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本该是莘莘学子迈入新生活的美好时刻,可当广东的一个女孩带着大包小裹前往学校报到时却被告知:系统中根本没有她的信息,她也根本没有被录取。
这样的结果让女孩无法接受——自己高考考了519分,而且分明收到了这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怎么开学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被录取呢?而学校工作人员接下来的一席话,则是让她当场愣在了原地。
回想起高考刚出分的时候,看到屏幕上的519分,全家人都为此欢欣鼓舞,在看到理想大学通知书的那一刻更是喜悦万分。
可令她怎么也没想到的是,自己不仅没有被学校录取,还被工作人员告知:她的实际分数只有460分,比她声称的分数整整少了59分。
高考成绩公布和录取流程有着严格的标准和多重验证机制,不可能出现如此明显的系统错误,尤其在信息化如此发达的今天,考试院也不可能针对某个普通考生做手脚。
当女孩感到无措时,她的表姐把这件事发到了网上,想寻求网友的帮助,表姐认为是女孩59分的分数被偷走了,可网友的话却撕开了遮羞布:有些人骗骗别人就算了,可别把自己也骗了。
有细心的网友注意到,表姐晒出的女孩在系统截图中的“成绩单”,字体看上去有些不太对劲,很像是经过了人为的故意修改。
在一众网友的分析和推断之下,他们也很快明白了真相:这位女生因为成绩不理想,无法面对家人期待,便动手修改了成绩单截图,甚至购买了假冒的录取通知书来欺骗家人。
这样的谎言从一开始就注定难以维持,最终在开学报到时被彻底戳穿,但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她的表姐在帮她发帖时,仍然选择相信考试院出了问题,而不是自己的表妹造假欺骗家人。
每年高考后,类似的造假事件层出不穷。有的考生因无法面对真实成绩,伪造分数欺骗家人;有的则在填报志愿阶段造假,谎称已被名校录取;更有甚者,直接购买假冒录取通知书,试图蒙混过关。
高考作为中国最重要的选拔制度之一,承载了太多家庭的期望和社会的关注。分数高低往往被视为评判一个人价值的标准,这种巨大的压力使得部分考生无法正视失败,宁愿用谎言来逃避现实。
就像这位女生一样,可能是因为害怕辜负家人期望,才会选择这种极端方式来掩盖真相。但谎言终究是谎言,早晚都有被拆穿的那一天。
高考成绩查询有官方渠道,录取通知书有防伪标识,学校有完整的新生信息系统,任何一个环节都会揭穿谎言,这位女生能够骗过家人,却无法骗过系统和制度,最终在报到环节露出马脚。
高考录取造假的代价远比想象中还要大,首先是时间成本,当真相大白时,黄金复读时间已经错过;其次是信任成本,一旦谎言被揭穿,家人和朋友的信任将难以重建;最重要的是对自身发展的影响,用谎言逃避问题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棘手,最终伤害的还是自己的未来。
但这名女生比较幸运的一点是,她只是只是自欺欺人,而非实际干扰了招生秩序,否则后果将更为严重。根据相关规定,提供虚假材料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入学资格的,一经查实,取消入学资格;入学后发现的,取消学籍。
对于正在经历高考或即将面临高考的学生,务必记住:一时的分数不代表一生的价值。无论结果如何,诚实面对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谎言也许能带来短暂的安慰,但终将在现实面前崩塌。选择诚实,才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下一篇:初三遇见我们的语文老师