
01、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经常被称为末流985高校,这里面有两个重要因素。第一个因素是学校的综合实力排名较为靠后,第二个因素是学校历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较低。
2025年学校在招生方面煞费苦心,设置的招生专业组,让人大开眼界。比如在河南物理类招生的101专业组,这里面包含有27个专业,共计招生115人。
这个专业组里面有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等大家都比较喜欢报考的专业,同时又掺杂有土木工程、生物科学类、海洋科学类等极为冷门的专业。这样的招生冷热混,搭勉强还能理解。
但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该专业组里面竟然有轮机工程这个专业。按道理来说,这个专业对学生身体素质、色盲色弱等有要求,正常都是放在提前批招生。毕竟这个专业的学生将来大概率要跟船出海,在海上工作。
如果学生报考中国海洋大学的101专业组,最终会有4名学生被调剂到轮机工程专业,恐怕只能回去复读。学校在其他省份招生也基本有类似情况,明年务必要仔细看清楚。
02、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在全国都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实际情况是,这些年整体录取位次有较为严重的下跌,已经逐步偏离“中坚九校”,被西北工业大学和天津大学等纷纷超越。
从实际情况来看,厦门大学的招生手段,让人难以理解。今年学校在各省物理类招生方面,竟然将建筑类和学校的王牌专业,即会计学、法学和金融工程等混搭。
许多高分段学生都很想报考厦门大学的会计学专业,但是看到这个专业组竟然有工科里面的建筑学专业和城乡规划专业,实在让人无法接受,所以都纷纷转投其他985大学。
厦门大学在工科招生方面,工科试验班起名为智慧建造与智能结构,看起来非常高大上,实际学生和家长都非常清楚,实际这就是土木工程专业。
学校专业组里面将工科专业和医学专业混搭,这种情况在985高校里面属于独一份。毕竟985高校基本都是将医学和工科分开专业组招生。更为重要的是,还将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学混搭在一个类别里面。
03、湖南大学
湖南大学这些年整体的录取分数有所上涨,这并不是学校实力有明显提升,而是学校使用的招生手段,导致大量高分学生被调剂,最终抬高分数线。
湖南大学在省外招生基本都是两个专业组,全部都是大杂烩招生。其中一个专业组将理学、工学以及药学等专业混搭在一起,2025年也是被诸多学生和家长批评。
从具体情况来看,各个专业组里面包含有大家极为忌惮的土木工程、生物技术、化学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同时,又有非常吸引人的计算机科学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等专业。
这个专业组里面掺杂有药学专业,实在让人难以理解。何况学校明确提到药学专业对学生体检有要求。按道理来说,这个药学专业应该要单独设置专业组,避免和其他没有身体要求的专业混搭。
但是湖南大学为了保住自身分数线,没有设置药学专业组,这在全国也是独一份。如果学生被调剂到这个专业,身体素质又不达标,处境会非常尴尬。
04、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当年由多所高校合并而来,所以学校专业数量相当可观,每年招生规模极为庞大。但学校的招生方案依然非常传统,丝毫没有任何高考改革以及学生的需求。
以吉林大学在河南物理类招生为例,105专业组里面竟然包含有46个专业,共计招生422人。这种招生方案基本都是按照当年文理分科的模式设置。
该专业组已经塞进学校70%以上的专业,从冷门的勘察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生物科学,再到热门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再到医学领域的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全部都放在一起。
这样招生规模庞大,而且专业数量众多的专业组,存在极高的调剂风险。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些年吉林大学很难得到真正的高分学生青睐,只有那些不在意专业的学生,才会勇敢报考。
从实际情况来看,吉林大学还是有很多王牌专业,只是学校的招生方案杂乱无章,没有体现出对学生方面的友好。这一点应该向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学习。
05、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整体实力在985高校里面属于中下游,但是学校的招生手段却是独树一帜,这里面有诸多陷阱,各位学生和家长务必要避坑,明年要想清楚再报考。
重庆大学招生最大的问题是实行大类招生,将来到大学里面需要再次进行分流。学校在各省基本都是以所谓的试验班形式招生,每个试验班里面都包含有若干个专业。
包括金融学、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等专业都被包装成经济管理类工科试验班。还有设置的医工交叉与环化健康工科试验班,这里面竟然混搭应用化学、环境工程等专业。如果学生只是看前面的名字,而不是仔细看专业,很容易踩雷。
如果学生被工科试验班录取,将来大概率学校里面还要进行二次竞争。也就是说,学生根据大一期间的学习成绩,从高到低再次选择专业,这样的话,大一期间会非常辛苦,比高三时期还累。
比如学生被经济管理类工科试验班录取,大家肯定会希望分流到会计学、财务管理等较好的专业,但如果自身的成绩排名较低,则会被分流到市场营销、城市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因此,大家务必要谨慎报考。
06、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在第三方机构的排名稳步提升,包括在软科和校友会版都陆续挺进全国前15名。但是这些年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却持续下跌,2025年,全国物理类平均分数线仅有618.15分,在985高校里面位居第28。
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分数线产生反差,主要跟学校投放在普通批次的专业和专业组布局有关。首先学校将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等专业都放在普通批次招生,显然会拉低分数线。
更为重要的是,学校的招生操作,也是难以获得高分段学生的好感。四川大学除了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护理学三个专业单独设置专业组外,其余所有专业都放在一个专业组。
比如在河南省物理类招生,将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航空航天类和生物科学类、化工类专业混搭。这样的搭配部分学生依然能接受,但将医学技术类、药学放进来,大家都会望而却步。
毕竟工科专业和医学检验技术差别太远,稍有不慎被调剂到这类专业,将来就业都成难题。因此,只有能接受这两个医药类专业的学生,才敢冲四川大学的专业组。
整体来说,以上6所985高校设置的招生专业组都夹带私货,最近这些年都没有改变。想通过热门专业吸引高分学生报考,然后再将部分高分学生调剂到冷门专业。
通过这样的操作能保证学校的生源质量,但是学生和家长已经逐渐觉醒。遇到类似的专业组,果断选择放弃,所以这些高校的平均分数线目前来说都有下降。
总结2025年高考填报志愿的经验,发现今年各地高校为了提高生源质量,为了能让录取分数线变得更加好看,在制定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